邢慶杰
鐘離昧的死和一個漂亮的女人有關(guān)。
項羽帳下的五員龍虎上將,除虞子期是虛構(gòu)的人物外,其余有史載的四人,至項羽兵敗烏江自刎后,只剩下了季布和鐘離昧。此前,英布投靠了劉邦,龍且戰(zhàn)死。
季布和鐘離昧都曾是威風(fēng)八面的將軍,這一下成了喪家之犬,在劉邦不依不饒的通緝下東躲西藏,奔命于江湖。但劉邦最終赦免了季布,并封他做了郎中。在楚漢時期,這個官職僅次于丞相、侍郎和尚書,可謂重用。
而劉邦始終沒有放棄對鐘離昧的追殺。史料稱,劉邦痛恨鐘離昧,是因他對項羽最為忠誠,且多次在楚漢戰(zhàn)爭中痛擊漢軍,還親自追殺過劉邦。其實,在長達(dá)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中,季布對漢軍的打擊并不在鐘離昧之下,他曾多次將劉邦逼入困境。若論他對項羽的忠誠,更比鐘離昧有過之而無不及。季布的忠誠守諾,在楚國家喻戶曉。否則,楚國也不會留下“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的千古美談。
劉邦恨極了鐘離昧,主要是因為虞姬。
項羽自盡前,楚軍已作鳥獸散,項羽身邊最后只剩下了二十八個騎兵將士,最后都倒在了烏江之畔。而鐘離昧之前就在垓下突圍過程中被亂軍沖散。他知道越往戰(zhàn)場的外圍走,人就越為稀少。于是打馬揚鞭,一路廝殺著逃離了戰(zhàn)場。后來,他在離垓下三十多里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虞姬。虞姬在垓下突圍前夜就喬裝打扮成使女,離開了楚軍大營,后乘楚軍突圍之亂跑了出來。
這時的虞姬已經(jīng)筋疲力盡,她看到鐘離昧的一剎那,緊張的心情放松了,當(dāng)即就暈了過去。
鐘離昧將她抱上馬,然后飛快地向楚地急駛而去!
鐘離昧找了個僻靜之地將虞姬安頓好,就投奔了韓信。
劉邦對虞姬一直存有單相思之戀,在戰(zhàn)場上沒有找到虞姬的尸體,猜想她尚在人間,就先后派出了好幾撥人暗暗尋訪。鐘離昧見事不妙,就找到了幾個殘部,在靈璧造了一座“虞姬墓”,想造成虞姬已死的假象。不想那混混出身的劉邦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命人打開了墓穴,證實那是座空冢后,更加堅定了虞姬仍在人間的信念。
后來,有人告訴劉邦,是鐘離昧護(hù)送虞姬離開的戰(zhàn)場,那座空冢,也是鐘離昧命人建的。這一下劉邦把鐘離昧都恨到骨頭里了,就加大了對鐘離昧的搜捕力度。
不久,劉邦探得鐘離昧在楚國,就藏在韓信家里,大為光火。他寫信將韓信狠狠地責(zé)罵了一番后,限期讓他交出鐘離昧。
對于漢王的責(zé)問,韓信采取了死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同時,他力勸鐘離昧交出虞姬,爭取博得劉邦的歡心,也像季布一樣,謀個一官半職的,更重要的,是不用再像只耗子一樣?xùn)|躲西藏了。再說了,也犯不著為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女人把性命和前途搭上。
但是鐘離昧不干,他絕不允許像虞姬這樣的尤物落入劉邦那個病秧秧的色鬼手里,那樣不但褻瀆了天人,也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西楚霸王。
韓信只得作罷。
但劉邦卻不罷手。他用了陳平的計策,托辭去游覽云夢澤,召韓信來見。
韓信感覺到事情不妙,去了,會有危險,不去,抗旨的罪過他也擔(dān)不起。
于是,韓信再次勸說鐘離昧獻(xiàn)出虞姬,以保兩人平安,兩人為此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
見鐘離昧死不開竅,韓信成脅他說,要派人在楚地搜捕虞姬。
鐘離昧大怒之下,拔劍自刎。
鐘離昧用自己的命,保全了虞姬,也給韓信扣上了一頂不仁不義的帽子。
韓信雖用鐘離昧的腦袋暫時保全了自己的腦袋,卻被貶為淮陰侯,最終,他也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死在了一群女人手里。
而虞姬不知所終。
選自《當(dāng)代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