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澤欣
滾滾狼煙彌漫于中原大地,五千年歷史的風花雪月,演繹了一段又一段不朽的“爭”之傳奇:“楚漢之爭”的英雄本色,“三國之爭”的群英匯集,“七國之爭”的血雨腥風……在今天,鼓角爭鳴皆已遠去,刀光劍影卻仍縈繞于心間。歲月啊,你暗淡不了那一個個鮮活的容顏!
“七國戰(zhàn)馬揮疆去,一世功名萬世秋?!?/p>
西周后期,周王室日趨衰微,分封制瓦解。公元前771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諸侯紛紛富國強兵,選用賢能,以爭中華之大一統(tǒng)。于是,這一片沉寂千年的土地,終于不再安寧。諸侯注定要在黃埃散漫的中華大地上,掀起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于是,便出現(xiàn)了春秋五霸;于是,便出現(xiàn)了戰(zhàn)國七雄;于是,中華大地上便有了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的君臣美談;于是,便有了秦皇設郡縣,大一統(tǒng),廢百家,建立中央集權封建王國的千秋霸業(yè)!
春秋戰(zhàn)國之爭不僅體現(xiàn)在政治上,在文化思想領域更是出現(xiàn)了流傳千古的“百家爭鳴”。孔夫子懷一身浩然之氣,奔走于諸侯各國,欲以“仁”正德行,重民生,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社會和諧。然孔夫子注定只能是一個時代的遺棄者,他被時代遺棄在了滾滾狼煙之中……
韓非子的法制,墨子的“兼愛非攻”,老莊的“無為而治,清心寡欲”,無不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文化的繁盛。
瀚墨百家,滄海春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文化之爭,爭出了春秋大一統(tǒng),爭出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國繁世!
“楚漢之爭傳萬世,本色英雄繹春秋?!?/p>
一個是街頭混混,一個出身貴族。難以想象,就是如此兩個人,掀起了中華大地的血雨腥風。
項羽是一個本色英雄,他殺敵萬千,力能扛鼎。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然就是如此的一個項王,卻難渡烏江。只唯于四面楚歌之際,懷擁美人于帳篷之中,嘆虞兮難留。
劉邦憑其智謀與手下張良、蕭何一批賢士良將打敗項王,建立大漢王朝,世稱漢高祖。
有時,我愿做一個游走于春秋各國的白面書生,以思辨之力贏一代良相;有時,我愿做一個馳騁于沙場的將軍,勇破樓蘭,揮刀斬馬;有時,我卻更愿做一個走馬劍客,懲惡揚善,行走江湖……
有時,我常幻想如此一幅畫面,看到自己來到歷史的拐角處,回到中華大地那一段段“爭”的歷史……
(指導老師:李佩勝)
明燈留言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網(wǎng)絡上一句很流行的話:可怕的是你平庸度過這一生,還要騙自己平淡是真。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常說要“放下”,不過眾生卻是與之相反而“爭”。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盡一切可能爭其所有,這往往是受到批判的。其實人的一生從開始就是爭來的,若回溯歷史,我們的祖先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中掙扎,最終確立了食物鏈頂端的地位。這又何嘗不是爭來的?若沒有爭,我們苦苦在教室里揮汗苦讀也就失去了意義。唯一要明白的是,爭有它的手段,更有它的底線。我們堂堂正正去爭,讓別人輸?shù)眯姆诜?,期待敗者的下一次挑?zhàn),社會就在這樣的循環(huán)中不斷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