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玲燕
摘 要:目的:初步觀察并評價9-16歲大齡兒童的弱視治療效果。方法:調(diào)查總結(jié)2010/01至2013/12年在我院接受弱視治療并且之前均未進行過弱視治療的大齡兒童患者65例92只眼,通過配鏡,遮蓋,紅光閃爍,后像,精細等綜合方法堅持弱視治療,并進行2-3年跟蹤隨訪,觀察其療效。結(jié)果:92只弱視眼中基本治愈達48.91%(45/92),視力有效提高的達34.78%(32/92),治療總有效率達83.69%(77/92)。結(jié)論:對于大齡弱視兒童通過合理的弱視治療,仍有治愈及提高視力的可能,故對于大齡的弱視患兒也不應(yīng)輕易放棄。
關(guān)鍵詞:弱視;大齡兒童;治療
弱視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視功能的眼病,弱視的原則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許多學者認為大齡弱視兒童已經(jīng)失去的治療的最佳時間從而放棄弱視治療,給患者留下了終身的缺陷,對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很多阻礙。本文對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9-16歲弱視患者65例92只眼進行弱視治療和跟蹤隨訪,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對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來我院小兒眼科就診的65例(92只眼)弱視患兒;挑選年齡9-16歲(平均年齡13.5歲);其中,男34例(49只眼),女31例(43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視32例(47只眼),屈光參差性弱視17例(25只眼),斜視性弱視15例(19只眼),形覺剝奪性弱視1例(1只眼)。中心注視79只眼,旁中心注視13只眼。
1.2:方法:(1)所有患兒均經(jīng)過眼科臨床醫(yī)生的全面眼部檢查,檢查裸眼及矯正遠近視力、眼位、眼底、屈光間質(zhì)、注視性質(zhì)以及雙眼視功能,并排除眼部器質(zhì)性病變。(2)所有患者均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三次,連點三天,散瞳后均檢影驗光,根據(jù)驗光結(jié)果,結(jié)合眼位,出具合理的處方配鏡。(3)確診弱視后,首先矯正屈光不正配鏡,其次進行弱視治療,配鏡原則根據(jù)內(nèi)斜遠視全矯,外斜遠視結(jié)合視力適當欠矯,散光全矯。對于視力相差2行以上患兒給予遮蓋療法,不能配合遮蓋采用藥物壓抑療法。(4)囑咐患者定期隨診,根據(jù)屈光狀態(tài),戴鏡眼位及視力變化及時調(diào)整鏡片,同時根據(jù)眼部情況配合增視儀或多寶視網(wǎng)上訓練系統(tǒng)進行紅光閃爍,視覺刺激,精細目力訓練,后像等治療,每日1—2次,每30天為一個療程,每1—2個月進行復查,每次記錄矯正視力、眼位、注視性質(zhì)和雙眼單視功能并建立弱視患者視力檔案并跟蹤回訪視力狀況。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X?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診斷分類:按照中華眼科學會兒童斜視弱視防治學組制定的標準進行診斷分類和療效評價?;局斡鸀槌C正視力≥0.9,進步為矯正視力提高≥2行,無效為矯正視力僅提高1行或不變或退步。
2.2:療效分析:65例92只弱視眼中,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弱視治療后,基本治愈達48.91%(45/92),視力有效提高的達34.78%(32/92),無提高的僅16.31%(15/92),治療總有效率達83.69%(77/92)。治療時間為12—36M,平均23.63M;跟蹤回訪時間為12—48M,平均32.85M。
2.3:(1)弱視類型與療效的關(guān)系:除了矯正視力低下外,弱視患者還往往伴有其它不同類型的癥狀。因此,弱視按類型被分為,1屈光不正性弱視 2屈光參差性弱視 3斜視性弱視 4形覺剝奪性弱視。
本調(diào)查顯示屈光不正性弱視效果最好,與斜視性弱視和形覺剝奪性弱視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弱視類型與療效 眼(%)
屈光不正:眼數(shù):47,治愈:29(61.70%),進步:13(27.66%),無效:5(10.64%)。
屈光參差:眼數(shù):25,治愈:12(48.00%),進步:10(40.00%),無效:3(12.00%)。
斜視:眼數(shù):19,治愈:4(21.05%)進步:9(47.37%),無效:6(31.58%)。
形覺剝奪:眼數(shù):1,治愈:0(0%),進步:0(0%),無效:1(100%) 。
合計:眼數(shù):92,治愈:45(48.91%),進步:32(34.78%),無效:15(16.31%)。
(2)弱視程度與療效的關(guān)系:。按程度輕重可將弱視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類:1、輕度弱視:視力0.8~0.6。2、中度弱視:視力0.5~0.2。3、重度弱視:視力低于或等于0.1,輕、中、重度弱視組之間療效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療效與弱視程度具有相關(guān)性,程度越輕,療效越好。
弱視程度與療效 眼(%)
輕度:眼數(shù):32,治愈:22(68.75%),進步:8(25.00%),無效:2(06.25%)。
中度:眼數(shù):40,治愈:19(47.50%),進步:11(27.50%),無效:10(25.00%)。
中度:眼數(shù):18,治愈:4(22.22%),進步:5(27.78%),無效:9 (50.00%)。
合計:眼數(shù):92,治愈:45(48.91%),進步:32(34.78%),無效:15(16.31%)。
(3)注視性質(zhì)與療效的關(guān)系:中心注視性弱視的療效明顯高于旁中心注視性弱視,差異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注視性質(zhì)與療效 眼(%)
中心注視:眼數(shù)79,治愈:45(56.96%),進步:10(12.66%)。
旁中心注視:眼數(shù)13,治愈:0(0%),進步:8(61.54%),無效:5(38.46%)。
合計:眼數(shù):92,治愈:45(48.91%),進步:32(34.78%),無效:15(16.31%)。
3 討論
弱視是在視覺發(fā)育期由于異常的視覺發(fā)育造成的單眼或雙眼的矯正視力低于正常。臨床檢查無可見的器質(zhì)性病變,經(jīng)適當?shù)闹委熀蟪C正視力可能提高或達到正常。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社會上對視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弱視已經(jīng)引起家長和社會的極大關(guān)注。
研究表明,人類視覺的發(fā)育敏感期從出生時開始,2-3歲可塑性最強,6歲以后明顯減弱,9-10歲敏感期結(jié)束。普遍認為年齡超過視覺發(fā)育敏感期的大齡兒童,弱視治療效果差甚至無效。近幾年來,大齡兒童弱視治療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有文獻報道,人的視覺系統(tǒng)可塑性可能終生存在,即使是成年后,仍存在“殘留的視覺可塑性”,為我們治療大齡弱視患兒增加信心。
本文65例(92只眼)大齡兒童均超過視覺發(fā)育敏感期,經(jīng)合理的弱視治療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愈率達48.91%。進步者占34.78%,無效者占16.31%。結(jié)果提示大齡兒童弱視存在同樣治愈的可能,本文對弱視患兒分類調(diào)查表明,大齡兒童與其他兒童弱視治療規(guī)律相同,即屈光不正性弱視治愈率高于其他屈光參差性及斜視性弱視,另形覺剝奪性弱視效果較差;弱視程度越輕,治愈可能性越大;中心注視治愈明顯高于旁中心注視。
治療弱視主要是抑制健眼,加強對弱視眼黃斑中心凹正常的視覺刺激,消除健眼對弱視眼的異常相互作用。遮蓋法為臨床傳統(tǒng)的弱視治療方法,大齡兒童可適當延長遮蓋時間,治療期間定期查視力,調(diào)整遮蓋比例,取得滿意效果。但臨床上發(fā)現(xiàn)遮蓋法因為療程長,影響外觀等因素而不易能被患兒長期堅持,故而根據(jù)實際情況結(jié)合藥物壓抑療法綜合抑制健眼,達到治療弱視的目的。
弱視治療過程中,家長和患兒的配合很重要,我們不但要提供有效的弱視治療方案,更要從心里上鼓勵他們,告知治療的意義,讓患者能夠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大齡兒童心理尤為重要,不要讓患兒及家長自己都覺得沒有治療的希望和意愿,從而輕易放棄,導致日后工作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另人惋惜!弱視的治療年齡越小效果越好,所以,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更應(yīng)該重視學齡前兒童的視力發(fā)展狀況,普及入園體檢篩查工作,及早干預(yù),更大程度的提高弱視治療效果[5]。
參考文獻
[1]張方華.我國弱視與斜視防治10年進展,中華眼科雜志,2000,36(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