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蘭
摘 要: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作為課堂重要角色之一的教師,肩負著主導課堂走向、推進課程進度、施展各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任務。學生渴望探索知識,而如何抓住學生這一心理,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學習、快樂學習是地理教師需要探索、琢磨的課題。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簡要闡述如果打造輕松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高效學習。
關鍵詞:地理教學;輕松課堂;教學模式
一、引入生活,情境構建
在各個學科不斷改革、不斷進步的今天,仍有不少地理教師在沿用傳統(tǒng)單一、照本宣科的授課方式。不僅導致學生學得枯燥,不喜歡學地理,而且使學生變得只會課本理論而不懂如何將地理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或者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
對此,筆者做出小小的改變:結合當下焦點、熱點問題,引入課堂,和學生共同探討。例如,根據(jù)現(xiàn)在人們最關注、最憂心的霧霾問題,和學生探討自己的哪些行為會加重空氣污染,給生活帶來負擔。并結合國家做出的戰(zhàn)略調(diào)整,引發(fā)學生思考哪些企業(yè)要做出整改,如何整改,有污染的企業(yè)所設地址的風向、風口的選擇以及對人們生活、身體的危害等。如此,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愛上地理。
二、貼近生活,聯(lián)系實際
學生學習知識,不是為了記在腦子里,而是為了應用在生活實際中。能信手拈來,隨時隨地拿來運用的知識才是“活”的知識;不能應用的知識只是死道理,這樣學習的學生也是死讀書、讀死書。
文化改革、文化發(fā)展講究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地理教學也是如此。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極為重視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的互動,如告訴學生冷空氣來臨,氣溫驟降,但空氣質(zhì)量會很好,霧霾消失等等,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能用到地理知識。
三、豐富語言,調(diào)動熱情
教師在課堂上不必總是保持嚴肅、刻板的形象,這會使學生畏懼,提不起興趣聽講,甚至厭惡地理這門課程。教師在授課時,可以用充滿熱情的語調(diào)、富有激情的肢體語言,把學生的熱情調(diào)動起來。
筆者在授課時,經(jīng)常會先帶領學生唱一首符合時宜的歌曲。如講到黃土高原這一章節(jié)時,剛一上課,筆者就帶領全班合唱一首《黃河大合唱》,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而后筆者沿著“山岡萬丈高”“高粱熟了”“青紗帳”等歌詞內(nèi)容將學生帶入黃土高原的風土民情中,打造了一堂氣氛濃郁、教學效果極好的地理教學課。
參考文獻:
王民.初中地理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