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均
我國的大學問家韓愈說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崩畎缀投鸥κ侵袊姼枋飞蟽勺⒅诺母叻澹窃姼枋飞系碾p子星座,都是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體現(xiàn)了時代特征和精神風貌,足以照耀史冊千萬年。
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譽為“詩圣”。李白的激情澎湃,想象神奇,既浪漫又奔放;書寫的壯觀奇景既有浩瀚的氣勢,又變幻莫測;筆下的詩語,既有標舉風神的情韻,又有自然天成的明麗意境,美不勝收,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對個體自由人生的渴望與追求。杜甫的詩流響的則是對民生疾苦的沉重責任感,多災(zāi)多難,憂郁傷感,深沉落寞,杜甫也書寫祖國的壯麗河山,但他筆下的山河則是支離破碎,風雨飄搖,哪還有大唐的強盛及宏偉氣象,吟唱出來的更多的是對普天蒼生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生活的時代相差不過十年,為何有這樣驚人的差異?
一、時代的氣象不同
李白的黃金時代是在盛唐,強大的盛唐精神哺育了李白,使他的創(chuàng)作時時能迸發(fā)激情的火花。當時政治開明,思想開放,社會秩序穩(wěn)定,人口眾多,經(jīng)濟繁榮,各族間聯(lián)系密切,國際交往頻繁,唐王朝是整個國際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作為盛唐人,每個人都充滿了時代的高度自信和自豪感,積極進取是時代的最強音,當然,這種精神也就會無一例外地反映在天才詩人的筆下。
而杜甫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他錯過了一個時代,遇上的是讓草木都為之變色的混亂時代——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點,所有的盛唐氣象都不復存在,唐玄宗倉皇出逃,國家社稷猶如傾頹的大廈,風雨飄搖中的小舟,隨時都將傾覆,百姓處于戰(zhàn)爭的水深火熱之中,流離失所,個體的生命哪里還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言?
二、家境的優(yōu)越程度不同
李白家境優(yōu)越,出生在一個富商家庭,家資殷實,雖然他也并未直取功名,但他仍然可以裘馬輕狂,一擲千金,毫無后顧之憂,所以他有閑情逸致仰頭望月。
而杜甫生活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雖然祖父杜審言曾是初唐的文壇領(lǐng)袖,但到他這兒早已沒落。早年,滿懷雄心壯志,常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羈留長安十年,也無所獲。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的境地,顛沛流離的生活,甚至后期多靠朋友的接濟度日。難怪在他眼里呈現(xiàn)的風景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的凄楚。
可不管怎么說,李白天才放逸,豪放樂觀,是天授的奇才;杜甫當世英才,胸襟寬闊,是濟世之干才,他們不愧為光耀史冊的詩壇泰斗。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