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如果以時間為主線去欣賞元明清的官窯御用瓷器,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北京首家以時間為主題的博物館——時間博物館日前啟動試運營,其開幕展“御窯賞珍——元明清官窯瓷器珍藏展”,一定會給大家提供一個滿意的答案。
元青花荷塘模印滿池嬌大盤、明成化青花纏枝蓮瓜棱甘露瓶、清乾隆皇帝洋彩寶相花佛塔……本次珍藏展可謂精品云集、亮點紛呈,囊括了80件元明清官窯精品,以時間為主線,呈現(xiàn)了元明清三朝御用瓷器的最高水準(zhǔn),以及皇家制瓷工藝中令人驚嘆的部分。
展品中有多達8件元代至明宣德時期的青花作品。更有兩件成化時期的稀有瓷器,其中一件為佛前供器——明成化青花纏枝蓮瓜棱甘露瓶;另一件為明清兩朝合璧作品——明成化白釉盤為底、康熙朝加彩繪的五彩過枝松樹葡萄盤,此為至今僅見的兩朝合璧的作品,珍罕非常。
清代部分,既有出自名家舊藏的作品,如清末慶寬家族藏乾隆青花并蒂蓮紋蒜頭瓶,又有存世稀少的乾隆黃地洋彩寶相花佛塔和嘉慶黃地洋彩纏枝花卉暗八仙象耳蓋罐,還有宮廷陳設(shè)器中的精彩之作——雍正青花和合二仙尊和乾隆茶葉末釉貫耳大尊。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6月10日,同一個展覽中集結(jié)如此多件御窯精品實屬難得。
元 ?青花荷塘模印滿池嬌大盤
直徑41.5厘米。
此盤氣勢非凡,盤心主題紋飾為滿池嬌圖,前后左右繪飾四束出水蓮花,旁有茨菰、浮萍相襯。青花色調(diào)深沉藍艷,深入胎骨,為典型高級鈷料之特征。滿池嬌是元代貴族階層專用紋飾,常見諸于織品服飾和金銀漆器之上,元朝典章制度曾明文規(guī)定平民百姓禁用。
明成化 ?白釉康熙加五彩過枝松鼠葡萄盤
此器胎薄體輕,造型規(guī)整,通體施釉平滑,釉色潔白溫潤。尤為難得的是,此盤康熙時期進入內(nèi)廷,由御窯工匠再以五彩繪過枝松鼠葡萄紋飾,筆法著意摹仿成化畫風(fēng),令人稱道。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大碗
直徑28厘米。
此碗為宣德一朝新出樣式,為宣德碗類最奇特者。內(nèi)壁光素?zé)o飾,外壁主題圖案為八朵纏枝西番蓮紋,線條流暢自如,形態(tài)妍美怡人。
清嘉慶 ?黃地洋彩纏枝花卉暗八仙象耳蓋罐
高28厘米。
此對蓋罐系英國前參謀總長沃爾特費恩先生的舊藏。此對蓋罐器型古雅,端莊俊美,十分周正。此器造型、施彩、紋飾等仍有乾隆器遺風(fēng),紋飾繁密,純凈瑩潤的綠釉色地與色彩華美的粉彩花紋相配,為嘉慶粉彩上乘之作。
清乾隆 ?青花并蒂蓮紋蒜頭瓶
高29厘米。
乾隆朝蒜頭瓶式樣豐富多彩,當(dāng)中尤以本品最為俊雅秀逸。其線條柔美起伏,盡見迤邐之姿,胎骨細薄堅致,麗質(zhì)怡人。通體繪以青花纏枝并蒂蓮紋,枝葉舒卷自如,一展柔美之態(tài)。青花濃妍青翠,以濃淡二色繪就并蒂蓮蓬,視覺效果突出。
清雍正 ?洋彩仿木釉繩紋洗
直徑35厘米。
內(nèi)外壁以紅赭與墨褐二彩繪出木紋,酷似多塊木板拼接而成,腰部、底部裝飾兩道凸起的仿竹編箍圈,盆內(nèi)底繪出三塊木板的年輪紋理及拼裝接痕,視之如真,彰顯出雍正時期制瓷工藝的杰出水準(zhǔn),別具藝術(sh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