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閱河北衡水中學高二(565班)
沉潛,為成功蓄勢力量
魏博閱
河北衡水中學高二(565班)
(材料作文)
南極大陸的水陸交接處,全是滑溜溜的冰層或者尖銳的冰凌,企鵝身軀笨重沒有可以用來攀爬的前臂,也沒可以飛翔的翅膀,如何從水中上岸?
記錄片《深藍》詳盡地展示了企鵝登陸的過程,在想要上岸時企鵝猛地低頭,從海面上入海中,拼力沉潛。潛得越深,海水所產生的壓力越大,企鵝一直潛到適當的深度,再舞動雙足,迅猛向上,猶如離弦之箭攛出水面,騰空而起,落于陸地之上,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
這種沉潛為了蓄勢,看似笨拙,卻富有成效。
人生何嘗不是此?企鵝的沉潛一定能跟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啟示。
請根據你對這段文字所蘊涵哲理的理解,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沉潛為了蓄勢,看似笨拙,卻富有成效,沉潛便是沉下心來,蓄積力量,等待時機,一鳴驚人。
花朵在春天開出美麗的花,是沉潛了一個冬天的結果?;ǘ涞蚵?,不是死掉,而是在蓄積力量,為了來年更美麗的綻放;動物們冬天冬眠,就是為來年開春的活動。沉潛是所有生物都要進行的,沉潛下來為成功添彩。
南極大陸的水陸交接處,全是滑溜溜的冰層或者尖銳的冰凌,企鵝想上岸卻沒有可以用來攀爬的前臂,或者可以飛翔的翅膀,企鵝選擇了沉潛,猛地扎頭,從海面上潛向海底,拼力沉潛直到適當的深度,再擺動雙足迅猛向上,劃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穩(wěn)穩(wěn)落于陸地之上。
企鵝的沉潛為他的上岸蓄積了力量,企鵝用竭盡全力的沉潛換來一道完美的弧線,自然現象無不向我們暗示著一個哲理:成功源于靜靜地沉潛,心無旁騖,積聚力量,等待機會。
明朝時期,曾有一人,隱居在山中,背著藥筐穿著草鞋,自己只身一人爬到山上尋找藥材,親自去嘗每一味藥,或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小草屋里,潛心研究搜集資料,一年四季只做兩件事,山上找藥山下研究寫作,最終寫出了醫(yī)學寶庫《本草綱目》。他的成功來源于他十幾年的沉潛,只有沉潛下來,才能讓李時珍萬念歸一,潛心研究,沉潛一直在為李時珍的成功蓄積力量。
沉潛讓整個社會沉下心來,凝心聚力,埋頭苦干,扎實做事,一心一意為中國的偉大事業(yè)貢獻力量,最終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為什么定義為“發(fā)展中”那不是因為中國經濟實力差,也不是因為中國綜合國力低,是因為中國在沉潛,在蓄積力量,在等待時機,準備最后的華麗轉身。2008年的奧運會,2010年的世博會,下一屆的冬奧會,都在中國舉辦。這不是在為實現現代社會蓄積力量嗎,中國在加速沉潛,快速實現中國夢。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寒窗苦讀十二年,不就是沉潛嗎?不就是為了最后的高考蓄積力量嗎!沉潛的過程很苦很累、很寂寞,但這是為了以后更精彩的人生而沉潛!
沒有靜靜的沉潛,哪能畫出完美的弧線!
沉潛往往能化被動為主動。沉潛吧!小至動物、人類,大到社會、國家,為了我們心中的那個目標,沉潛下來,暫時苦一會,累一會,單調一會,只要我們有了企鵝的智慧與毅力,就一定能“騰空而起”,抵達彼岸,迎來成功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