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敏感度的試驗研究

      2015-06-24 06:23:46徐永海蘭巧倩洪旺松
      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 2015年21期
      關(guān)鍵詞:降幅接觸器持續(xù)時間

      徐永海 蘭巧倩 洪旺松

      (1.新能源電力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xué))北京 102206 2.國網(wǎng)上海市電力公司市南供電公司 上海 200233)

      0 引言

      交流接觸器作為連通或切斷電路的一種機電設(shè)備,在多個行業(yè)都有較廣泛地應(yīng)用[1]。交流接觸器是電壓暫降敏感設(shè)備之一,當(dāng)其經(jīng)受電壓暫降時,相關(guān)過程控制系統(tǒng)可能被中斷,因而會造成用戶的巨大損失[2-4],尤其在電壓暫降發(fā)生頻次較高的地區(qū),損失會更為嚴重[5-7]。

      文獻[8]利用PSCAD/EMTDC 建立交流接觸器模型,分析了電壓暫降起始點對交流接觸器相應(yīng)特性以及穿越能力的影響,得到了暫降起始點對應(yīng)的角度越大交流接觸器的暫降穿越能力越強這一結(jié)論。文獻[9]建立了交流接觸器的動態(tài)模型,并利用優(yōu)化后的算法進行仿真計算,得到了交流接觸器的CBEMA曲線。文獻[10]利用能量轉(zhuǎn)換關(guān)系將電壓暫降過程中的交流接觸器分為向系統(tǒng)吸收能量以及將機械能量反饋給電網(wǎng)兩種,并通過建立基于磁路的交流接觸器模型,研究了電壓暫降過程中交流接觸器特性。文獻[11]建立了與文獻[9]一致的交流接觸器數(shù)學(xué)模型,研究了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并利用CBEMA 給出了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以及暫降起始點對接觸器的影響。文獻[12]利用改進的仿真工具,仿真了電力系統(tǒng)惡劣條件下交流接觸器的相應(yīng)特性,在研究電壓暫降幅值以及持續(xù)時間之外,文獻[12]也研究了暫降起始點以及相位跳變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文獻[13]在考慮了電壓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以及暫降類型同時,也考慮了暫降起始點對交流接觸器以及開關(guān)電源的影響,并給出了耐受曲線。文獻[14]用電磁以及機械方程構(gòu)建了交流接觸器模型,研究了電壓暫降對接觸器的影響,通過仿真,研究了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對接觸器的影響,給出了即使接觸器在暫降條件下并未脫扣也會影響其壽命的觀點。

      文獻[15-18]對交流接觸器進行了試驗研究,分析其敏感度。其中文獻[15]對一個典型交流接觸器進行試驗,將暫降電壓穿越能力作為其電壓暫降敏感度衡量指標(biāo),并建立交流接觸器模型,將兩者的結(jié)果進行對比,由于僅有一個試品,文中所得結(jié)論難以具有普遍性。文獻[16]對不同類型交流接觸器進行了試驗研究,研究了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以及暫降起始點對接觸器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不同類型接觸器對電壓暫降有不同的耐受能力,但文中未進行相位跳變以及典型暫降事件等因素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研究。文獻[17]利用搭建的電壓暫降發(fā)生裝置對暫降事故中用戶使用的交流接觸器樣品進行了試驗研究,考察了電壓暫降幅值以及持續(xù)時間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并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交流接觸器電壓暫降耐受能力特性曲線,但文獻[17]考察的接觸器個數(shù)僅為一個,涉及的影響因素局限在暫降幅值以及持續(xù)時間。文獻[18]利用電壓暫降發(fā)生源、功率測量裝置、變壓器、電源以及示波器等構(gòu)成的暫降發(fā)生裝置,研究了相同暫降幅值與持續(xù)時間但不同暫降起始點的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暫降起始點是影響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敏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nèi)外所進行的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敏感度試驗研究中,主要存在試品選取不夠廣泛、考慮的電壓暫降特征量欠缺完備性以及較少考慮特殊電壓暫降事件的影響等。同時,相關(guān)的試驗研究多來自于國外文獻,國內(nèi)的研究很少。在以往理論以及試驗研究的基礎(chǔ)上,分別選取國內(nèi)外多個主流品牌交流接觸器,考量了電壓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暫降起始點、相位跳變、頻率波動以及諧波等電壓暫降特征量的影響,并進行了多重暫降、由故障升級引起的暫降以及處于免疫曲線上方的暫降3 種特殊電壓暫降事件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的試驗研究。通過大量試驗分析了各個影響因素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并在試驗的基礎(chǔ)上提取了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

      1 交流接觸器工作原理

      圖1為交流接觸器的結(jié)構(gòu)原理圖。當(dāng)線圈兩端加上電源電壓時,線圈中產(chǎn)生電流,交變的電流產(chǎn)生交變的磁通,從而使得靜鐵心產(chǎn)生電磁吸力,當(dāng)電磁吸力大于彈簧的拉力時,將動鐵心吸合,當(dāng)小于彈簧拉力時,動鐵心聯(lián)動部分便會與靜鐵心斷開,進而使得主觸頭斷開切斷負載電源。

      圖1 交流接觸器的結(jié)構(gòu)原理圖Fig.1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actor

      由于磁通正弦交變性決定了電磁吸力具有脈動性,電磁吸力以2 倍電源頻率周期性變化。這種在工頻電源條件下每秒鐘重復(fù)100 次的現(xiàn)象稱為銜鐵的振動現(xiàn)象。為避免振動現(xiàn)象,在靜鐵心上加入短路環(huán)。在短路環(huán)的作用為磁極端面處將磁通分為兩部分,這兩部分磁通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導(dǎo)體與短路環(huán)磁通產(chǎn)生的電磁吸力不同時為零,且吸合時彈簧彈力為一定值,只要合成的最小電磁吸力大于彈簧拉力,那么銜鐵便會可靠吸合,當(dāng)合成電磁吸力小于彈簧拉力,那么銜鐵會跳開,造成交流接觸器脫扣。

      電壓暫降為短時電壓下降,會使磁通減小,導(dǎo)致合成吸力減小,當(dāng)合成吸力的最小值小于彈簧拉力,交流接觸器將脫扣。電壓暫降幅值以及暫降起始點等特征量都會影響磁通的變化,進而影響交流接觸器的狀態(tài),且各特征量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規(guī)律不相同,本文將用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

      2 試驗研究方案

      試驗原理接線圖如圖2所示,試驗接線圖如圖3所示,試驗器材主要包括暫降發(fā)生源、控制計算機、交流接觸器、燈具負載與示波器。

      圖2 試驗原理接線圖Fig.2 The principle diagram of experiments

      圖3 試驗實物接線圖Fig.3 The physical connection of experiments

      2.1 暫降發(fā)生源

      試驗采用的暫降發(fā)生源為Chroma 61860 回收式電網(wǎng)模擬電源,電壓為0~300 V,最大功率為60 kV˙A,基波頻率可調(diào)范圍在30~100 Hz。通過暫降源操作界面或控制計算機控制界面的功能選項可以方便地實現(xiàn)分段電壓編輯、諧波與間諧波電壓設(shè)置,還可通過導(dǎo)入數(shù)據(jù)實現(xiàn)任意波形操作等,以模擬實際電網(wǎng)發(fā)生的電壓暫降,將暫降相接入接觸器控制線圈兩端,進行接觸器暫降敏感度試驗。通過觀察負載以及線圈兩端電壓波形,可計算分析得到交流接觸器在電壓暫降下正常工作時間,以得到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的敏感度。

      2.2 交流接觸器

      為了使試驗結(jié)果較好地反映電壓暫降對實際應(yīng)用較為廣泛的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試驗中選擇了目前我國市場上4 個主流品牌相同參數(shù)的接觸器作為代表試品,其中國內(nèi)與國外品牌各2 個。選取線圈電壓為220 V 的接觸器作為試品,主觸頭電流選較為常用的65 A 與63 A。每個廠家采用兩個相同型號交流接觸器以避免試驗過程中因制造工藝差別引起的誤差。詳細接觸器編號、型號以及主要參數(shù)見表1。

      表1 交流接觸器類型及參數(shù)Tab.1 The type and parameters of AC contactor

      2.3 主要影響因素及設(shè)置

      試驗首先考察電壓暫降特征量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主要包括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暫降起始點、相位跳變、頻率波動以及諧波,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典型暫降事件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考察的典型電壓暫降事件主要包括多重暫降、由故障升級引起的暫降以及處于免疫曲線上方的電壓暫降。為了能較準(zhǔn)確地得到交流接觸器正常工作臨界電壓,電壓設(shè)置間隔為5%?;陔妷簳航灯鹗键c對交流接觸器影響的四分之一對稱性,主要對0~90°起始點暫降的影響進行詳細研究。根據(jù)對實測波形的統(tǒng)計結(jié)果,主要對0~90°相位跳變進行研究。對于暫降過程中可能伴隨的頻率波動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此外,還考慮了在系統(tǒng)中3、5、7 次諧波的影響。試驗中相關(guān)參量的詳細設(shè)置如表2所示。

      表2 試驗影響因素及其設(shè)置Tab.2 The factors and setting of experiments

      2.4 試驗步驟

      本試驗測量量主要有交流接觸器線圈電流、電壓以及負荷B 相電壓。通過得到的線圈電壓以及負荷B相電壓可分別得到暫降起始點時刻以及交流接觸器脫扣時刻。在負荷B 相電壓不發(fā)生中斷的情況下,結(jié)合線圈電流波形可以分析得到接觸器發(fā)生響聲和抖動現(xiàn)象的時刻。為了得到每個幅值以及暫降起始點下的持續(xù)時間,本試驗方案在設(shè)置暫降時間時將最長時間設(shè)置為60 s。如果在設(shè)定暫降情況下,交流接觸器耐受時間超過60 s,則意味著接觸器在此種情況下可正常工作;如果交流接觸器在設(shè)定的暫降情況下脫扣,那么從后期數(shù)據(jù)處理中可以簡單地得到交流接觸器耐受時間。這樣的試驗方案可以提高試驗的效率,避免重復(fù)試驗。

      下面以考量暫降起始點試驗的步驟為例說明,其他考量的特征量步驟與其類似,考量暫降起始點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試驗主要試驗步驟如下:

      1)持續(xù)時間和暫降起始點保持不變,分別選取60 s 和0°,電壓從100%依次減少到0,間隔為5%。

      2)暫降起始點由0°增加到90°,間隔為15°,重復(fù)步驟1)和步驟2)。

      在暫降幅值和起始點確定的情況下,為了消除剩磁的影響,更準(zhǔn)確地得到交流接觸器脫扣時電壓暫降持續(xù)時間,完成每次試驗后,需要將交流接觸器斷電1 min,再次進行試驗。

      3 試驗數(shù)據(jù)及分析

      3.1 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以及起始點對交流接觸器敏感度的影響

      3.1.1 對稱性驗證試驗

      為驗證交流接觸器的對稱性,在0°~36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電壓從100%下降到0,每步以5%下降,對C1交流接觸器進行了試驗研究,根據(jù)實測波形計算對應(yīng)暫降起始點以及暫降幅值下交流接觸器的正常工作時間。每個暫降起始點下均以正常工作時間為橫坐標(biāo),暫降幅值為縱坐標(biāo),繪制0°~360°起始點下C1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如圖4a 所示,最大正常工作時間曲線如圖4b 所示。由圖4a 可知,0°、180°和360°起始點下的敏感度曲線幾乎重合;90°和270°起始點下的敏感度曲線幾乎重合;45°、135°、225°和315°起始點下的敏感度曲線存在略微差異,但也幾乎重合。由圖4b 可知,0°~36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得到的C1交流接觸器的最大正常工作時間曲線滿足近似四分之一對稱性。

      圖4 0°~360°電壓暫降起始點C1 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與最大正常工作時間曲線Fig.4 The C1’s sensitivity curve and maximum time curve of normal operation at the point on wave from 0°to 360°

      由圖4a 和圖4b 的試驗結(jié)果可知,電壓暫降起始點對于交流接觸器的影響滿足近似四分之一對稱性,即在暫降起始點對C2~C8接觸器試驗時只需研究0°~90°起始點即可以滿足要求。

      3.1.2 試驗結(jié)果分析

      本文試驗結(jié)果反映了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如文獻[17]所述,某半導(dǎo)體制造商在某次電壓暫降事件中,多個接觸器脫扣。其電能質(zhì)量監(jiān)測設(shè)備記錄此次電壓暫降事故暫降幅值為26%,持續(xù)時間為61 ms,為重現(xiàn)事故對接觸器影響,文獻[17]對接觸器樣本進行試驗分析,設(shè)置暫降起始點為100°,進行試驗的樣本與本文中C3、C4接觸器品牌相同,僅額定線圈電流不同,因此將文獻[17]試驗結(jié)果與C3在90°暫降起始點下敏感度曲線進行比較,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兩者敏感度曲線趨勢相同,但也存在一定差異,其差異部分是由于試驗時所設(shè)置的暫降起始點以及試品線圈額定電流有一定差異等引起的。

      圖6為0°~90°暫降起始點下,C1~C8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

      圖5 文獻[17]接觸器與C3敏感度曲線Fig.5 The contactor of paper [17]and C3’s sensitivity curve

      圖6 0°~9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C1~C8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Fig.6 The C1~C8’s sensitivity curve at the point on wave from 0°to 90°

      由圖6可知,C1~C8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具有相同的走勢。分析圖6可知:

      1)暫降幅值與持續(xù)時間是影響交流接觸器敏感度的重要因素。當(dāng)暫降幅值高于交流接觸器正常工作的臨界幅值時(例如C1在0°暫降起始點下正常工作的臨界幅值為50%),交流接觸器不會脫扣;反之,則可能脫扣,且脫扣與否和持續(xù)時間密切相關(guān),例如C1在0°暫降起始點與40%暫降幅值時,當(dāng)持續(xù)時間大于36 ms時,接觸器肯定脫扣;而當(dāng)持續(xù)時間小于36 ms時,接觸器則保持吸合狀態(tài)。

      2)0°起始點下,敏感度曲線在低于接觸器正常工作的臨界暫降幅值后,隨著暫降幅值的降低,持續(xù)時間逐漸增大,即暫降幅值越小,交流接觸器可保持吸合狀態(tài)的時間越長;90°起始點下的敏感度曲線在低于接觸器正常工作的臨界暫降幅值后,隨著暫降幅值的降低,持續(xù)時間逐漸減小或者不變。由此可知,暫降的起始點對于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有較大的影響。

      3)分析C1~C8敏感度曲線可知,隨著暫降起始點增大,交流接觸器正常工作臨界電壓下降;在低于接觸器正常工作臨界電壓后,隨著暫降幅值減小以及暫降起始點增大,持續(xù)時間減小。

      4)C1和C2、C3和C4、C5和C6、C7和C8是4 組分屬于4 個廠家、同一型號的交流接觸器。由圖6可知,同一廠家的兩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基本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異,如0°起始點下得到的C1和C2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存在一定差異,在0°起始點下,C1的臨界電壓幅值為51.3%,而C2為56.8%,即C2對于0°起始點下的電壓暫降幅值更為敏感。

      5)由圖6可知,C1(C2)和C3(C4)、C5(C6)和C7(C8)屬于容量相同,國內(nèi)外不同廠家的交流接觸器,得到的0°~9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尤其是0°~9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C5(C6)和C7(C8)的敏感度曲線差異較大。如0°起始點下,C5較C7的正常工作臨界暫降幅值大即C5敏感度較高。

      3.2 電壓暫降相位跳變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

      相位跳變是電壓暫降的重要特征量之一,對于C1~C8交流接觸器,分別進行了0°和90°起始點下,0°~90°相位跳變對其影響的試驗研究。通過試驗結(jié)果分析可知,雖然相位跳變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較暫降起始點小,但也存在一定影響,如圖7所示的C1與C7在0°與90°暫降起始點下,相位跳變對交流接觸器影響的敏感度曲線。

      分析圖7可知:

      1)通過對比C1與C7兩個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可知,不同品牌接觸器受到交流接觸器的影響存在差異,相位跳變對C1接觸器的影響較對C7的影響大。

      圖7 0°、90°電壓暫降起始點與0°~90°相位跳變下C1、C7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Fig.7 The C1and C7’s sensitivity curve to phase shift from 0° to 90°at the point on wave of 0° and 90°

      2)通過分析C1接觸器在0°與90°暫降起始點下的耐受曲線可知,0°暫降起始點下,相位跳變范圍在0°~63°時,隨著相位跳變值增大,交流接觸器正常工作臨界電壓減小。而當(dāng)相位跳變范圍在63°~90°范圍內(nèi)時,其正常工作臨界電壓變化情況則相反。90°暫降起始點下,存在相位跳變情況下的正常工作臨界電壓較不存在相位跳變情況時大。

      3)通過分析C1接觸器在0°與90°暫降起始點下的敏感度曲線可知:0°暫降起始點下,對于相同暫降幅值,存在相位跳變時持續(xù)時間較小,如圖7a 中0°暫降起始點幅值為40%時,不存在相位跳變情況下持續(xù)時間為35 ms,相位跳變?yōu)?7°情況下時持續(xù)時間為43 ms;而90°暫降起始點結(jié)論與0°相反,如圖7b 中90°暫降起始點幅值為30%時,不存在相位跳變情況下持續(xù)時間為23 ms,相位跳變?yōu)?7°情況下時持續(xù)時間為11 ms。

      3.3 電壓暫降中頻率波動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

      考察了49 Hz、50 Hz、51 Hz 下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通過大量的試驗結(jié)果分析可知,雖然頻率波動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較暫降起始點小,但影響也存在。且各接觸器敏感度曲線相似,如圖8所示。

      圖8 0°、9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頻率波動對C1交流接觸器影響的敏感度曲線Fig.8 C1’s sensitivity curve to frequency fluctuationat point on wave of 0° and 90°

      由圖8可以發(fā)現(xiàn),頻率波動對于交流接觸器并沒有顯著的影響,3 種頻率下的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曲線幾乎重合。但仍舊可以發(fā)現(xiàn),90°起始點下,交流接觸器正常工作臨界電壓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3.4 電壓暫降伴隨諧波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

      電壓暫降中可能會伴隨有諧波,試驗中設(shè)定3、5、7 次諧波含有率分別為10%、7%、3%。在0°和90°起始點下,得到了伴隨有諧波時電壓暫降對C1~C8交流接觸器影響的敏感度曲線,由于篇幅所限,此處僅給出C1接觸器敏感度曲線如圖9所示。

      圖9 0°、90°電壓暫降起始點下諧波對C1交流接觸器影響的敏感度曲線Fig.9 C1’s sensitivity curve to harmonic at point on wave of 0° and 90°

      對比圖9中C1接觸器在相同暫降起始點條件下有無疊加諧波的敏感度曲線可知,實驗所設(shè)諧波含量對交流接觸器影響不大。

      3.5 故障升級引起的連續(xù)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

      在電力系統(tǒng)中,單相故障或兩相故障由于電弧等因素的影響會發(fā)展為三相故障,此過程引起的電壓暫降是一個暫降發(fā)生于另一個暫降還未結(jié)束時,稱為連續(xù)電壓暫降,其電壓下降、恢復(fù)過程較復(fù)雜,對系統(tǒng)中設(shè)備影響也較大。因此進行了由故障升級引起的連續(xù)電壓暫降對C1~C8交流接觸器影響的試驗研究,其中將暫降設(shè)置在0°起始點和0°相位跳變。根據(jù)3.1 節(jié)中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幅值的免疫能力試驗結(jié)果,設(shè)置了6 組試驗如表3 所示。由于不同廠家接觸器對電壓暫降幅值的耐受能力的差異性,設(shè)置了不同的持續(xù)時間。作為示例,圖10為0~40%連續(xù)暫降的瞬時值以及有效值隨時間變化的波形圖。C1、C2試驗結(jié)果如表4所示。由于篇幅所限,未將C3~C8試驗結(jié)果放入文中。

      表3 連續(xù)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試驗設(shè)置Tab.3 The setting of continuous voltage sag experiments

      圖10 連續(xù)暫降0~40%暫降有效值瞬時值及有效值Fig.10 Instantaneous and RMS value of 0~40%continuous voltage sag

      表4 連續(xù)暫降下C1和C2交流接觸器的狀態(tài)統(tǒng)計表Tab.4 The state of C1and C2during continuous voltage sag experiments

      對C3、C4,C5、C6,C7、C8三組接觸器分別進行分析,可得到C1和C2相似的結(jié)論,可知故障升級引起的連續(xù)暫降中,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增大,易受到連續(xù)暫降的影響導(dǎo)致斷開。

      由表4 可知,對于1%~40%的電壓暫降,C1和C2交流接觸器都保持了吸合的狀態(tài),60 ms 的持續(xù)時間小于第一階段幅值1%暫降的交流接觸器臨界斷開的持續(xù)時間,接觸器不斷開,但60 ms 大于第二階段幅值40%暫降的交流接觸器臨界斷開的持續(xù)時間,接觸器仍舊不斷開。對于40%~1%的電壓暫降,C1和C2交流接觸器卻都斷開了,持續(xù)了相同的時間,因為60 ms 大于第一階段幅值40%暫降的交流接觸器臨界斷開的持續(xù)時間。由此可知,暫降幅值和持續(xù)時間相同的連續(xù)暫降的波形對交流接觸器是否斷開存在較大的影響。

      3.6 多重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

      電力系統(tǒng)中引起多重暫降的原因主要有:①惡劣氣候條件導(dǎo)致兩個或多個電壓暫降短時內(nèi)相繼發(fā)生;②自動重合閘失敗引起多重暫降;③自動重合閘成功或故障切除后,由于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會引起另一個暫降,從而形成多重暫降。

      試驗設(shè)置了兩組多重暫降情況,分別對C1~C8進行了試驗,圖11為30%~100%~10%多重暫降瞬時值以及有效值隨時間變化的波形圖,其中為了考量多重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避免單段電壓暫降時接觸器斷開,兩段暫降持續(xù)時間必須小于30%與10%暫降分別作用下接觸器斷開的臨界時間,故本試驗設(shè)置30%與10%暫降幅值時,暫降持續(xù)時間均為40 ms,其中C1、C2試驗結(jié)果如表5 所示。由于篇幅所限,未將C3~C8試驗結(jié)果放入本文中。

      圖11 多重暫降瞬時值及有效值Fig.11 Instantaneous and RMS value of 30%~100%~10% multiple sag

      表5 多重暫降下C1和C2交流接觸器的狀態(tài)統(tǒng)計表Tab.5 The state of C1and C2during multiple sag experiments

      在第1 組試驗中C1和C2交流接觸器都保持了吸合的狀態(tài),由于在暫降幅值較大時,設(shè)置時間小于其臨界時間,接觸器可正常工作。然后電壓恢復(fù)正常,再發(fā)生暫降幅值較小的電壓暫降,但設(shè)置時間小于其臨界時間,故不會引起交流接觸器斷開。在第2 組試驗中,每段暫降的持續(xù)時間都小于各自幅值下交流接觸器斷開臨界時間,但C1和C2均斷開,可見多重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影響較大。但C1和C2的持續(xù)時間不同,這說明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交流接觸器存在差異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多重暫降的波形形狀對于交流接觸器具有較大的影響。多重暫降中,若是先發(fā)生較為嚴重的暫降,然后又發(fā)生暫降幅值較大的電壓暫降,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就會增加;反之則交流接觸器的敏感度就會下降。對C3~C8交流接觸器進行分析,可得到相似的結(jié)論。

      3.7 處于敏感度曲線上方的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的影響

      處于敏感度曲線上方的電壓暫降是指幅值大于接觸器正常工作臨界電壓的暫降,此類電壓暫降不會使交流接觸器脫扣,但會使接觸器出現(xiàn)響聲以及輕微抖動等現(xiàn)象。圖12為C3交流接觸器在0°和90°起始點下得到的敏感度曲線,其中,敏感度曲線上下方分布的點是記錄下的單個電壓暫降事件。處于50%和60%兩條虛線區(qū)域內(nèi)的三角形圖標(biāo)所示為電壓暫降事件,表示交流接觸器沒有斷開,卻出現(xiàn)了響聲和輕微抖動的現(xiàn)象。如圖12中暫降幅值35%~50%虛線范圍內(nèi)菱形圖標(biāo)所示暫降事件,而處于50%~35%虛線區(qū)域內(nèi)的電壓暫降事件表示交流接觸器斷開,同時出現(xiàn)了劇烈的抖動現(xiàn)象。處于50%和60%虛線區(qū)域內(nèi)的電壓暫降事件雖然不影響交流接觸器的正常工作,卻使得交流接觸器出現(xiàn)響聲和抖動,這勢必會使得交流接觸器的主觸頭出現(xiàn)磨損,降低交流接觸器的使用壽命。處于50%~35%虛線區(qū)域內(nèi)的電壓暫降事件既使得交流接觸器脫扣,又使得觸頭出現(xiàn)劇烈抖動,加速了主觸頭的磨損,降低了交流接觸器的使用壽命。因此,為了保證C3交流接觸器的正常工作以及提高交流接觸器的使用壽命,0°起始點下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水平部分電壓臨界值應(yīng)該由50%提高至60%。

      圖12 0°、90°起始點下C3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Fig.12 The sensitivity curves of C3at the point on wave of sag initiation 0° and 90°

      3.8 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的提取

      通過4 個國內(nèi)外不同品牌8 個接觸器電壓暫降敏感度試驗,分別考量了暫降幅值、持續(xù)時間以及暫降起始點等暫降特征量,連續(xù)暫降、多重暫降等典型電壓暫降事件對接觸器敏感度的影響。通過整理3.1 節(jié)~3.7 節(jié)中數(shù)據(jù),得到綜合考慮暫降特征量以及典型暫降事件等因素且適用于實際情況的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

      通過計算3.1 節(jié)~3.7 節(jié)中各暫降起始點下各暫降幅值下交流接觸器持續(xù)時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作敏感度曲線上下限,如圖13所示。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的上限,即發(fā)生在該曲線上側(cè)和左側(cè)的電壓暫降通常不會引起交流接觸器的斷開;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的下限,即發(fā)生在該曲線下側(cè)和右側(cè)的電壓暫降通常會引起交流接觸器的斷開;處于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上下限兩者之間的區(qū)域?qū)儆诓淮_定區(qū)域,此區(qū)域內(nèi)發(fā)生的電壓暫降可能會導(dǎo)致交流接觸器斷開,也可能不會影響交流接觸器的正常工作。

      圖13 交流接觸器上下限敏感度曲線Fig.13 The limit curves of AC contactor

      4 結(jié)論

      本文通過設(shè)計4 個不同廠家、相同型號的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敏感度試驗,并對比已有文獻試驗結(jié)果及事故現(xiàn)場數(shù)據(jù)得到以下結(jié)論:

      1)本文中研究的相同型號的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特征量以及典型暫降事件敏感度基本相同,但同一型號、不同廠家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敏感度存在差異,同一廠家、相同型號的交流接觸器對電壓暫降的敏感度也存在差異。

      2)交流接觸器具有嚴格二分之一對稱,近似四分之一對稱性。

      3)電壓暫降特征量中,對交流接觸器影響較大的除以往研究較多的暫降幅值以及持續(xù)時間之外,暫降起始點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其中同一暫降幅值下90°暫降起始點耐受時間較0°暫降起始點耐受時間短,并且較低度數(shù)暫降起始點下,暫降幅值越小,持續(xù)時間反而越長。相比于暫降起始點影響較小的暫降特征量有相位跳變、頻率波動以及諧波。

      4)典型電壓暫降事件中,對交流接觸器影響較大的有由故障升級引起的連續(xù)暫降以及多重暫降,其中連續(xù)暫降會增加接觸器的敏感度,在發(fā)生多重暫降中,如果先發(fā)生較為嚴重的暫降,那么接觸器的敏感度將增加。

      5)由于處于敏感度曲線上方的電壓暫降會使交流接觸器震動以及出現(xiàn)響聲,降低其壽命,研究降低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措施中,需要特別考慮。

      6)綜合暫降特征量與典型暫降事件對接觸器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提取了交流接觸器敏感度曲線,可用于電壓暫降對交流接觸器影響程度的分析。

      [1] 鮑光海,張培銘.智能交流接觸器零電流分斷技術(shù)[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12,27(5):199-204.

      Bao Guanghai,Zhang Peiming.Technology of zero-current breaking of intelligent AC contactor[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2,27(5):199-204.

      [2] 肖湘寧,韓民曉,徐永海,等.電能質(zhì)量分析與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 雷剛,顧偉,袁曉冬.考慮系統(tǒng)與敏感負荷兼容性的電壓暫降指標(biāo)[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10,25(12):132-138.

      Lei Gang,Gu Wei,Yuan Xiaodong.A voltage sag index consider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system and sensitive equipment[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0,25(12):132-138.

      [4] 李庚銀,楊曉東,周明.復(fù)雜配電網(wǎng)的電壓暫降隨機預(yù)估方法[J].電 工 技 術(shù) 學(xué) 報,2009,24(11):134-141.

      Li Gengyin,Yang Xiaodong,Zhou Ming.Stochastic estimation method of voltage sags in complex distribution systems[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09,24(11):134-141.

      [5] 劉旭娜,肖先勇,徐方維,等.敏感設(shè)備電壓暫降嚴重程度可信性評價測度與方法[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3,41(1):190-196.

      Liu Xuna,Xiao Xianyong,Xu Fangwei,et al.Credibility measure and assessment method of sensitive equipment voltage sag severity[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3,41(1):190-196.

      [6] 甄曉晨,陶順,肖湘寧,等.電壓暫降的工廠級經(jīng)濟損失評估模型研究[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3,41(12):104-111.

      Zhen Xiaochen,Tao Shun,Xiao Xiangning,et al.An evaluation model of plant-level economic loss due to voltage dips[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3,41(12):104-111.

      [7] 孫曉璐,馬靜,李淵博,等.基于云模型的電壓暫降設(shè)備敏感度評估[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1,39(4):100-104.

      Sun Xiaolu,Ma Jing,Li Yuanbo,et al.Equipment sensitivity evaluation based on cloud model due to voltage sags[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1,39(4):100-104.

      [8] 董瑤.考慮電壓暫降波形起始點特征的交流接觸器暫降敏感度分析[J].四川電力技術(shù),2011,34(6):75-77.

      Dong Yao.The analysis of AC contactor sensitivity considering starting point features of voltage sag waveform[J].Sich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2011,34(6):75-77.

      [9] Pedra J,Córcoles F,Sainz L.Study of AC contactors during voltage sags[C].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cs and Quality of Power,Rio de Janeiro,2002,2:565-570.

      [10] Chi C T,Yin S A.Stability evalu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during voltage sag[C].Control,Automation,Robotics and Vision Conference,Hanoi,2008:571-576.

      [11] Jeong S W,Lee G J,Gim J H.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ing limits of ac contactor during voltage sag[C].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Exposition:Asia and Pacific,Seoul,2009:1-4.

      [12] Ismail N A,Kasim L M,Mokhtar N F,et al.Digit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ride-through capability of ac contactor with respect to voltage sag characteristics[C].Computer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ICCAE )Conference,Singapore,2010,5:177-181.

      [13] Akolkar S M,Kushare B E.Effect of point on wave angle on sensitivity of AC coil contactor and smps to voltage sags[C].IPEC,2010 9th International Power and Energy Conference,Singapore,2010:957-961.

      [14] Kanokbannakorn W,Saengsuwan T,Sirisukprasert S.The modeling of AC magnetic contactor for immunity studies and voltage sag assessment[C].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s,Computer,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ECTI-CON)Conference,Khon Kaen,2011:621-624.

      [15] Mohamad H,Nor K M.Evaluation on sensitivity of AC contactor during voltage sag[C].2004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Chiang Mai,2014,3:295-298.

      [16] Shareef H,Marzuki N,Mohamed A,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C contactor ride through capability during voltage sag[C].Environment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EEEIC )Conference,Prague,Czech Republic,2010:325-328.

      [17] 錢葉牛,王瓊,劉念,等.一起重要電力用戶電壓暫降實例分析[J].供用電,2014(6):40-44.

      Qian Yeniu,Wang Qiong,Liu Nian,et al.Analysis of voltage sag case of an important power user[J].Distribution & Utilization,2014(6):40-44.

      [18] Collins E R,Zapardiel F.An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AC contactor behavior during voltage sag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Guimaraes,1997,2:439-444.

      猜你喜歡
      降幅接觸器持續(xù)時間
      2019年6月汽車產(chǎn)銷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汽車與安全(2019年7期)2019-09-17 03:08:50
      2019年5月汽車產(chǎn)銷同比降幅有所擴大
      汽車與安全(2019年6期)2019-08-02 06:55:11
      2019年1月汽車產(chǎn)銷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車降幅更為明顯
      汽車與安全(2019年3期)2019-06-21 08:06:05
      智能大功率過零接觸器研究與開發(fā)
      電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7:20
      零售量額降幅環(huán)比收窄
      基于PB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的交流接觸器剩余電壽命預(yù)測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電壓跌落持續(xù)時間檢測新方法
      基于模糊自適應(yīng)控制的接觸器過零投切系統(tǒng)研究
      基于PIC單片機的恒磁保持交流接觸器控制電路
      電測與儀表(2014年8期)2014-04-04 09:19:36
      登封市| 台中市| 潮安县| 滦平县| 建湖县| 镇江市| 靖远县| 商都县| 旌德县| 德化县| 大姚县| 大化| 金塔县| 拉萨市| 崇信县| 盈江县| 昆山市| 霍州市| 沁水县| 宣武区| 琼中| 革吉县| 比如县| 台安县| 长子县| 中卫市| 从化市| 浦江县| 汉沽区| 勐海县| 北辰区| 庆安县| 天水市| 凤城市| 边坝县| 武强县| 道孚县| 侯马市| 南通市| 繁昌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