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強 劉爽
摘 要:裝置由振動給料盤、定量給料裝置、落料裝置、輸送裝置及PLC控制系統(tǒng)組成。經(jīng)振動給料盤定向排序的螺釘經(jīng)回轉式定量給料裝置輸送到落料位置,落料裝置工作使螺釘下落到軟管內,通過壓縮空氣將螺釘沿軟管吹送到裝配位置,整個動作通過PLC控制。實驗測試結果表明,裝置螺釘輸送效率80個/分以上。
關鍵詞:螺釘;生產(chǎn)線;給料;自動裝配
1 概述
螺釘自動給料裝置種類眾多,但這些給料裝置存在如不能同時為多個執(zhí)行工作頭供料的缺陷,生產(chǎn)成本高,效率低下,不利于大規(guī)模的投入到生產(chǎn)當中去。工程實踐中,在同一道工序需要安裝多個螺釘?shù)膱龊虾芏?。如汽車方向盤生產(chǎn)線,安裝一個安全氣囊需要裝配4個螺釘。為提高生產(chǎn)效率,一次性為多個執(zhí)行工作頭供送螺釘?shù)穆葆斪詣咏o料裝置迫在眉睫。本設計研制了可為四軸螺釘自動裝配裝置供料M5×16螺釘?shù)淖詣咏o料裝置,可同時自動、高效的供料。
2 結構設計與制作
2.1 工作原理
圖1為給料裝置結構簡圖和實物圖。工作時,振動給料盤9持續(xù)上料,電機1通過聯(lián)軸器2帶動傳動軸3以及與之相連的分料轉盤6旋轉取料。分料轉盤6旋轉到待送料位置時,電機1停止工作;當傳感器檢測到需要供料時,控制系統(tǒng)控制落料氣缸8帶動送料控制盤7移動,當分料盤支架5的落料口4與分料轉盤6物料口、送料控制盤7取料口三者對正時,物料就會落進送料管10內。氣缸8推動送料控制盤7回到原位,電機1啟動,帶動分料轉盤6旋轉,將分料盤支架5的落料口堵住,吹氣閥門打開、高壓氣體經(jīng)吹氣管11將物料(螺釘)通過送料管10送到指定安裝位置,這樣周而復始,實現(xiàn)持續(xù)供料。
2.2 分料裝置
圖2為分料裝置結構簡圖和實物圖。分料裝置主要由分料轉盤支架、分料轉盤、送料控制盤、料管接口以及送料控制盤壓板等組成。落料管接口2擰在分料轉盤支架1上,分料轉盤4相對分料轉盤支架1轉動,送料控制盤壓板6通過螺釘8安裝在分料轉盤4上,送料控制盤5安裝在分料轉盤4和送料控制盤壓板6之間,軸承7安裝在送料控制盤4上。
1.電機;2.聯(lián)軸器;3.傳動軸;4.落料口;5.分料盤支架;6.分料轉盤;7.送料控制盤;8.落料氣缸;9.振動給料盤;10.送料管;11.吹氣管
圖1 給料裝置結構簡圖和實物圖
1.分料轉盤支架;2.落料管接口;3.吹氣口;4.分料轉盤;5.送料控制盤;6.送料控制盤壓板;7.軸承;8.連接螺釘
圖2 分料裝置結構簡圖和實物圖
圖2結構簡圖所示位置為分料盤支架的落料口、分料轉盤物料口及送料控制盤取料口三者對正狀態(tài),即為物料落入落料管的狀態(tài)。
2.3 主要零部件結構
2.3.1 分料轉盤支架。圖3所示為分料轉盤支架實物圖,毛坯材料為鋁棒。1為進料口,2為落料口。落料口數(shù)量為4個。
圖3 分料轉盤支架實物圖
圖4 分料轉盤實物圖
2.3.2 分料轉盤。分料轉盤的毛坯為直徑152mm的鋁棒,通過車削和鏜床加工制作的。車端面、外圓和內孔,再用鏜床及萬能分度頭加工各個角度的孔。如圖4所示。
2.3.3 送料控制盤。送料控制盤選用8mm厚的鋁板,由數(shù)控銑床編程加工制作的。如圖5所示。取料口數(shù)量為4個。
圖5 送料控制盤實物圖
圖6所示為分料轉盤、送料控制盤、送料控制盤壓板裝配在一起的分料轉盤組件圖。送料控制盤沿分料轉盤上開的溝槽移動,動力由氣缸提供。
3 PLC程序控制
設備運行由PLC控制、傳感器進行檢測。設備啟動后,振動給料盤持續(xù)上料,PLC控制步進電機帶動分料轉盤旋轉取料;取料完成后,電磁傳感器檢測到分料轉盤與分料轉盤支架上下孔對正時,步進電機停止轉動;PLC經(jīng)中間繼電器,利用電磁換向閥控制氣缸帶動送料控制盤移動,氣缸復位后,螺釘落到送料管內,步進電機開始轉動;當分料轉盤把分料轉盤支架的四個落料孔堵住時,PLC經(jīng)中間繼電器,利用電磁換向閥控制吹氣,將四個螺釘通過氣動輸送的方式吹到槍頭內。通過以上方式,便完成了螺釘?shù)淖詣咏o料。
4 結束語
(1)采用旋轉式取料方式,節(jié)省了空間,使得該裝置的整體尺寸減??;(2)可同時為4個工作頭供送螺釘,裝置螺釘輸送效率為80個/分以上,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3)采用氣壓將螺釘供送到位,解決了以往不能實現(xiàn)曲線位置供料的問題;(4)利用送料控制盤、控制系統(tǒng)和氣缸解決了間歇供料的問題,簡化了設備整體結構,降低了成本。
參考文獻
[1]鄧建一,張宗明.機器人裝配系統(tǒng)的螺釘自動旋緊裝置[J].機械設計與研究,1991(1):39-41+48.
[2]王剛,吳廣順,張傳英.自動擰螺釘機[J].機械設計,1999(11):26-27+44.
[3]張立平.液壓氣動系統(tǒng)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
[4]巫付專,王曉雷.控制電機及其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
[5]自動給料轉盤.baike.baidu.com/view/3444260.htm#2[DB/OL].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