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瑪
他,沒什么大毛病,就是:不尊重她,不在乎她。
具體表現(xiàn)在:經常打擊她,比如說她長得難看,說她笨,說她干什么都不行,以及,經常把離婚掛在嘴上。如果她因為什么事和他有了爭執(zhí),他就會說:“你別這么和我鬧,再鬧,有你后悔的一天!”言下之意:再鬧,就休了你。
甚至很多次,他當著孩子的面對她大發(fā)雷霆,說話時將指頭戳到她臉上,連孩子都看不下去了,說:“爸爸壞,爸爸欺負媽媽!”晚上睡覺時,孩子輕輕問她:“媽媽,你是不是怕爸爸?”作為母親,竟然需要孩子來為自己鳴不平,她心痛如絞。
她說,她時刻處在痛苦、壓抑以及隨時有可能失去這段婚姻的恐懼中,一點安全感都沒有,也就是說,“在這段婚姻里,主動性都在他手里,他愿意,這段婚姻就可以存續(xù),如果他不愿意,就隨時可以將我拋棄—我痛恨這種感覺?!?/p>
她的恐懼,也緣于她的現(xiàn)實情況:孩子還小,而她的收入要比老公低許多。
可是,她真的討厭這樣被動的自己:在這段婚姻里,她只有聽話的份兒,不能有自己的要求和聲音—“像一只狗一樣”。
她不想這樣,她想要慢慢戰(zhàn)勝自己內心對失婚的恐懼。
以前,他出差,一去半個月,從來想不起往家里打個電話。為此她和他說過很多次,她會擔心。他不耐煩:“我好著呢,你要操心就替你自個兒操操心吧?!彼f自己一個人感覺好孤單,他沒好氣:“你是小孩嗎?難不成我出差還得帶著你?”
現(xiàn)在,她會想:好的,你不在家,不給家里打電話,我就當自己已經離婚了,進入單身演練模式。她一個人帶孩子,一個人睡覺,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去餐廳吃飯……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生活也沒那么可怕。甚至,她還漸漸找到了一些單身生活的樂趣,比如,可以在孩子睡著以后,盡情地看上幾集韓劇,跟著劇情哭或是笑,而不用像以前一樣,偷偷摸摸的,因為他看見了就會嘲諷她“腦殘”“不學無術”。
另一方面,她更加努力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想學習更多新的知識和技能,因為“如果將來離婚,工作是我能夠養(yǎng)活孩子和自己的最重要依靠”。她去報了新東方的職場英語加強班,每個周末去上課,因此認識了很多上進而有趣的同學,和同學們一起編排英文短劇,在課堂上演出。生活一下子變得充實而歡樂,她想:學習真好。
她也嘗試著生活得節(jié)儉一些,因為“要過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生活,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當內心充實之后,她對物質的要求似乎也沒那么多,以前她買衣服,一定是去品牌的實體店,現(xiàn)在她更享受坐在電腦前,一家一家網(wǎng)店看過去,挑選適合自己的衣服,價廉物美。她漸漸有了屬于自己的著裝心得:衣服,不在品牌也不在價錢,而是在如何配搭,將10塊錢的衣服,穿出1000塊的效果—這讓她很有成就感。
她也去聯(lián)系那些結婚后久已疏遠的朋友,相約著聚一聚,喝喝咖啡、聊一聊心事,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快樂而放松。
她一點一滴慢慢重建生活、重塑自我、重拾自信,當她想象著有一天要一個人承擔起生活重擔、為孩子撐起一個家的時候,她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力量和勇氣—這樣的自己,讓她喜歡。
她在慢慢練習,練習著離開他,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適應、駕馭一個人的生活—“我就當自己已經離婚了”。慢慢她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誰離不開誰,也沒有什么坎兒是邁不過去的。所謂恐懼,更多是自己嚇自己。
她對離婚,慢慢沒那么害怕了。
于是,再一次,他脫口而出說“離婚”的時候,她平靜以對:“好啊。”
慌了的人是他。他說:“我從沒想過真的離婚,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啊?!庇终f:“還真沒想到她那么沒主見的一個人,這一次這么堅決。”
在一段婚姻關系中,看似掌握主動,一直在贏的人,到最后往往輸?shù)米顝氐住D鞘且驗?,當你的所言所行,讓對方覺得你根本不珍惜他、你隨時可能離開他的時候,他自然會啟動應激模式,去練習沒有你的生活。沒有人會坐以待斃。
所以,如果你并不想真的失去你的伴侶和婚姻,就請你,學會尊重、珍惜和善待對方,不要自以為他離不開你,就毫無顧忌地去無視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