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梅
有時,真相很殘酷,就像冰雪消融后的河灣,美女卸妝后的臉,華服下衰老松弛的軀體。
他說,告別之時,世界仿佛都已塌陷;她沒有說,三個月之后,你已抱得如花美眷。他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她沒有說,我的念念不忘,不過是試探。
你看到黑天鵝輕盈迷人地在舞臺上旋轉(zhuǎn),又何苦非要見藏在綢緞舞鞋里那雙傷痕累累變形的腳?
有時,沉默不言,并非不知道,只是不屑,是懂得,是悲憫。
分手后,一年半載見上一兩次,她真的不知道在他心里,自己是舊愛還是老友。情誼還在,牽掛還有,不至于絕然不見。她思忖著他的時間選擇:太太出差或者休假了,不用找理由晚歸,也不必把約會(如果算是約會的話)控制在恰當(dāng)?shù)臅r間內(nèi)。是的,他依然關(guān)心她,她也會跟他聊那些不太會跟別人聊的事,他們也許都還懂得對方,仍舊默契,只是,彼此間隔著一個人的距離,不能觸摸,無法跨越。
有些事可以無所不談,有些話卻永遠不說。她肯定,如若要取舍,被棄之不顧的一定是自己。她曾經(jīng)認為他跟別的男人不一樣,后來她看到,他與他們并沒太大差別,在撲面而來的瑣碎日子里,慢慢融入蕓蕓眾生,又有掙扎和不甘。最好有那么一點愛情,不要太多,也不要太重;能給平淡的生活一點小刺激,卻萬萬不能成干擾;可以在瞬間激情燃燒,又隨時能抽身而退。
這已不是她想要的愛情??粗г谝股钐帲?,或許該發(fā)條短信,晚安,或者別的什么。其實她很想說,謝謝你曾拒絕我。在人生的各種可能中,你的拒絕封堵了某個路口,當(dāng)我轉(zhuǎn)身而去,看到了另外世界的色彩斑斕。
情路上,總有一些人拒絕我們,也總有一些人被我們拒絕。總有些不忍放手,憤怒怨懟,失落沮喪,等歲月緩緩走過,突然有一天,在告別的那個路口,你會淡然釋懷,甚至心生感謝。
她很想壞壞地問:“當(dāng)你太太使用高檔化妝品,享受日本溫泉之旅,體驗新款手機防抖功能時,你還會像當(dāng)年教育我要‘樸素’一樣語重心長?”在他眼里,她是高傲的大小姐,他對她的“奢華”認為理所當(dāng)然。后來她明白,不滿的根源在于,那份好生活是她賺的,而非他的“賜予”。他需要以絕對的強勢,掩飾自卑怯懦。
他將她曾經(jīng)送的包放在桌上,拿包的手上沒有婚戒。她不動聲色地看著這一切,猜測他把戒指放在了哪個衣兜里,心里笑著提醒自己:別太過刻薄。
頂級酒店的下午茶,如此蔓妙美好,她配合著他的氣度不凡,除了黑色皮鞋里探出的淺色襪子和襯衫袖口露出的深色保暖內(nèi)衣外,一切都無可挑剔。她聽著他的恢弘計劃,聽他漫不經(jīng)心地說剛剛升職,成為機關(guān)大院里最年輕的副局長,像欣賞漫畫一樣看他的輝煌。她突然很慶幸,自己被“推出”了這樣一個奮斗者的人生軌跡。她更愿意從容地看一路風(fēng)景,而不是竭盡全力往成功的巔峰拼擠。她曾經(jīng)執(zhí)著地要站在他的身邊,現(xiàn)在知道自己當(dāng)不了一個大家庭的長嫂,擔(dān)不起一個家族,一個村,甚至一個縣的重托!
曾經(jīng),那般不愿放手,如今回首,已然知道,“那些轉(zhuǎn)錯的彎,那些流下的淚水,終究成全了現(xiàn)在的自己”。
有些事注定成為故事,有些人注定不再相見。
偶然地,在聽音樂會的時候,她會想起他站在舞臺中央,指揮合唱的樣子。他拉小提琴的沉靜,搶籃板球的矯健,還有外套搭在肩頭背對斜陽的燦爛笑容。在青春歲月里,他一直是她的激勵,安慰,還有痛。她堅持每一次早操晨跑,只為看到他領(lǐng)隊時的背影;她費盡心思地參加合唱隊,只為看他指揮時額頭前甩動的一綹黑發(fā);她觀看每一場的籃球比賽,只為追逐他球場上奔跑的腳步;她找遍整個圖書館,只為一本他隨口提及的小說;她按著古典音樂指南上的目錄,傾聽每一位作曲家,好有機會在他說出某個樂曲時插上一句……她是如此癡迷,如此努力,只為能夠踮起腳來,和優(yōu)秀的他站在一起。
她要給他一個驚喜,在那些個刻苦攻讀的夜晚,想象中的相見給她最大的慰籍。當(dāng)她終于拿到他所在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書,當(dāng)她興高采烈跑到他的宿舍門口,她看到了另一個長發(fā)飄飄的女孩兒。
她依然會在校園里尋找他的身影,關(guān)注每一條跟他相關(guān)的消息,她努力讓自己的名字和他一起出現(xiàn)在獎勵名單、優(yōu)秀校友錄上,從最初的心有不甘,到慢慢學(xué)會和心中的他相處,一切都成為年少的記憶,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如果某一天再見,她希望自己依然是一個卓犖優(yōu)雅的女子,不因歲月而平庸。只是,她沒有去尋找再一次的相見,甚至有意無意躲著各種校友聚會,她害怕風(fēng)塵模糊了他一直年輕的面容。
不管是“那些不忍放手的,念念不忘的,最終都定格成了風(fēng)景”,還是“如果過去還值得眷戀,別太快冰釋前嫌。誰甘心就這樣,彼此無掛也無牽”,都感謝那些曾經(jīng)拒絕我們的人,他們給我們更豐富的人生可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洞悉人性的明媚和幽暗。
“指縫太寬,時光太瘦,驀然回首,驚覺歲月忽已晚”。這一刻,或許心中有淚,卻無語無言。如果錯過你是我的錯,人生何妨“將錯就錯”?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