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入對于構建高效率的課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能順利地促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要想構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都需要教師在開展新課之前,對新課做一個較為簡短的且能順利過渡到新課內容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通常被看作是否能順利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遷移到新知識的探究中來的重要一環(huán)。所以說,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調動他們探究知識的欲望?;诖?,導入對于新課的開展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82-01
引言
語文教師在教學新課的時候可以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順利地拉開一堂課的序幕,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個閃光點,同時也是新課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也主要圍繞著導入教學展開如下幾點教學探究:
一、以多媒體動畫導入新課
俗話說:“教學的藝術在于喚醒、誘導和激勵”。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被感知的對象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們看。然后再借助音響的效果、色彩的渲染以及動態(tài)畫面等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及時地將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他們的思維,而且還有利于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順利地掌握新知識奠定好基礎。
例如,在講授《小池塘》這篇文章的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制作一個較為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體課件:把池塘、蘆葦、太陽、星星、月牙兒的圖片都配上一段相關的音樂,再加上教師的適當解說,既能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教學伊始,播放給學生們看,美麗的畫面,再加上教師畫龍點睛的解說,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意猶未盡之時,教師再順勢把要學習的內容遷移出來。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fā)出來,而且還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接下來的新課的講解也就會更加的順利了。
二、巧妙設置課堂疑問,激發(fā)學生強烈探究動機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訝開始的?!币虼?,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相關的且合理有趣的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動機,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加的集中,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文章時,上課開始時,教師不要著急直接為學生講解課文,可以先問他們,“你們想象中的天堂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呢?”這個時候,孩子們也都爭先恐后地將自己心目中的天堂描述出來,接著,教師還可以繼續(xù)設疑:“接下來我們要探究的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鳥的天堂,但是,文章中鳥的天堂具體指的是什么呢,它為什么被稱作天堂呢?”要想揭開這個謎底,同學們通過閱讀文章就能夠尋找到答案。這樣,教師通過設置相關的問題,先把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激發(fā)出來,學生也對未知的知識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索動機,他們也就會更加自覺、主動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了。
三、利用感染激勵導入
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一個故事,也可以是預設一個情景以此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對要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激起他們對未知知識的求知欲,為探究新知識的做好鋪墊。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學習最好方式就是刺激,就是激發(fā)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一提到講故事,學生們也都非常樂意參與的。語文教師在講新課之前,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花較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為學生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這個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也一定會迅速地集中起來,這樣既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又能拉近學生和課文之間的距離。
例如,在探究《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用情境感染激勵法進行導入:“孩子們,有一年暑假,老師有幸去了一趟桂林游玩了一圈,桂林的畫山繡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觀賞后讓人心曠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以及小橋和樹木都流傳著一段段動人的神奇故事……你們有沒有興趣去欣賞一下呢?你們是否有興趣再聽一聽那神奇的故事呢?”借助情境感染激勵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也能幫助學生對桂林山水的秀麗、奇特有一個最初的了解,在教師的鼓動下學生們也都迫不及待地想閱讀一下課文中的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接下來教師在教學這篇文章也就易如反掌了。
四、悅耳動聽的歌曲導入
偉大的領袖列寧先生曾說過:“教學是枯燥的,但也可以成為美妙動聽的音樂?!碑斚拢覀兊娜粘I钪芯陀袩o數(shù)美妙動聽的音樂,教學時,就可以利用這些動聽的音樂來為我們的課堂教學保駕護航。歌曲是每一位小朋友都喜愛的。歌曲動聽的旋律是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的,而且又能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小學生都喜歡聽歌,唱歌,尤其是一些比較流行的、通俗的且膾炙人口的歌曲都非常受學生們的歡迎。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將流行歌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例如,在教學《長征》這首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播放一曲革命的歌曲《長征》,學生跟著動人的旋律很快也就能夠唱能背了,教師再在此基礎上領導學生去欣賞這首詞時就會相對輕松一些、愉快一些。這種結合與課文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歌曲進行導入,方法靈活且多變,而且還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緊張的心理,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教學的效率。
新課能否順利地導入是一節(jié)課能否取得高效率的重要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導入新課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導入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是為了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盡管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一定要結合實際選擇最合適的一種,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