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芳
“口語交際”是雙方運用口頭言語,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種活動??谡Z交際能比較明顯地反映一個人在思想認識、生活經(jīng)驗、知識基礎、語言技巧以及習慣態(tài)度等方面的情形。
一、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
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礎。我要求自己無論課堂還是課余,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盡量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有時根據(jù)講話內容和表達要求,適當放慢速度,講究語感,把學生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學生聽得有趣有味,敢于發(fā)問。在和孩子交流過程中,還要利用言語的及時性特點,努力捕捉學生表現(xiàn)出的瞬間的閃光點,多給孩子一分賞識,即使說得不好也不訓斥,而是給予鼓勵:“你的聲音真甜??!你的想法真夠大膽!你會用這個詞真了不起!……”要知道贊揚和鼓勵永遠是學生口語交際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充電提高素質,豐富語言,善于抓住評價時機,提高評價的有效性、針對性。 對于表達能力和欲望強的學生,要及時對他們的發(fā)言表示祝賀,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當成功被同學們所欣賞時,他們會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會看到自身的價值。鼓勵沮喪的學生,讓他們保住尊嚴。在課堂交際訓練中,難免有學生答非所問,勢必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在無形中他們的身心會受到傷害。出現(xiàn)這種問題,教師要微笑著走到學生面前,用手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頭,面向全體學生,給他以鼓勵:“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你回答問題很積極,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學們?yōu)樗恼萍佑停@樣,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誤而喪失交際的積極性。相反,他會激動不已,力爭下次表現(xiàn)更積極,回答更完美。要喚醒自卑的學生,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班級中有一部分學生喜歡獨處,沉默寡言,常常陷入自我封閉的境地,對事物總是漠不關心,熟視無睹。針對這部分學生,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遺忘自己,而是時刻關注著自己。即使回答不夠完美,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并不失時機地專門為他們講述大師的成長故事,從而喚醒一個自卑的學生,轉自卑為自信。
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學?;顒右彩桥囵B(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渠道。每所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行一定數(shù)量的活動,這些活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周一、周五的升降旗活動,以及其它如慶“六一”等活動我們都讓學生輪流去主持。每周的國旗下講話也由學生去講,學生從照書讀,到背,到聲情并茂的演講,學生的口語能力自然得到了鍛煉。再如:學校組織小報比賽,讓學生去當評委,在評選中不但要打分,而且要說理由,這其實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式。另外,利用每天中午的紅領巾廣播時間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在課余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
因境制宜,積極開展適合本土文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與題材,諸如開展“鄉(xiāng)村采風”、“游山鄉(xiāng)”、“家鄉(xiāng)巨變”等活動,帶領學生走向田間地頭,領略大自然風光,感悟淳樸的民風民俗,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和謳歌。學生對耳聞目睹耳詳能熟的事物有話可說,有情可表。與此同時,教師應教師應善于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為我所用,從而在社會實踐這一無邊的課堂上讓學生見多識廣,能說會道,體驗鄉(xiāng)土風情,自然景象、社會規(guī)則,懂得熱愛家鄉(xiāng),尊重農民勞動成果,學會與他人文明交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仿佛在和一位有學問的人對話,在一次次的對話中,學生增長了見識,積累了豐富健康的語言。書海茫茫,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哪些書是好書呢?老師可以重點推薦,家長可以幫助選擇,其前提是內容健康、趣味性較強的兒童讀物,如《365夜》、《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唐詩三百首》、《少年百科知識》等,生動的語言配上色彩鮮艷的畫面,一定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遨游于書的海洋中。通過大量的預讀輸入,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語感,理解能力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寫作的遣詞造句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正確理解對方話語的意思是理順話語頭緒、找準談話切入點、迅速展開話題和提高言語針對性的前提。不論是正確理解對方話語的意思,還是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都需要良好的語言直覺能力,即人們所說的語感。語感強的人聽別人講話,一聽就明白;表達自己的思想,一說就讓人心領神會;閱讀文章,一讀就懂;寫文章,下筆千言,文從字順。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