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娟
眾所周知,從低年段開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讓他們開始學習寫話,這對于孩子作文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一、從學詞學句到練說,樹立完整的“句子”概念
低年級學生讀過幼兒園、學前班,口頭表達具有一定的基礎(chǔ)。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這一語言優(yōu)勢,因勢利導地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說話訓練,為學生日后進行寫話做好語言準備。要讓學生學會說完整的“一句話”,首先要使他們有話可說,而且還要老師多攙著點。所以,教師要重視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多渠道的練說訓練。每次口頭練話前,教師要設計好各種形式的句子訓練——有的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有的把簡單的句子加上附加成分,進行擴句,還有的把詞兒組成句。此外,還可以進行填詞、把句子排列成段等,還可以鼓勵學生把一天中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這些“句”的訓練,都屬于半獨立性的,學生有所依循。通過這些訓練,幫助學生建立“句子”的概念,學生就可能說完整的話。要是能堅持以上的這些訓練,學生們很快就能做到把一句話甚至三、五句話說完整、寫明白。
二、從日記起步,學會格式,鼓勵主動寫日記
在大部分孩子都能寫3到5句“完整、通順”的話的前提下,就應該讓學生開始接觸寫日記。因為,寫日記是培養(yǎng)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學生是低年段的,要想讓他們都掌握寫日記的格式的話,那就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指導,要逐個檢查落實他們掌握的情況,直至每位同學都能正確掌握正確的日記格式為止。教師可通過獎勵紅花、口頭表揚、寫表揚信、打電話給家長等方法鞏固并保持著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三、循序漸進,表達能力日漸提高,日記內(nèi)容逐見豐富
1.“流水帳”不“流水”了。
我們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在日記中把自己一天所干的事情全寫下來:寫自己早上干了什么?吃了什么?下午干了什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水賬”。當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教師們不妨每周給一個主題讓學生寫:如寫音樂課上發(fā)生的事,又如寫周一升旗儀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小動物日記、小玩具日記,寫家務事日記,寫電視日記。這樣的訓練會使孩子寫日記的興趣和語言表達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并逐漸能做到圍繞一個主題或者一件事來寫日記?!傲魉畮ぁ弊匀痪筒弧傲魉?。
2.“啞巴”開口說話了。
教師可以這樣為學生打開思路:在課堂上投影出示:“做晚飯時,媽媽發(fā)現(xiàn)沒鹽了,叫我去買。我正在看電視,不肯去。媽媽非要讓我去。我只好去?!边@段話去引導學生:這幾句話能圍繞一件事來寫,可句中的“媽媽”和“我”有多少說的話沒寫出來呀?媽媽怎么叫我的,沒有說話;我不肯去,怎么拒絕媽媽的;媽媽非要讓我去,會有好幾個對話;我只好去,心里不情愿,也會有話……要是能讓人物開口說話,這日記就會變成近500字的啦。然后,教師把近500字的范文投影出來。
這前后鮮明的對比讓學生們懂得了——人開口說話了,了不得。沒有人說話,連標點在一起,不過36個字的四句話,就因為文中的“啞巴”開了口,就可以寫出高年段學生水平的作文了。此后,學生會在寫日記時特別注意讓日記中的“啞巴”開口說話的了。
3.“精彩”的提示語會用了。
在學生們所寫的日記中,我們還常常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太會用冒號、引號,而且常常忘了收引號;人物開口說話時絕大部分學生使用“我說,他說,爸爸說,媽媽說”說個沒完;有時,甚至在一篇日記中就重復了6到7次“媽媽說”。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就要教學生怎么用提示語,告訴學生說話不能光寫說的話。說話句,一般由“說的話”和“誰說的”組成,誰說的又叫“提示語”,提示讀的人,那話是誰說的,是怎么說的。而且教師還要強調(diào),寫說話句時,精彩就藏在提示語里,表示說的意思的字和詞有很多,如“講、讀、夸、議論、商量、反駁……”不要總用個“說”字。
四、多形式激勵,品嘗寫日記的快樂,激發(fā)兒童寫作興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他們特別希望得到教師的贊許和鼓勵。為了鼓勵學生寫話,教師在批改學生的日記和寫話時,可用紅筆畫橫線標示出四字詞、人物說話的提示語、人物的心理活動、比喻句、課文中學過的好句子,然后畫上相應的紅花。學生看到老師給予的肯定,也就自然有了寫日記的動力了。
就讓低年段孩子與日記一同成長吧!在一次又一次地動筆過程中,孩子們的思路開闊了,詞匯、語言素材越積越多,所寫的日記的質(zhì)量又豈能不越來越高呢?
責任編輯 鄒韻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