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34.里克·巴里
漫畫《灌籃高手》中主人公櫻木花道曾異想天開想嘗試端尿盆式罰球,這一令人捧腹行為的首創(chuàng)者當屬赫赫有名的里克·巴里,且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巴里還是籃球場上真正的罰球大師,職業(yè)生涯罰球命中率將近90%,有7個賽季罰球命中率高居聯(lián)盟首位。
眾所周知,巴里是一臺嗜血的得分機器(惟一一名在NCAA、NBA、ABA都拿過得分王的球星),歷史上能在這一領域勝過他的球員屈指可數(shù)。大學時期,他曾在1964-65賽季場均砍下37.4分,1965年以榜眼身份加盟勇士,首個賽季場均就貢獻25.7分,為聯(lián)盟第四多。次年,也就是1966-67賽季,巴里場均得分飆升至35.6(之后近半個世紀時間,只有MJ曾在一個賽季里做到這點),比第二名的“大O”羅伯特森高出足足5分之多,同時還打破了張伯倫對得分王長達7年的壟斷。14年職業(yè)生涯,巴里總共得到25279分,有4個賽季場均得分突破30。其中1966年一場和皇家隊的比賽他砍下57分,1967年又在全明星賽上送出38分,幾乎沒有人能夠阻止巴里得分。
巴里在進攻中不可阻擋,因為他有一種永無止境的求勝欲望,盡管有時這種暴躁的競爭性也會將對手甚至隊友激怒。巴里曾經(jīng)的隊友、也是多年的好朋友老麥克·鄧利維曾在接受《芝加哥論壇報》時表示:“如果你把這家伙送到軍隊里去,他就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巴里也承認自己確實是有過于耿直、不懂變通的毛病,就像他同樣對《芝加哥論壇報》表示的那樣:“我是個不太容易相處的人,不夠圓滑?!比欢?,不懂人情世故卻并不影響巴里擁有出眾的籃球才華,1974-75賽季,他以場均29.5分帶領勇士直落四局擊敗子彈奪得隊史迄今為止惟一一個總冠軍,自己也榮膺FMVP。
球員時代,巴里還是個出了名的刺頭人物,那時勇士隊的現(xiàn)場解說員在解說時喜歡將他稱作“邁阿密灰狗”(因為他瘦而敏捷)。就在巴里職業(yè)生涯初期最風光的1966-67賽季結束后,他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離開NBA,加盟ABA奧克蘭橡樹隊,要知道當時他才只有22歲。追溯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巴里認為勇士沒有發(fā)給他應得的獎金,而橡樹隊則提供了一份極具誘惑力、3年50萬美元的合同,這能讓巴里成為收入最高的籃球運動員。他告訴媒體:“橡樹隊提供的這份合同我根本無法拒絕?!倍野屠锏脑栏福剪斔埂ず栠€正是橡樹隊的主教練。后來勇士隊一紙訴狀讓巴里坐了一年球監(jiān),頂著自私、拜金的罵名,他只能坐在場邊充當了一個賽季的橡樹隊解說員。待到1968-69賽季復出時,海爾因為戰(zhàn)績過差被炒,新帥換成了兩屆NBA冠軍教頭阿利克斯·漢納姆。可巴里卻遭遇傷病,該賽季只打了35場,但場均仍能拿到34分并入選全明星陣容。橡樹隊后來在總決賽中4比1擊敗步行者奪冠,巴里卻不在陣容當中。
當然,說巴里是“刺頭”他的軼事就絕不止這些——1969年橡樹隊雖然奪冠,但球票銷售卻慘不忍睹,于是球隊決定搬遷到華盛頓,更名為華盛頓國會隊。可巴里很不愿意去華盛頓打球,他肆無忌憚地告訴記者:“如果我去華盛頓,一定是去競選總統(tǒng),一定不是打籃球!”我行我素的巴里和橡樹隊鬧翻,想回到勇士打球,結果又被ABA告上法庭,在缺席了接下來賽季的前32場比賽后,他后來被迫代表國會隊出場。還是那句話,只要一踏上球場,巴里就還是那個嗜血的得分狂魔,他當賽季場均貢獻27.7分實際上為聯(lián)盟第二高,只是在季后賽首輪和(丹佛)火箭的第七戰(zhàn)中因為與對手斗毆被驅(qū)逐出場,讓這一切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
下一個賽季,國會隊更名為弗吉尼亞侍衛(wèi),“巴大炮”又開始發(fā)難。他告訴《體育畫報》說如果自己能得到100萬美元的年薪,便永遠不會回NBA,隨后又通知侍衛(wèi)隊,表示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講著一口南方口音長大。終于,在忍無可忍之下,侍衛(wèi)隊將巴里送去了紐約,他披上了籃網(wǎng)隊的戰(zhàn)袍……
這就是巴里,他是個充滿了爭議性話題的巨星。他的得分能力毋庸置疑,即使重返NBA后,依然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得分好手。但他也總是是非不斷(1972年又上過一次法庭)。他永遠都那么狂妄且直言不諱,雖然在比賽中是一個全力以赴的完美主義者,但通常認為周遭人和事物都在他之下的那種蔑視感,卻招來了無數(shù)的批評甚至憎恨。因此才有人斷言,正是性格讓巴里失去了本應該屬于他的更多成就和榮譽。
1980年退役后,巴里成為了一名專業(yè)解說員,一度與比爾·拉塞爾組成了非常固執(zhí)己見的解說二人組,解說了幾個賽季后,他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淡出公眾視野。此后,巴里被經(jīng)常提及主要是由于三個同樣是籃球運動員兒子(瓊·巴里、布倫特·巴里、德魯·巴里)的關系,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兩枚總冠軍戒指擁有者,老二——布倫特·巴里。他在1996年圣安東尼奧全明星周末扣籃大賽上勇奪扣籃王,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三個能自罰球線起跳后扣籃的選手(即白人也能飛)。
33.阿倫·艾弗森
幾年后,幾十年后,會有許多數(shù)據(jù)控們把AI和他在這個金字塔上第33位的排名挑出來,從各個角度對他的職業(yè)生涯大加評判。隨他們的便吧。只需要記住,在那個10年中,AI每年都通過了“季票測試”。每年季票寄到后,收件人總是要先看看賽程,然后記下一些一定不能錯過的比賽,把它們在日歷上標出來。比賽的重要與否需要考量很多東西,比如球隊恩怨、明星對決,還有“我必須看這家伙”等等。就是這樣,從1997到2007年間,AI總是在我的名單里,總是。所以我根本懶得去管他的勝利貢獻值有多少,或者他是得分榜前幾名中命中率最低的,以及其他一些玩意。特別從2000年開始,每一張有AI參加比賽的球票,都一定會是高水準的、第一流的觀賞體驗(就和在一家特別棒的餐廳預約到位置感覺一樣)。而且不知道為什么,他真人看起來總是比電視上更不可思議——官方身高1.83米,實際上最多1.78米,所以每次他攻擊籃筐時,都仿佛是一個小個跑鋒在一堆線衛(wèi)中生生殺出五碼,如同埃米特·史密斯(NFL傳奇跑鋒,歷史跑陣王,身高1.75米)一樣。他變向時的角度不可思議(做完動作之前你根本無法想像,即便是你已經(jīng)看他打球十幾年了),命中了無數(shù)的上籃和拋投。此外,他還具備一項神奇本領,可能一場比賽24中9,但不知怎的就能命中全場比賽最關鍵的兩個球。通常他打球時都會進入一種“干翻你”模式,在這一點上同輩球員中只有KG和科比才能與他比肩。有許多許多年,聯(lián)盟中最咄咄逼人的球員是一個還沒有麗貝卡·羅梅恩(演員,曾出演《X戰(zhàn)警》中的魔形女)高的家伙,每每想到這件事我都會覺得特別有趣。AI在他出戰(zhàn)的9次全明星賽中場均出戰(zhàn)27分鐘,且比分接近的那幾場最后時刻他總是留在場上,即使是教練也不敢冒險去激怒他。
AI的職業(yè)生涯是媒體如何抹黑一位運動員在大眾心中形象的最好案例。那些反對他的言論大多來自一群四十、五十或六十歲的媒體人,他們并不理解他,也根本不想嘗試去理解他。他們不斷抨擊他的訓練態(tài)度(多年來一直被故意放大了)和特立獨行的造型(壟溝頭、紋身),而不去描述在現(xiàn)場看他打球時能感受到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刺激。他們都說他是一位教練殺手,說他是個黑洞、毒瘤,說他討厭訓練,說他沒辦法讓隊友變得更好……卻不去想想為什么事實上他是同時代球員最尊敬的對手之一。他們都有意閉口不談他身邊糟糕的76人隊管理層、低于平均水平的隊友和走馬燈般頻繁更換的教練,他們也不關心下面這些事情:AI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黑人運動員之一,把NBA帶進嘻哈時代的弄潮兒(不管聯(lián)盟是否準備好了),在黑人中產(chǎn)生的共鳴甚至是連MJ都無法比擬的。他們對他并無興趣,盡管他是我人生中見過的最吸引人、最復雜的運動員:一個夜店傳奇,同時又是個全心全意顧家的男人;一位忠誠的隊友,卻又出手太多;一位羽量級選手,卻像一位重量級選手一樣戰(zhàn)斗;一位令人膽寒的競爭者,卻總是場上最矮的球員;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前科犯,卻成了一切體育項目中最憑直覺行事、最有自我意識、最善于表達的超級巨星。如果讓我選一位近代球員,要跟他一起待一周,來為他寫一篇專題文章,我肯定會選AI,想都不用想。
沒錯,他的投籃命中率并不好,出手也太多,但管它呢。我希望五十年后人們還會記得,這家伙有著最好的平衡能力,比所有人都更快、更協(xié)調(diào),帶著超出人類極限的傷病堅持作戰(zhàn),同時還是史上最瘋狂的運動狂人之一。
我們還要給他加上幾分,就憑他打敗了無數(shù)得分機器,把一支平庸的76人帶進了2001年總決賽。跟格文、麥卡杜和威爾金斯不同,AI帶著一種強大的自信在打球,從而把一支馬馬虎虎的球隊帶上了另一個級別。他相信他們能贏,他耗盡生命去努力做到這一點,于是其他人在他的感召下跟著他前進。
這是一股狠勁兒,這種狠勁兒把AI和其他所有后喬丹時代的球員區(qū)別了開來,在他二十歲到三十歲這段時間里,大部分時候都是聯(lián)盟中最令人膽寒的球員。他有一個其他人所沒有的黑化之界,就是可以瞬間變身成《火線》(一部販毒黑幫類美?。├锏慕巧?。
我還清楚地記得一次現(xiàn)場觀看76人做客波士頓的比賽,當時AI被吹了一個技術犯規(guī),他震驚地喊了一聲,然后不依不饒地跟著裁判一直走到技術臺,最終用整個肺的力氣爆出了那句經(jīng)典的謾罵。裁判轉(zhuǎn)過身,把哨子放進嘴里,準備吹第二個技術犯規(guī)。他就在我面前大約25英尺遠的地方,所以我看得非常清楚,接下來的一幕是這樣的:就在裁判準備吹哨的時候,AI陡然瞪大了眼睛,充滿戾氣地走向他,那個瞬間,空氣里真的有一股火藥的味道。然后裁判被嚇壞了,哨子從嘴里掉了下來,他沒敢吹第二個技術犯規(guī)。完全只憑個人的霸氣,AI讓自己繼續(xù)留在了場上。
好了,還是讓我們再回到那個“看他打球”的話題上來吧。在AI的巔峰期,他的冷酷、敵意和殺氣都無人能及,你會掏錢買票去看他的比賽么?用MrBig(美劇《欲望都市》中人物)的話說:“這是必須的。”反正我會永遠懷念那段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