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琴
有這樣一則禪門故事。
從前有個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你悟道前和悟道后都干些什么啊?老和尚回答他:悟道前吃飯?zhí)羲巢?,悟道后還是吃飯?zhí)羲巢?。小和尚一頭霧水,再問:那有什么區(qū)別呢?老和尚說道:我悟道前吃飯想著挑水,挑水想著砍柴;悟道之后,我吃飯時只想吃飯,挑水時只想挑水,砍柴時只想砍柴。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時只管全身心地投入,不想與此事無關的一切事,得失無患,像老和尚告訴小和尚的那樣一心一意做好當下正在做的事,就一定能夠把事情辦得更好。悟得真道的圣人,總能夠生活在當下,享受過程,行動與思想一致,即做事一心一意,身心合一。這是人本有的覺性(即佛性)的蘇醒,是一種形氣神合一的簡單自在的生活。習練健身氣功也是如此。三調是健身氣功的三大要素,練功最終要達到形氣神合一,不論是三調的操作過程還是進入三調合一的境界,都要將一心一意貫穿始終。
一、一心一意
一心即無心,一意即真意。無心并非無念,真意也有感知。一心一意是指拋開一切雜念,凝神專注于當下所做的事,這是心與意相通相融的寧靜狀態(tài)。眼視物耳聽聲的一剎那,就會生起一念并且形成影相,或者突然心生一念而成相,幾乎在一念成相的同時產生見聞覺知的許多念頭,即生發(fā)分別軟硬好壞美丑等觀念,以及心生取舍等情緒,從而形成了雜念。如果在第一個念頭生起后,不去了知分別,沒去粘著此念,即不生起好壞美丑及決定取舍的許多念頭,依然專心于當下所做之事,如人們常說的“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就是一心一意的狀態(tài)。
1、雜念叢生
整套功法練習中,很難做到拋開一切雜念,每時每念都在一心一意地演練,一般情況下一心一意練功只是間斷性的。初練者在功法練習中,雜念時斷時續(xù),而且出現的次數較多、持續(xù)時間較長,一心一意練功的次數較少、持續(xù)時間較短。習練健身氣功要求調整心念、消融雜想,不斷減少雜念出現的次數和每次雜念持續(xù)的時間,由此增加一心一意的次數和每次持續(xù)的時間。
我們在未練習健身氣功之前,因為習慣了胡思亂想,從未體驗過由心靜帶來身心輕安的愉悅之感,還覺察不到自己想多了,也沒有意識到胡思亂想會對自己的身心產生不好的影響,根本不去理會念頭的存在。當開始練習健身氣功,想要按功法要求做到凝神靜心時,突然發(fā)現雜念叢生,就會因為極力消除雜念而心生煩惱。練習健身氣功欲達到三調合一的入靜練功態(tài),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識的調控能力,即消除雜念的能力。能夠覺察到雜念,說明人的覺性開始蘇醒,你已經在修身養(yǎng)性的鍛煉中進步了,因為只有覺悟到雜念的存在,才能夠消除它。
2、雜念消除
功夫的提高,不僅表現在肢體動作的柔活流暢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雜念的不斷消除上。經過長期練習,雜念會越來越少,持續(xù)時間越來越短,有時候練習功法時,確實感覺到沒有雜念產生,好像連念頭也不存在了,進入了一心一意的練功狀態(tài),此時雖然沒有雜念,念頭卻還存在。當肢體動作松柔圓緩、氣息平和順暢、心靜到一定程度,一念生起時,還未等大腦去了知,就已經滅掉了,不但感覺不到雜念,似乎剎那生滅的那一念也未出現過。大腦不去了知就是一心一意,就是沒有雜念。
二、三調操作
生活工作中的任何活動都可以進入三調合一的狀態(tài)。健身氣功的三調合一是指,練功中形體動作松柔勻緩、氣息平和順暢及心神寧靜清明,形氣神三者自然而然相應相合,這是一種一心一意練功的三調合一的境界。三調合一須通過三調協(xié)同合作方可實現。三調操作可以分部進行,第一步以調形為主,第二步以調息為主,第三步以調神為主。經過長久的三調協(xié)作訓練,一心一意練功持續(xù)時間會越來越長,形氣神相應相合的時間也隨之延長。
1 調形為主
對于初學者來說,心思外馳,盡量將注意力集中在功法動作上,以使形與神相應。例如學練五禽戲虎舉動作,開始學練時,意念集中于上舉下落的方向路線上,粗略掌握了動作要領后,專注于由掌、爪到拳三種手型的細節(jié)變化,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虎舉動作的松緊、剛柔、虛實等功法要領上。初練者身體雖然不能完全放松,動作也不太準確,而且每次雜念持續(xù)時間較長,一心一意練功延續(xù)時間較短;又由于動作還不太熟練,肢體僵硬,顧此失彼,念頭太過執(zhí)著于動作,思維意識的運作過程只是間斷性的一心一意地感受肢體動作的變化,心神還不能寧靜下來。但是,與練功無關的雜念明顯減少,在這個一心一意練功時間段,做到了意識與動作相一致,初步達到身與心相應。
練習健身氣功是為了達到身心合一的健康狀態(tài),通過一心一意來體現這種和合狀態(tài)。所謂亞健康狀態(tài),其主要原因是身與心分離。一心一意地練習健身氣功,身心就會相應相合,由亞健康轉變?yōu)榻】禒顟B(tài)。哪怕是初學者也能夠在練功中做到間斷性的一心一意,逐漸使身心和諧統(tǒng)一。
2 調息為主
經過長期練習,雜念會越來越少。熟練掌握了規(guī)范的動作后,練功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功法動作與呼吸吐納的配合上。如虎舉動作,兩手上舉時均勻緩慢地吸氣,上舉過程中,逐漸由吸氣轉化為屏氣,下落時呼氣。由于用意念來調控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初步實現了神與氣及形的協(xié)作一致。由于此階段動作規(guī)范而且熟練,執(zhí)著于肢體動作的感受程度降低,念頭可能反而會增多。念頭一旦出現,誰都無法阻止,我們必須承認念頭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你若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坦然面對練功時生起的雜念,有了雜念,或心中生起煩惱時,不要緊,覺察后,立刻將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吐納上。要包容雜念,以令心神平靜,而不是討厭亂想或心生煩惱。只要每次練功都努力這樣做了,雜念就會越來越少,一心一意持續(xù)時間變長了,形、氣、神相應相合的時間也隨之加長,健身養(yǎng)生效果更明顯。慢慢地,你會向一心一意練功的目標邁進。
3 調神為主
不論是調形還是調息,都離不開意念的支配,在健身氣功的三調中,調神是核心,貫穿于功法練習始終。在三調協(xié)作的訓練過程中,逐漸增強意念對形體和呼吸的駕馭能力,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心性修養(yǎng),以令人身本有的覺性(即天真之性,或上德)自然流露,開發(fā)心靈的覺照能力,則身心和合,健康長壽。經過堅持不懈地練功和日常生活中的修心養(yǎng)性,在動作自如、呼吸和順的基礎上,體悟意境。如虎舉動作,意念中有種不可戰(zhàn)勝的虎威氣勢,將大腦中的一切雜念及心中的煩惱橫掃干凈,心如清風明月,清爽明朗。練功中動作優(yōu)美,緩慢流暢,意境美妙,能夠減少妄念,逐漸消除貪嗔癡等煩惱,培養(yǎng)我們一心一意練功做事的專注能力,具有修身養(yǎng)性,延年益壽的功效。這種功力修為的練功者,在整套功法演練中形松、氣和、神清,基本上達到了一心一意演練整套功法的要求,形氣神自然而然相應相合。
三、形氣神合一
三調協(xié)同合作的操作過程,就是形氣神相應相合的實踐過程,而一心一意的練功正是身心合一的良好狀態(tài),大腦由此得到了休息和整合。練功時注意力集中于功法動作的變化、要領或意境上,因胡思亂想耗散的人體內能復歸自身,心與意相通,肢體動作與心意相一致,呼吸平緩深細,內氣按一定規(guī)則運行通暢,寧靜清明的心神安住于整個功法演練中,形氣神既各司其職,又融為一體。
健身氣功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道德的升華,練習健身氣功,只是達到道德涵養(yǎng)的一種方法,僅僅注重功法的演練還不夠,必須與日常的修養(yǎng)相結合。練功的最高境界,是將一心一意的練功狀態(tài),延續(xù)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練功時,消除雜念,一心一意地練功;日常生活中體驗“吃飯時只想吃飯”身心安閑祥和的美好人生,乃至了悟一心一意工作生活,就是一種身心合一的完美體現。這是把練功與生活工作及心性修養(yǎng)融為了一體,是在練功及工作生活中消融了胡思亂想,讓心安靜下來的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