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支龍
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為中學生思想政治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必修課程,新課程改革有了新的創(chuàng)新,閃現(xiàn)出許多新亮點,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最大變化。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的過程,只有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
關鍵詞:思想政治;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048-01
思想政治課是為中學生思想政治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必修課程,新課程改革有了新的創(chuàng)新,閃現(xiàn)出許多新亮點,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最大變化。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的過程,只有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現(xiàn)代人尤其是中學生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
當前,我國部分中學生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具體表現(xiàn)為:冷漠、孤僻、行為散漫、聽不進批評意見、競爭意識差、承受壓力的能力差、心理失衡、情緒多變、急燥、好動、時而暴跳如雷,時而沉默寡言,甚至不同程度存在逆反心理,神經衰弱,學??謶?,自殺、犯罪等心理行為問題,據(jù)調查統(tǒng)計:每10名違法犯罪就有7名青少年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對此,如不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后果將是不堪設想。
二、思想政治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日趨嚴重的青少年心理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擺在學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心理健康教育又稱心育,它是以培養(yǎng)心理素質和解決心理問題為基本目標的教育。世界著名智能大師安東尼·羅賓認為:“一個人有什么樣的行為跟你無關,而是跟你當時身心所處的狀態(tài)有關。因此,一個人若想改變自己做事的能力,必須改變自己身心所處的心態(tài)?!彼枷胝握n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思想政治課程,從而豐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只有首先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去施展其他方面。思想政治課是一門以塑造和改造人的心靈為主的課程,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思想政治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知識性與教育性緊密結合的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毫無興趣。新課改倡導新理念,給思想政治課注入生機和活力,其中最大變化在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過對心理健康內容的學習,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中就有許多心理健康的內容,例如:講解“歡快的青春節(jié)拍”的內容時,可以分組討論青春期變化,播故有關青春的歌曲,召開主題班會等,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常識,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節(jié)好心理,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青春,悅納自己,欣賞自己,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真正認識自我。再如,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中“我與父母交朋友”、“同儕攜手共進”,讓學生學會與父母溝通。正確認識與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的消極作用,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yǎng)成熱情開朗性格,提高生活適應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學會在社會交往中養(yǎng)成謙讓。還有,九年級思想品德第四單元第十課“鏈擇希望的人生”中,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試的焦慮,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yè)選擇的心理準備,積極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思想政治課中的心理健康內容,更多強調了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在認識自我,交往與合作及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有進一步的提高。新的教學方式,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
四、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教育要心理學化”,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更好的實施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我認為應理論結合實際。
1、重視心理教學,滲透心理教育
中學生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學開設心理學課程,是當前中學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而思想政治課中的心理內容,尤顯重要,但也是遠遠不足的。從中學教育本身而言,也應積極開展心理測量活動,建立師生心理檔案,進行心理咨詢,幫助師生發(fā)現(xiàn)、認識、防治心理疾病,這是中學教育改革面臨的一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課題。
2、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
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而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讓學生在行動中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教育。校園環(huán)境好壞對學生的心理具有潛在影響。優(yōu)雅潔凈、舒適的的校園環(huán)一境,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張貼名人、警句、校風校測,無不時刻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思考。校園中繁花點點、綠樹成蔭,無時無刻不觸動學生的感官,學生在清新、自然、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3、開展多種心理活動,建立心理咨詢室
知識源于實踐,能力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辦“校園知心姐姐”,給學生燦爛的笑容,送去縷縷陽光,或者音樂撫慰,用優(yōu)美、輕柔的音樂調節(jié)情緒,針對個別的進行心理疏導,心理碰撞,讓學生學會欣賞自己,悅納白己,學會與人交往,和諧相處。另外,學生除了接受學校教育,心理健康還要受到其他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梢?,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也是家庭和社會的任務和職責。因此,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注重與家長達成共識,調動社會力量全面開展。
人的心理是非常復雜和敏感的,在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師生之間雙向互動,所以開展心理活動是培養(yǎng)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教育是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流動的水才會清澈美麗,尺有變化的教育才會有生命力。思想政治課緊跟課改精神,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把心育與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歡樂帶給學生,有效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健康的人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