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以下簡稱“CET”)“多題多卷”措施在經過數次實踐和調整后,已被證明是達到各項技術標準并可完成預定目標的成熟措施。這項措施的推廣使用,不僅對遏制CET考試大規(guī)模有預謀團伙舞弊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健全考試組織運行機制,推動考試安全有序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CET考試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證書實用性的不斷增強,各級教育考試機構開始充分認識到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圍繞改革考試內容、提高考試質量的研究與實踐均取得重要進展:一方面是推動考試理念、內容和評價方式符合現代英語應用實際的科學性研究與實踐,以更好地為高校英語教與學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是圍繞考試安全平穩(wěn)實施,特別是遏制考試實施過程中大規(guī)模有預謀團伙舞弊所采取的相關措施,以保證考試的順利進行。在這兩大研究方向中,遏制大規(guī)模有預謀團伙舞弊既關系到考試改革設計能否順利實現,又關系到考試能否安全有序實施,因此成為考試研究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開啟“多題多卷”模式之前,有預謀團伙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傳接答案始終是對CET考試安全威脅最大的舞弊方式。究其原因,一是CET在同一時間內只進行一個科目考試且內容完全相同,不法分子只要在考試期間與考生建立通信聯系即可達到傳遞舞弊信息的目的。團伙舞弊成本小、收益大,促使不法分子不遺余力地實施舞弊活動;二是現代通信技術與器材發(fā)展迅速,發(fā)送與接收舞弊信息的設備隱蔽性極強,考試組織管理機構依靠電子設備、技術進行反制的措施始終處于被動追蹤的狀態(tài);三是高校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防治不法分子與考生勾結起來使用通信設備舞弊的認識不統一、措施不得力。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考試管理工作只能處于被動防御狀態(tài)。盡管各級教育考試機構采用多種手段進行反制,但有預謀使用無線通信設備的團伙舞弊事件還是時常見諸報端,并引起不小的社會反響。迅速、科學地開發(fā)考試內部潛力,通過內部調整有針對性地應對考試舞弊的“多題多卷”措施,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多題多卷”是一項通過整合命題、制卷兩項內部管理要素,在一個考場內配發(fā)多套結構、題型相同但題目相異試卷,旨在遏制CET中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傳接答案進行團伙舞弊的考試管理技術。從結構上看,它可分為三部分:一是試卷通例信息,包括試卷名稱、考試時限、試卷滿分值、各小題分值及考生須知,其中考生須知包含考生作答“多題多卷”時必須特別注意的事項;二是試題信息,以裝訂成冊的方式提供給考生,與傳統的同一考場內統一卷型不同,“多題多卷”為每一考場提供多套題型相同但題目相異(或備選答案順序相異)的試卷;三是卷型輔助識別區(qū)域,此區(qū)域用于建立考生個人信息與卷型信息的聯系,包含考生信息填寫欄、卷型信息條碼和卷型識別暗碼。從內容上看,雖然每個卷型內容不盡相同,但考生解題所需要的知識點數,即讀題和解題所需要用到的知識量是嚴格限制在考試大綱規(guī)定范圍之內的,各卷型都可均衡考查考生應具備的知識點和知識量,均可完成比較考生實際水平和考試大綱規(guī)定標準之間差異的測試目的。
“多題多卷”的核心理念在于同一考場內考生試卷之間的“互異”。這種“互異”不是簡單地為考生配發(fā)不同內容的試卷,而是通過對難度的定性研究和對測試話題、考試點和詞匯量的定量研究后,確保同一題型考查內容的均衡性和試題難度的一致性。在此基礎上,對同一題型多個試題的交錯選取搭配,最終組配出數套在各項試題測量指標上平行等值的試卷。針對聽力考試必須同步實施、題目無法相異的特點,采取打亂這一部分試題備選答案的辦法,即聽力題目和備選答案雖然是一致的,但備選答案的次序互不相同。此時同一考場內雖然有多套內容不盡相同的試卷,但不同卷型所反映的測量目標都可作為評定和解釋CET分數的依據和衡量高校在校生英語水平達標度的標準。這實質上是從筆試的大題庫中為同一考場配發(fā)多套試卷,同一考場內的考生無法判斷相鄰考生試卷內容是否相同,場外企圖實施團伙舞弊的不法分子也無法知曉場內考生使用哪一套試卷,由此從根本上消除了內外勾結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傳接答案對CET安全有序實施的威脅。
“多題多卷”與傳統的統一卷型(內容與次序完全一致)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試題內容與呈現次序的不同。在傳統的統一卷型模式下,評卷是根據統一標準答案進行的,此時試卷和考生答題信息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直接關聯,考生填寫準考證號、姓名等相關信息后即可根據考試指令開始作答,其余無須限制。而在“多題多卷”模式下,試題內容、題序相異,這就需要以不同的標準答案作為評分依據。此時試卷與考生答題信息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間接關聯,需要考生在答題前以“互動”方式進行連接性操作以保證所答卷型與相應標準答案的對應,即考生須將試題冊上代表試卷類型的條形碼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試管理機構通過條形碼匹配試卷類型信息與考生身份信息,建立考生答題信息與卷型信息的對應關系,以便在評閱試卷時準確賦予考生分數。
圖1 “多題多卷”實施過程
“多題多卷”是一項針對特殊舞弊方式的反制措施,是依靠“互異”與“互動”兩大環(huán)節(jié)緊密銜接實現的(見圖1)。其中,不同試卷的等值性“互異”是依靠命題專家的集體智慧實現的,對試卷評閱、效度和信度驗證、成績發(fā)布和解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多題多卷”措施可行性、公平性和可接受性的基礎。但“互異”只是第一步,“多題多卷”整體功能還要依靠“互動”環(huán)節(jié)來實現?!盎印笔潜WC考生答題信息與標準答案準確對應的重要步驟,是依靠上千萬考生的配合實現的,直接關系到以整合內部因素抵御舞弊干擾的良苦用心能否實現?!盎ギ悺迸c“互動”的緊密銜接,使得“多題多卷”措施在不改變CET總體測試目標的前提下發(fā)揮制約大規(guī)??荚囄璞椎淖饔?,最終實現保證良好考試秩序的目標。
經過多次實踐和調整,“多題多卷”已經顯示出積極顯著的作用,其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研究人員在深入分析考試管理所處困境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命題、制卷及考務管理等各環(huán)節(jié)功能,制定了以內制外的“多題多卷”措施,為考試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它的著力點在于以紙筆考試題庫的形式實現了考場內考生試卷的互異,從優(yōu)化考試內部要素出發(fā)克服了單純依靠外部措施制約考試舞弊的被動性。從實踐效果看,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傳輸答案的舞弊活動受到最大程度的遏制,考生相互抄襲“助考”的舞弊方式也無從實現,考試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考試秩序有了質的飛躍。
防治舞弊以保證考試的安全有序實施,是各項大規(guī)??荚嚬餐鎸Φ闹匾n題。雖然“多題多卷”措施有其英語類考試的特殊性,且不同考試須應對的舞弊方式和使用的反制措施也有很大不同,但這一措施依然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首先,“多題多卷”措施與目前常用的外部管理手段、措施不同,它的側重點不在于外部監(jiān)管而在于內部要素的整合,體現的是以內制外的方略和內外平衡的整體性思想;其次,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中,試卷和試題是舞弊活動的攻擊重點,確保試卷、試題安全是考試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在“多題多卷”措施中,命題工作反向參與制約考試舞弊,這不僅是對試題和試卷的單純性再謀篇布局,更是通過提高考試管理的科學性以保障考試安全有序實施的措施??傮w來看,舞弊防治工作不應局限于考試實施期間的重點管理,而應多視角、多層次、多范式地從每項考試自身特點以及考試與人、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開展研究,在更大程度上、更廣范圍內借助于各種管理力量提高考試的規(guī)范性和有序性。
從實踐效果看,“多題多卷”已基本滿足設計的初衷,但仍需根據考試發(fā)展的實踐進行調整,以不斷提高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從技術角度看,“多題多卷”需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確?!耙蛔兌唷钡倪^程不偏離測量目標,二是確保不同卷型試題難度一致,三是確保相關輔助措施便捷高效。
CET的測試目標是對高等學校在校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客觀、準確的測量,進而為高校英語教學提供服務,實際上是以考試結果為高校英語教與學兩方面提供準確的評價信息。在這個評價的過程中,試題試卷是測量考生英語知識與技能目標的介質,因此,為考試設置合理、科學的試卷是保證這一過程順利實現的重中之重。“多題多卷”措施為遏制舞弊而改變原有統一卷型模式,絕不能簡單地從形式上,而要在實質上將考試標準轉化為多套試卷的“一變多”,保證每套試卷都能與考試目標緊密對應。這需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研究:一是試題測量性能的研究。根據試題性能選擇最能反映英語測量特征的題型,做好題量、分值直至作答時間等要素的研究;二是做好測試內容的研究,按語音、語法等語言要素和閱讀、寫作等語言行為的邏輯體系劃分考試的主干內容、分支內容和細節(jié)內容并平均分配至每一套試卷之中。通過對題型、測試內容的合理搭配選取,建構出各方面測量性能均符合測試要求的試卷結構和內容,以保證每套試卷都能實現科學測試的目標。
在“多題多卷”背景下,同一考場內卷型互不相同,如難度系數出現較大差異,不僅影響考生成績和分數解釋的公信力,進而影響該措施的可行性,更為嚴重的是會影響到考試科學、公平、公正實施的基礎,因此保持不同卷型的相同難度系數對“多題多卷”措施至關重要?!岸囝}多卷”模式下的難度系數控制除了要保證歷次考試難度系數的穩(wěn)定性外,同一考次中平行試卷的難度控制更為重要。做好平行試卷的難度控制,首先需要試題命制中命題教師對試題內容和難度的控制,再有就是運用測量技術在考后對平行試卷進行等值處理,以保證不同卷型的試題難度一致。
對CET這樣一項超大規(guī)模的考試而言,“多題多卷”的功能不可能只通過設計層面實現。從實施過程看,正確匹配卷型信息與個人信息的“互動”操作雖然與各測量要素能否正常發(fā)揮基本功能沒有直接聯系,但卻在保證試卷、答題卡、評分三者之間的順暢連接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考生是否正確執(zhí)行貼條碼的操作,對“多題多卷”能否順利實施有著重要影響。此外,從考生角度看,“互動”還涉及“多題多卷”措施的可接受性問題,過于繁雜的操作會引起考生的不解或煩躁情緒,進而影響作答,因此必須認真研究“互動”操作所帶來的影響和涉及的相關問題,避免因粘貼條碼這樣一個簡單操作導致考生不安或操作不當,進而引發(fā)不公。綜合考試與考生兩方面情況來看,一是要從能否便捷操作的角度對題冊、題卡、條碼印制信息和精準度進行分析,充分考慮完成條碼粘貼過程的所有細節(jié),制定完善的信息匹配流程;二是要將《考生須知》中關于個人信息與卷型信息匹配的操作要求簡潔明確地置于醒目位置,讓考生在執(zhí)行操作前盡快清晰地知曉操作步驟;三是注重總結經驗,在每次考試后及時總結因條碼問題引發(fā)的各種偶發(fā)、突發(fā)情況,逐步細化應對措施,力爭將“互動”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對考試的“意外”影響降至最低,使“多題多卷”措施高效實施。
“多題多卷”措施使得CET舞弊防治工作由被動性防御轉為主動性遏制,由此為考試安全有序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每種防范措施都具有局限性,各種舞弊活動也不會坐以待斃,還會以其他方式達到舞弊目的。隨著“多題多卷”模式的不斷“曝光”,考生對這種考試形式逐漸適應,舞弊團伙也會根據其特點采用新的舞弊手段。這就要求我們在有效分析威脅考試安全因素的基礎上,通過內控與外控機制的共同作用遏制舞弊活動,最終為考生提供一個公平、規(guī)范、同質的考試環(huán)境。
[1] 傲日格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監(jiān)考制度的社會學分析[M].沈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2] 于信鳳.考試理論研究[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3] 賈非.考試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4] 劉豪興.社會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廖平勝.考試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6] 曹衛(wèi)東.赫爾墨斯的口誤[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