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波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既要有好的開頭,還得有好的結尾。這樣才能使兩者之間前后照應,才能保證課堂教學過程整體的完整性。我們在一節(jié)語文課教學中,結尾所占的時間雖然不多,可是它影響著課堂教學目標的完美落實。那么,好的、常用的課堂教學結尾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采用總結概括的教學方法結尾,使語文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我們采用總結概括的方法結尾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整理歸納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強和鞏固課堂知識的記憶力。為此,我們可以提出具有概括性的問題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還可以利用板書,引導學生自己去歸納所學的知識。所說的簡明,就是把教學內容用簡潔的語言和有條理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人一目了然,很容易使學生記住它;所謂的系統(tǒng)、完整性則是保持所學的知識點的完整性,不改變知識內容的邏輯體系,不遺漏所學知識內容要點,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完整地掌握教材內容。
二、采用回應的教學方法結尾,使語文課堂教學更扣主旨
我們采用回應的方法結尾,能讓學生抓住這節(jié)課所學知識主旨要點。這里所說的回應,就是指我們課堂教學的結尾與起始之間相呼應,進而使整個教學過程盡善盡美,更加完整、圓滿。結尾回應的內容,它包括開頭很多,比如,設置的懸念、問題、困難、假設等。這種回應教學方法使結尾方法邏輯性強,能使學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喜悅感,能激起學生進一步要學習好的勁頭。
三、采用延伸拓展的教學方法結尾,使語文課堂教學更有前瞻性
為了搞好自己語文課的教育教學,我們可以在課堂結尾時做到:巧妙結尾,采用延伸拓展的教學方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識基礎,在教學結束時,因勢利導,將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把書本知識拓展到社會實踐,進而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用這種方法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心智,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產(chǎn)生巨大原動力。
總之,在課堂教學結尾中,我們還可以有意不把問題講透,留著思考余地,引導學生去咀嚼、思考,從而悟出其中的道理。這樣做既能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又能不使學生感到費解。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好一個“度”的問題,所以說,這種結尾的“度”取決于教學內容的性質,難易以及學生的理解水平,能讓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思考悟出道理或找到答案即為適度。然而巧妙結尾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它能使我們的語文課教學更加精彩!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