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原野中,回蕩著歌聲——似乎腳步匆匆,似乎從遠方傳來,聽不真切,卻帶著陽光的溫度。那是我與書相伴的日日夜夜,有舊時光的溫柔、新日子的激揚,我的青春不遺余力地綻放,不顧一切地明媚。
——孫瑋玉
■新生代感言
想看,暄風(fēng)遲日,葡萄水綠,船棹輕搖。
想聽,草煙低徊,云靄高轉(zhuǎn),子規(guī)語慢。
想追,白璧青錢也無處可買的春天,泠泠水聲中,一點香隨馬。
想尋,淺醉微醒時,新涼的夜里,水暗山明中,熠熠的雙星。
鉛字在泛黃的書頁上規(guī)整地排成豎排,仿佛面對著我安詳?shù)匚⑿?,悄悄講述舊日的時光……
在溫暖的燈光下,翻開書頁,如同把目光投向無限幽遠的歲月,那里有江南的粉墻黛瓦,也有漠北的白水黑山;有明眸皓齒、顧盼生輝的柔媚,也有金戈鐵馬、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我看到筆者在紙上留下的一行行墨跡,那些歡喜或憂傷、脆弱或堅強的句子里,跳動著一顆熱血澎湃的心。
文字的原野中,回蕩著歌聲——似乎腳步匆匆,似乎從遠方傳來,聽不真切,卻帶著陽光的溫度,那是我與書相伴的日日夜夜,有舊時光的溫柔、新日子的激揚,我的青春不遺余力地綻放,不顧一切地明媚。
我喜歡看文字在自己的筆下流淌,任時間走近又走遠,只專注于筆尖的方寸問,沉浸在格子紙的天地里。記錄早春在塵世的蕪雜中舒展端莊圣潔的玉蘭;書寫盛夏的涼亭上枝繁葉茂、紫花爛漫的藤蘿花;眷戀初秋山楂樹枝頭紅寶石般明亮的簇簇果實,惦念數(shù)九寒冬的傍晚,薄雪映襯下的純白世界……
■新生代簡歷
《如果有了你》刊登于2014年第10期《作文通訊》上;
《我眼中的海河》《荊棘路上》刊登于天津南開中學(xué)??缎戮礃I(yè)》上;
獲天津南開中學(xué)2014年“詩詞知識大獎賽”初二年級組一等獎。
美麗的海河
天津南開中學(xué)九年級 孫瑋玉
指導(dǎo)教師 劉敬華
美麗的海河,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小時候,姥姥每天都帶我去海河邊玩。那時的我很瘦弱,不愛吃飯。每次我耍性子不吃飯時,姥姥就把我抱到河邊,看著海河上壯觀的大橋、兩岸川流不息的車流,在我分神的時候喂一口飯,哪怕刮風(fēng)下雪,屢試不爽。所以,海河是我小時候常去的地方。
小時候的我通常是早晨去海河。
清晨,海河上升起一層薄薄的霧。起初,它們漫無方向地飄著。這時,金色的朝陽擔(dān)起“組織者”的職責(zé)。陽光像心靈手巧的紡織姑娘,嫻熟地用針線在薄霧問穿梭——不消一刻鐘,薄霧就被織成了一件閃耀著柔和的金黃色光芒的紗衣。每滴水珠都咯咯地笑著,唱著古老的歌謠,溫和耀眼。海河輕輕地穿過薄霧,顯得格外美麗。
聽到海河的歌聲了吧?漸漸地,岸邊的人多了起來——晨練的、散步的、釣魚的……站在高處向下看,這些人的身影就像一粒粒豆子,緩慢地滾來滾去。走近看,釣魚的或手執(zhí)一根釣竿,或肩扛一溜蝦籠,找個方便的位置隨意坐下來,甩下釣鉤或布置蝦籠,瞇縫著眼睛,乘著微涼的晨風(fēng),坐等魚蝦上鉤。他們不在意收獲如何,只愿日子多一點樂趣?;蛘哒f,他們釣的不是魚,是快樂。
如今的海河更美了。在夜幕的襯托下,海河散發(fā)著迷人的風(fēng)采。
華燈初上,夜幕成了燈光的舞臺。海河上的北安橋、金湯橋、解放橋、進步橋光彩照人,無數(shù)明暗相問的光束把海河打扮得分外妖嬈,河面兩岸燈光璀璨,與天上的星斗相映成趣。紅瓦白墻的別墅,巍峨高聳的大廈,映襯得海河里微波的光影仿佛月亮上揚的嘴角,清新雋永。海河上不時駛來一兩艘游船,仿佛河水里的幾尾魚兒,靈巧地穿梭;又像掛著燈籠的畫舫,在高樓大廈的俯視下來去匆匆。
河面上升騰著的,不僅是薄霧,更是希望;海河上蕩漾著的,不僅是波與影,更是輝煌。
教師點評
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人對她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愫。但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通常是身邊最熟悉的東西。善于寫作的人則不然,他們總能從身邊最熟悉的東西里找到靈感,正所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這篇文章就是這樣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文章開篇獨句成段,簡潔中透露出作者對海河的感情;緊接著用兒時的回憶引出自己與海河的情緣;然后截取過去與現(xiàn)在、清晨與傍晚兩幅畫面用心描繪,將海河的美麗和盤托出;最后又是獨句作結(jié),與作文開頭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求得變化,達到了描寫景物雖戛然而止,情意卻回味無窮的效果。
(劉敬華)
英雄
天津南開中學(xué)九年級 孫瑋玉
指導(dǎo)教師 劉敬華
一次乘公交車的經(jīng)歷,讓我記住了一位司機師傅,一位足以稱為英雄的伯伯。
寒假里的一天,我上完補習(xí)班的課,乘車回家。
公交車不疾不徐地向前行駛,馬路上很清靜,行人稀少,落光葉子的行道樹平穩(wěn)地向身后退去。太陽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我快要睡著了。
恍惚中,我感覺汽車前門位置突然躥出一股灰黑色的濃煙,同時發(fā)出刺耳的“滋滋”聲。出事了嗎?我迷迷糊糊地冒出這個念頭。
突然,“快下車!”有人聲若洪鐘般地大喊起來,車身猛然停住,車門“啪”地打開。這幾個動作如電光火石,瞬間完成,干脆利落。
我下意識地跑下車,心在狂跳?!岸鄳夷模囎硬铧c兒起火?!闭驹诼愤叺某丝透`竊私語,卻沒人抱怨,因為那位司機師傅還在車上!那位在事故發(fā)生時第一反應(yīng)是讓乘客逃生而不是自己保命的司機師傅還在冒著黑煙的車上!
過了一會兒,車的前門打開了,司機師傅從濃烈的黑煙里走了下來——這個場景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司機伯伯中年發(fā)福的身形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拿起搭在脖子上灰乎乎的舊毛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和被煙熏出來的眼淚,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呵呵,車沒事了。”這句平靜樸素的解釋令我動容:原來他剛剛在檢查幾乎自燃的汽車??!難道這樣堅守崗位、舍身忘我的人不足以稱為“英雄”嗎?
此時后邊又來了一輛公交車,司機師傅讓我們改乘后面這輛車。他看著乘客們一個個都上了車,才放了心,他還要留下來等待站里的師傅修車。
我們的車開動了,回望車后司機伯伯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作家鐵凝的一段話,那是俄羅斯話劇中男主人公的一段臺詞。主人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英雄,然而他一上臺就對臺下的觀眾說:“我親愛的觀眾,你們到劇場里是來看英雄的嗎?那么你們就互相看看吧……”
教師點評
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危難之時,無數(shù)普通人身上都會閃現(xiàn)著英雄的光影。
文章記述了生活中一次有驚無險的經(jīng)歷。遇到這樣的事,人們總是把親歷的事情講給周圍的人聽,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淡忘。而本文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作者作為親歷者在驚心動魄之余,仍不忘用心觀察整個事件的關(guān)鍵人物——一位普通的公交司機的一系列反應(yīng),并最終將這些觀察所得記錄下來,運用生花之筆加以細膩刻畫。尤其是文章結(jié)尾,由這位司機聯(lián)想到作家鐵凝的話,又用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作結(jié),不僅簡潔地收束全文,而且照應(yīng)了題目,更升華了主題。
(劉敬華)
不背時間的債
天津南開中學(xué)九年級 孫瑋玉
指導(dǎo)教師 劉敬華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蔽疫祮栃撵`,時間是什么?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更像一列風(fēng)馳電掣的火車,我們把自己的辛勤勞動裝上車,火車滿載著向前。我們心里踏踏實實,充滿期待。不久,駛來了一列特殊的火車,里面裝滿金燦燦的禮物——這是時間老人給我們的收獲,我們心花怒放。但是,如果我們懶惰,停下了勞動的雙手,時間列車就會拖著一節(jié)節(jié)空空的車廂遠去。這樣,我們就背上了時間的債。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那些在春天里抱著春華秋實的夢卻不勞動的人,到了秋天,只能與凄風(fēng)冷雨相伴。他背了太多時間的債,償還不清了。如果青春的時光在懶散中消磨,那么回憶的將是一場凄涼的悲劇。
珍惜時間、辛苦勞作的人,時間老人會給他豐厚的報酬。我想起王亞南睡三腳床的故事。王亞南讀中學(xué)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睡一覺,迷迷糊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多年后,他成為我國著名的經(jīng)濟學(xué)家。
也許有人會很苦惱地說:“我已經(jīng)很辛苦了,甚至習(xí)慣了一周工作六天半的生活?!钡?,他所謂的“六天半”中,真正創(chuàng)造了價值的日子又有多少呢?不情不愿地工作,讓抱怨和牢騷在黑暗的角落里滋長,惰性驅(qū)使他毫無意義地生活著,“無可奈何”地浪費時間。這樣的人注定不可能做命運的主人,他只是一個背著山一樣的時間債的可憐蟲!
清晨,凜冽的寒風(fēng)呼嘯而過,黑夜中橙色的街燈像天河中閃亮的星星,望著燦爛的街燈,我感到信心百倍——我將開始奮進的一天;每當(dāng)面對金色的夕陽的時候,我們問心無愧,因為我們沒有虛度這一天,沒有背上時間的債,哪怕黑夜即將降臨,我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答案!
偉人的聲音猶在耳畔:“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人生是一列單程火車,每個瞬間都彌足珍貴。我們不但不能背時間的債,還要走在時間的前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每一秒發(fā)揮價值,把命運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無論是引用名人名言,還是列舉名人事例,或是用珍惜時間的人與浪費時間的人做對比,都有力地證明了“不背時間的債”,“讓每一秒發(fā)揮價值”的重要性。
議論性散文對初中生而言駕馭起來是有難度的,從本文來看,小作者對此已是駕輕就熟,這與她平時愛讀書、重積累不無關(guān)系。
(劉敬華)
大道·小路
南開中學(xué)九年級 孫瑋玉
指導(dǎo)教師 劉敬華
去學(xué)校的路上,我要經(jīng)過一個岔路口。兩條路如一把剪刀的兩條腿,筆直地伸向遠方。只是一條是小路,一條是大道。它們隔著一片綠茵茵的草地,遙遙相望。
每天放學(xué),我走小路回家。現(xiàn)在是初冬,放學(xué)回家時,路燈已經(jīng)亮了。傍晚時分,在藍紫色的天幕下,那條灑滿橙色燈光、仿佛流著橘子汁的小路顯得格外溫暖。
小路上的路燈矮矮地垂下來,仿佛是一串串金燦燦的谷穗,觸手可及。它們和美地笑著,笑彎了腰。
小路兩旁生長著一棵棵白蠟樹,粗壯高大。它們身披歷史的塵埃,在燈光的照耀下,不但不冷峻,反倒顯露著和藹的神色,更像慈祥的老奶奶。白蠟樹的葉子已經(jīng)變成橙黃色了,風(fēng)一吹,一片片飄落下來,像是天空寄給小路的一封封書信,帶著初冬的寒意。路燈灑下和煦的光影,鋪在滿地落葉上,如同一張暖和的冒著水汽的大地毯。
走在這條小路上,即使冬天的寒風(fēng)揮舞著吹毛斷發(fā)的利刃,我也不覺得冷,反而感受到一種格外醇厚溫馨的暖意。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我總會想起一些好玩的事情,大聲地說出來,只覺得路邊的大樹仿佛在很認真地聽,把它們寫進小路的童話里。
每天上學(xué),我走大道。大道是新拓寬的,很長,很寬闊。它的一邊是碧綠的草地,另一邊是旌旗招展的建筑工地,一幢幢初具規(guī)模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冷峻高傲地矗立著。
清晨六點鐘,我就已經(jīng)踏上大道了。遼遠的天空,只有寒星閃爍。大道上還沒有來得及安裝路燈,熹微的晨光中,高樓大廈上的幾點微弱的燈光、電焊時發(fā)出明亮的白色弧光、和著鏗鏘有力的金屬撞擊的聲音,使我感到親切,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同在一片藍紫色的天幕下,數(shù)米之外的小路依舊沉浸在溫暖的橘子汁里,那一串串籠罩在柔和的黃色光暈中的圓球燈,就像惺忪的睡眼。
忽然,大道這邊的高樓上的玻璃幕墻映出了天邊的一線光,它是那么纖細卻耀眼,似一把利劍刺破了茫茫黑暗——那是曙光!
我的心被照亮了,一切艱辛都算不得什么了。
大道上沒有燈光,只能看見東方熹微。這里不夠優(yōu)越,所以需要我去奮斗;這里充滿坎坷,所以才使我斗志昂揚!
清晨、傍晚……藍紫色的天幕下,我的日子在兩條路上不緊不慢地流逝著。漸漸地,我仿佛在流逝的光陰中讀懂了什么:只有艱辛過,才能安然擁抱溫暖;只有奮斗過,才能摘到豐收的谷穗;只有不懈地拼搏,才能擁有成功的未來!
我的年輕的伙伴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教師點評
看了本文題目,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那首詩——《未選擇的路》。詩人借寫自然之路來表達自己對于人生之路的思考,字里行間帶有宿命的意味。而本文中的“大道”“小路”是作者每天早晚必然經(jīng)過的,雖不存在選擇的問題,小作者卻讓這兩條路都體現(xiàn)出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只有艱辛過,才能安然擁抱溫暖;只有奮斗過,才能摘到豐收的谷穗;只有不懈地拼搏,才能擁有成功的未來”。請帶上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走好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吧。
(劉敬華)
■我看孫瑋玉
初見孫瑋玉,我便被她柔和的聲音和獨特的氣質(zhì)吸引,她眼中流露的對文學(xué)的向往令我動容。她會在大家嬉鬧時拿出一本書,待在角落里靜靜品讀;在同學(xué)們對文章還一知半解時,她可以有條不紊地闡述自己的獨特見解。我們佩服她的文字感受力,羨慕她能妙筆生花,卻幾乎忽略了她“讀書破萬卷”的思考與積累。她閱讀范圍極廣,獨愛詩詞,也因此被同學(xué)們一致推選參加詩詞大賽,并不負眾望取得了第一名。
——同學(xué)王馨卓
孫瑋玉平時很淑女,有很深的文學(xué)造詣,寫出的文章和本人一樣清新脫俗,她的文章經(jīng)常被當(dāng)作范文在班里朗讀,優(yōu)美清新的文筆,讓人耳目一新。大玉玉就是這樣一位冰清玉潔的女孩。大玉玉,加油!
——同學(xué)王紫羽
孫瑋玉是個懂事的孩子,外表秀氣柔弱,內(nèi)心堅強,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她艱苦樸素,堅忍不拔,有時我見了都心疼。
第一次覺得孩子的語言有點兒靈氣,是在她三歲多的時候。一個初秋的傍晚,我?guī)鰜硗妗B愤吇ㄆ岳锸㈤_著潔白的月季花,碧綠的枝條矮矮的,幾乎匍匐在泥土里,花朵又圓又小,散落著,像星星的眼睛。我們覺得新奇,用手去摸,帶著水珠的嬌嫩的花瓣居然是硬硬的,像堅果的殼兒!我對她說:“這些花朵真有趣,你試著說一說吧?!彼戳艘粫?,娓娓道來。我當(dāng)時感覺眼前一亮,又驚又喜,小家伙的描述細致、新鮮,那時她沒讀過什么書,完全是自己的語言!
小學(xué)六年級時,孫瑋玉對唐詩宋詞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她把自己喜愛的詩詞都抄在一個厚實的本子上,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讀。
一天晚上,她拿著剛抄寫好的白居易的《長恨歌》,對我說:“媽媽,從今天開始,我每天睡覺前背十句,用不了多久就能全背下來了。”我驚喜地問:“你還有這‘雄心壯志?快要小升初了,學(xué)習(xí)緊張,多睡點覺吧。”“不,媽媽,我要背?!堕L恨歌》多美呀,我太喜歡它了?!彼f做就做,每天晚上背誦十句詩詞,毫不費力,后來又增加到二十句,很快就把整首《長恨歌》都背誦下來了。
這時我才知道她有多么喜歡古典詩詞,同時也感嘆:小孩子喜歡的知識她會主動學(xué)習(xí),而且掌握得很快?。?/p>
孫瑋玉進入了向往已久的天津南開中學(xué)。學(xué)習(xí)更加緊張,沒有時間親近她心愛的詩詞了。于是,在上學(xué)途中,在月光和街燈輝映的寒冷清晨,或是暑假里炎熱的夜晚,都灑下了一串串孩子和我背誦詩詞的歡快的聲音……
——孫瑋玉的媽媽
孫瑋玉是一個懂得文學(xué),并善于用文字表達思想的女孩子。她的時間用在哪里是看得出來的,除了天賦,她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只有這樣的女孩,才能寫出如此恬淡溫柔并具有哲思的文章。
——孫瑋玉的班主任楊曉慶
認識孫瑋玉是從讀她的周記開始的。在很多學(xué)生都在為“編”周記而發(fā)愁時,她的周記篇篇都帶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于是我找到她,希望她把周記里的文章加以整理。她欣然接受了。以上幾篇習(xí)作都出自孫瑋玉整理的周記,有偏記敘的,有偏議論的,也有偏抒情的。僅從這幾篇習(xí)作就可以窺見她平時讀書涉獵之廣、觀察事物之細、駕馭文字能力之強。希望孫瑋玉在自己的文學(xué)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
——語文教師劉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