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玲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許多孩子“閑”不住,特別是中段孩子,不是玩東西就是小聲說話,一個小手指、一張碎紙片、一塊橡皮擦……在孩子們的手里就會變成好玩的東西。孩子們控制不住自己,怎樣消除孩子玩的念頭,激起孩子學語文的興趣,圍繞語文閱讀而“動”起來。
一、創(chuàng)設(shè)生動的情境,讓孩子有興趣學語文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語文學習實踐中,我創(chuàng)設(shè)了許多生動的情景,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愛語文,樂學語文。每節(jié)課我都精心設(shè)計導語,把孩子的心思引到學習中。如:解題式 、懸念式、 設(shè)問式 、謎語式 、歌謠式等。孩子們最喜歡謎語式和歌謠式的導入方式。如在上《美麗的小興安嶺》,孩子們在聽《我的家在東北》的歌謠中,邊聽歌邊欣賞小興安嶺的四季變換,很輕松地學了課文,還學會了按季節(jié)順序進行習作。在學習中,我穿插做小游戲、小表演等形式,把孩子的心思引到學習中,如理解“迎候”,我請兩個孩子上臺表演,一目了然,很快明白了其中意思。如《找駱駝》,我請孩子分角色表演讀,孩子把商人由驚喜到生氣的情感變化讀出來了,把老人不緊不慢的語言和神態(tài)也表演出來了,贏得其他孩子的掌聲……孩子們在生動的情境中快樂地學語文,再也不玩小手指了……
二、放飛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在“四動”中學語文
新《課標》強調(diào):“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是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探究、感悟,多給學生留有思考、個性發(fā)揮的余地,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多讀多思多聽多說,讓孩子真正成為探索創(chuàng)造者,做到“四動”。首先要“動口”讀讀。要求孩子必須把課文讀熟,在讀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演讀、接讀、小組讀、男女分組讀等。特別是開小差的孩子,最怕接讀。我經(jīng)常讓孩子一個人讀,讀著讀著又請正在玩的孩子起來接讀,孩子接不上來覺得沒面子,我就用微笑和鼓勵的目光面對孩子,孩子再也不玩了,專心學習了。從此要“動腦”想想。 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孩子在讀通課文的時候,出示學習目標讓孩子在讀一讀,想一想,把腦袋充分利用起來,完成學習目標。然后要“動嘴”說說。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還有什么不同的。一一說出,讓孩子互相幫助,老師適時點撥。如上了《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后,孩子們說說你最喜歡小興安嶺的什么季節(jié),孩子們有的說喜歡春天,有的說喜歡冬天……孩子們暢所欲言,用上了優(yōu)美的詞語和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說得真好。要讓孩子敢說、說通順、說具體。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善于把握學生的疑難點,及時捕捉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給課堂注入生機。最后“動手”寫寫。寫生字、寫詞語、寫句子、寫話。書寫要工整,每周展示書寫優(yōu)秀的作品;學會摘抄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有時仿寫;進行習作。如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后,讓孩子們把說的話有序地寫下來。還可續(xù)寫、擴寫等。孩子們在“四動”中學語文,也就忘記了其他的事,心思全在學習中,上課再也不玩東西了。
三、樹立孩子的信心,讓孩子在體驗成功中學語文
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愉悅,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那如何讓他們獲得成功呢?首先對學生的人格要尊重,學生得到這種尊重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地去學習。另外要多表揚多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樹立自信心。真正要讓課堂活起來,就必須是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而不是幾個好生在那“唱主角”,可往往每個班都有些困難的學生存在,他們或許是因為理解能力真的不如他人,或許是天生內(nèi)向不愛表現(xiàn),或許覺得反正我成績差,老師不會關(guān)注我,我自己玩……,面對這樣的孩子,老師的態(tài)度起關(guān)鍵性的作用。如果我們冷淡、不適當?shù)嘏u他們,都會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大大削弱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對語文課也就不感興趣了。我們要想辦法讓這部分學困生也能在課堂上獲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我嘗試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分層教學,經(jīng)常讓一些學困孩子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練習,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他們的回答我還經(jīng)常做出一些鼓勵性和激勵性的評價。 “孩子,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好?!薄斑@個問題你說得真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 “回答錯了沒關(guān)系,要對自己有信心,再想想吧”……讓孩子相信自己能行,又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去。由此喜歡學語文,喜歡上語文課。
總之,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要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學語文,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孩子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孩子在課堂上有目的地 “動”起來,“動”得有滋有味,“動”得有聲有色。
【作者單位:巫溪縣城廂小學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