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布厄迪場域理論的麥家小說《解密》
      ——英文譯介探析

      2015-07-13 01:28:36岑群霞浙江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杭州310018
      名作欣賞 2015年9期
      關鍵詞:麥家解密場域

      ⊙岑群霞[浙江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 杭州 310018]

      語言之思

      基于布厄迪場域理論的麥家小說《解密》
      ——英文譯介探析

      ⊙岑群霞[浙江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 杭州 310018]

      本文基于翻譯社會學角度——布厄迪場域理論及其重要概念場域、慣習和資本探討麥家小說《解密》的英文譯介過程,包括文本選擇、譯本產(chǎn)生、譯本傳播和接受。

      《解密》 英文譯介 場域理論 場域 慣習 資本 譯者慣習

      一、麥家《解密》英譯本Decoded出版簡介

      麥家小說《解密》是其成名作,講述中國密碼破譯天才容金珍為了國家幽閉密室工作,付出了個人所有。哈佛大學華人學者王德威評論:麥家的小說藝術風格“混合了革命歷史傳奇和間諜小說,又有西方間諜小說和心理驚悚文學的影響”。2014年3月,麥家小說《解密》英譯本Decoded在英美等35個英語國家同步上市。其中英國企鵝出版社版本被收入“企鵝經(jīng)典”文庫,成為繼曹雪芹(《紅樓夢》)、魯迅(《阿Q正傳》)、錢鍾書(《圍城》)和張愛玲(《色·戒》)后入選該文庫的首位中國當代作家。在美國,《解密》由出版發(fā)行過22名諾獎得主的FSG出版公司出版。Decoded版稅達到15%,遠超中國作家海外出版7%左右的版稅;出版伊始,銷量就在英國和美國亞馬遜圖書總榜上打破中國作家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都~約時報》(2014-2-21)激賞麥家作品的“隱秘氣質”,并結合美國“斯諾登”事件強調(diào)作品現(xiàn)實意義,引用麥家言論“文學的意義永遠高于政治”,認為文學性與商業(yè)潛質的結合打破西方對中國類型文學的認識局限,成為麥家受海外歡迎的至要原因。《華爾街日報》(2014-2-14)則評價“可讀性和文學色彩兼容包并,從一種類似寓言的虛構故事延伸到對真實諜報世界的猜測中……有一種特別微妙的奇異氣質”。這兩家報紙對中國主流價值觀一向以觀點犀利和針鋒相對而著稱,此時卻交口稱贊麥家及其作品的文學性和現(xiàn)實性。究其原因,F(xiàn)SG總編輯表示:“《解密》如‘novel’(小說,亦有新穎之意)這詞所代表的那樣——它帶來了新鮮的體驗?!弊骷曳椒絼t認為,海外出版商更在乎市場價值。麥家(2014)本人笑言“斯諾登事件”成為了作品走出去的契機:“因為斯諾登,我的書可能被更多的讀者關注。”(以下麥家言論均出自報刊訪談錄)本文則認為,麥家《解密》英譯本的風行,得力于譯者原文本選擇和譯本生產(chǎn)、傳播、接受過程中各社會因素的交互作用,適用翻譯社會學視角。而當前翻譯研究?;谡Z言學和文化視角,從翻譯社會學角度分析整個譯介過程的個案研究尚為缺乏。因此,本文將基于布厄迪的場域理論(Field Theory)分析Decoded譯介過程——譯即翻譯,介包括文本選擇、產(chǎn)生以及交流、影響、接受、傳播問題(謝天振,1999),以期為中國當代小說走出去提供些須思路和借鑒。

      二、布厄迪場域理論及重要概念簡介

      布迪厄以文學場域為例來解釋場域理論:(文學)場域既是一個力場,又是一個意圖轉變或保持已有力量關系的競技場:每一個參與者(包括作家、文學研究者、評論家、文學譯者等)利用之前爭斗中所獲力量(即資本)制定策略,這些策略的總方向取決于該參與者在權力爭斗中的地位,即他所擁有的特定資本(主要是文化資本)(Bourdieu, 1987:143)。

      場域理論的重要概念是場域(field)、慣習(habitus)和資本(capital)。場域是具有自身獨特運作法則的社會空間(Bourdieu,1993:162)。據(jù)布迪厄,場域特點可概括為:場域有自己獨特的規(guī)則;場域相對獨立;權力場域處支配地位(王悅晨,2011)。權力場域指的是在社會中具有分配資本和決定社會結構的能力的結構空間,比如國家就是一種權力場域(Bourdieu,1993:37-40),它是各種場域的整體,是斗爭的場所。各種場域既相互聯(lián)系,又因為內(nèi)部分裂和外部對立而彼此隔離(Bourdieu,1992:111-112),因此處于不同地位。如文學場域的規(guī)則主要基于文化資本,而權力場域的規(guī)則主要源于經(jīng)濟資本和社會資本,所以文學場域在權力場域之中屬于被支配地位(Bourdieu,1993:37-40)。場域概念亦可應用于翻譯,因為翻譯場域同樣也是“斗爭的場域”(王悅晨,2011)。翻譯場域在文學場域中處于被支配地位。

      慣習指人在成長、家庭教育、學校學習、工作、社交等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學習、內(nèi)化以及強化所認識的社會規(guī)律,產(chǎn)生的一套思維方式和行為傾向。個體在場域中通過與其他個體的互動形成慣習,又通過慣習對場域施加影響。換言之,他們將社會慣例內(nèi)化于自身思維和行為之中,后者又直接間接地影響所處環(huán)境。這種不斷與環(huán)境互動的思維和行為特點,就是布迪厄所謂“慣習”。

      布迪厄借鑒了經(jīng)濟學的“資本”概念,認為資本指人們在各種社會空間中的地位由他們在特定場域擁有的資格所決定。資格卓越者在該場域占統(tǒng)治地位并維護規(guī)則,反之則被統(tǒng)治。不同場域要求的資格即資本不同。資本可以歸納為經(jīng)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三種基本形式(Bourdieu,1997:47),以及符號資本。經(jīng)濟資本接近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本義,指可以直接獲得商品或服務的金錢、股票等等。文化資本指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受教育、從事職業(yè)等獲得的文化資源,比如教育文憑、職業(yè)地位、著作、譯作。社會資本指個體在社會中的各種人際關系(俗稱“人脈”)和社會義務(Bourdieu, 1997);符號資本又稱象征資本,是指“被象征性理解的資本”,尤指個體在社會空間中享有的信譽(Bourdieu, 1990)。資本運作有賴特定場域,而轉化是資本在場域中起作用的先決條件。經(jīng)濟資本可以轉化成文化資本,如教育投資;文化資本也可以轉化成經(jīng)濟資本,如高學歷者常擁有好工作;文化資本也可以轉化為社會資本,比如高學歷者進入某商業(yè)或學術圈建立人際關系。但其他形式的資本都源于經(jīng)濟資本(Bourdieu,1997)。參與者們在各場域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慣習,使他們確認在某個場域需要哪些資本,才能使自己生存其中并獲利,于是,他們花費時間和金錢,去尋求自認有價值的資本形式,獲取該場域認可的利益。(Bourdieu,1997:53)

      連貫上述概念,布迪厄提出了該分析模式的簡要公式:[(慣習)(資本)]+場域=實踐。將此公式映射到翻譯中,則成為[譯者(慣習)譯者(資本)]+翻譯場域=翻譯實踐,即:譯者帶著慣習(由一系列譯者定勢組成)和各種資本,在權力場中爭斗,從而形成翻譯場域(邵璐,2011:124—125)。進入翻譯場域時,譯者若只帶著自身的慣習,是不能進行斗爭的,此時就需利用各種形式的資本,以爭奪更多的各種資本。資本中與翻譯聯(lián)系最緊密的是象征資本。譯者先是得益于發(fā)表于源社會的原作所擁有的象征資本,然后作為行為者干預原作,將原作投入到目標文學場域的邏輯系統(tǒng)和認可機制中,從而授予原作者及其作品一些資本(邵璐,2011)。

      三、基于場域理論的《解密》英文譯介過程探析

      翻譯場域參與者包括原作者、文學譯者、翻譯研究者、翻譯評論家等。在《解密》英譯進程中,譯者依仗原作者的象征資本,攜自身的文學資本從文學領域進入翻譯領域,憑借翻譯慣習進行翻譯選材,運用特定翻譯策略來翻譯文本。之后依靠人際關系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本、從權威出版社獲得經(jīng)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獲取出版許可;進而通過名牌出版社的宣傳攻勢和國際政治事件的偶然發(fā)生獲得更廣泛的認同,取得市場銷售的成功。在此過程中,除了作者、譯者等場域參與者,筆者認為出版社和媒體各方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下文將基于[譯者(慣習)譯者(資本)]+翻譯場域=翻譯實踐的公式,并擴展至[(慣習)(資本)]+場域=實踐,以譯者為主要線索,嘗試從文本選擇、譯本產(chǎn)生、譯本傳播和接受的全過程來敘述各參與者利用資本進行場域斗爭的過程,從而詳細說明《解密》英文譯介過程。

      首先看譯者可倚重的原作者麥家在文學場域擁有的文學資本和象征資本。政治運動對家庭和個人的沖擊養(yǎng)成了少年麥家幽閉自思的性格,這種心態(tài)使他與小說主人公心意相通。從學習和職業(yè)經(jīng)歷來說,他高考數(shù)學和物理接近滿分,被特招入軍校,在工科院校獲得相關專業(yè)知識;之后進入軍工企業(yè),擁有多年國家情報部門從業(yè)經(jīng)驗,雖然中途退出,但足以積累小說素材,而且親歷經(jīng)驗可信度較高?!督饷堋穼懽鳉v時十一年,徹底推翻重寫三次,可見用心之深。其智力諜戰(zhàn)小說作品以《暗算》為代表,曾獲茅盾文學獎,雖因有異于一般純文學作品而被爭議應否獲獎,其兼具文學性與娛樂性、故事性強的特點在當代作家中可謂獨樹一幟。如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強調(diào):“麥家以魔術的方式和蓬勃的想象力,表現(xiàn)那些具有特殊稟賦的認定命運遭際,探究封閉空間里意志的能量和光彩。他的智力、趣味,他痛楚而簡潔的文字,使他的小說散發(fā)出既驚險又脫俗的迷人氣息,成為中國當代文壇一個獨特的存在。”美國書評人Meal C.Reynolds也堅持這是一部挑戰(zhàn)讀者閱讀智力體驗以及實現(xiàn)文學價值的作品。《紐約客》主筆Jiayang Fan則認為麥家小說專注于故事。基于他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聽風者》(改編自《暗算》),以及電視劇《風語》《風聲》《刀尖上行走》等熱播更增加了他的文學和象征資本。

      從譯者擁有的文學資本來說,第一譯者米歐敏(Olivia Milburn)是英國人,出身語言學研究世家,主攻漢語是想挑戰(zhàn)父親所稱漢語的難度,后獲牛津大學古漢語博士學位,嫻熟中文。在文化資本方面,她作為學者出版過多部有關古代中國的學術著作,重點研究吳、越國歷史和文化。工作經(jīng)歷包括在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用英語教授中文。譯者在文學場域中可謂聲譽甚高,資本甚厚。至于翻譯方面的資本,文化、翻譯界一致認同的翻譯模式是漢學家譯者模式或漢學家與中國學者相結合的翻譯模式。漢學家譯者模式的選擇標準大致可以葛浩文為參照藍本,即為中國經(jīng)歷、中文天賦、中學底蘊以及中國情誼(劉云虹、許鈞,2014:8)。米歐敏頗為符合上述標準。她出身語言世家,研習古漢語,曾訪學臺灣,任教韓國,出版過中國歷史文化專著,對中國情誼深重,可說擁有上乘文學和翻譯資本。此外,有的譯者的資本來源于其對某一領域的專業(yè)知識(Gouanvic,2005:161-62),家人從事破譯工作的經(jīng)歷,耳聞目染也成為她的資本構成。她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性格也與小說主人公有共鳴。

      譯者慣習不僅影響其翻譯策略、措辭等微觀方面,還在宏觀方面影響其對文本的選擇(王悅晨,2011)。因此在研究個體的時候,應著重對其社會化的歷史過程的考察。這個過程,不僅要考慮譯者的翻譯慣習,還要考慮其在教育、生活和工作等各種不同場域中培養(yǎng)起來的慣習。2010年參觀上海世博會返程時,米歐敏在機場買了麥家代表作《解密》和《暗算》。起因是她爺爺二戰(zhàn)時期曾在英國布雷奇利莊園——頭號破譯家阿蘭·圖靈工作過的地方供職,也是個破譯家。其實她對中國當代文學所知甚少,最初是作為普通讀者被故事吸引,連看三遍后開始翻譯,當時本意只是想和爺爺“奇文共欣賞”,因此最先翻譯的是《暗算》第三章破譯家陳二湖的故事??梢娝哂衅渌g者不可企及的資格:熟悉本書題材,熱愛其內(nèi)容文字。如此這般,譯者憑借從文學場域積累的文化資本,攜譯者慣習進入翻譯場域,以期獲得各種資本,加強場域內(nèi)地位。譯者慣習包括翻譯選材、翻譯觀和翻譯策略(邢杰,2007)。她的翻譯選材固然有上述偶然因素,但其后又隱藏著必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背景決定譯者不會偏重兒女情長的文學題材,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也不甚感興趣(對文學翻譯甚至有點瞧不起),而著意古代慷慨激昂的敘事方式。麥家諜戰(zhàn)題材的文體介乎小說與學術科技之間,小說主人公又恰有犧牲小我成就一番偉業(yè)的古風,應較合乎她的口味。自然,選擇這部作品更直接的原因是家族淵源,破譯家爺爺?shù)穆殬I(yè)背景(隸屬于她的生活場域)使她選擇翻譯諜戰(zhàn)小說??梢娝畛踔匾暤氖亲髌返默F(xiàn)實性,而非文學性,翻譯有既定讀者——爺爺。但給爺爺講述破譯家的故事也可采取口述形式,而她卻饒有興味地翻譯,可見受小說題材和手法吸引的程度。總之,她的翻譯選材多出于個人興趣,翻譯目的也是純粹非功利的,保證了她的譯文質量。本非翻譯老手,也沒有太多利益訴求。

      因只是初試身手,譯者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翻譯觀。據(jù)筆者比較原文和譯本,可概括為“忠實反映原作,又便于讀者理解接受”。具體表現(xiàn)為力求原原本本反映原作風貌和故事情節(jié),但在涉及文化、政治內(nèi)容影響理解時又時刻不忘讀者感受。如“磕頭”一詞的英譯,在前后文中詳細解釋了中國人怎么磕頭、什么情形下會磕頭,使讀者意識到這個動作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含義;“日偽政府”則譯成“Nanjing Puppet Government”,消除政治色彩,回歸平實,使英美讀者更易接受。因此在翻譯策略和方法方面,以異化策略和直譯為主,幾乎照搬了整個故事。譯者自認是翻譯新手,故老老實實、幾乎是逐字逐句地翻譯,只有在涉及特定文化內(nèi)容和文化表達、強烈的政治傾向性,以及對偶重復等起強調(diào)效果的文字時才稍作調(diào)整,以符合英文習慣,而這其實是幾乎任何翻譯文本都不能避免的?;谒恼Z言和文學功底,譯本被公認為佳譯。如《紐約時報》記者Didi祝賀麥家得到一個好譯者,作品具古典美,翻譯水平很高。英譯本的其他外國讀者也有類似反映。

      譯本基礎雖好,在翻譯場域,譯者只是初試譯筆的無名小卒,與出版社也無經(jīng)常聯(lián)系。若想在翻譯場域爭得一席之地,資本尚為不足。譯者在自己原有資本基礎上,需要借助一些社會資本(即各種人際關系)以及經(jīng)濟資本使譯本走向出版和市場傳播。她幸遇了翻譯家藍詩玲,后者成為她的有力推介者。藍詩玲是米歐敏牛津大學同學,著名漢學家,曾翻譯魯迅和張愛玲的小說,與原作者麥家有過一面之緣。得知同學翻譯了他的小說,渴望一閱,閱后對譯文感覺良好。她對麥家的國內(nèi)知名度和小說類型、寫作特點應較為了解,明了他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即他的象征資本,且她本人擁有足夠的文化資本進行譯本推介。因與企鵝出版社關系良好(她的文學、翻譯資本帶來的社會資本的體現(xiàn)),她轉而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把書稿先轉給企鵝的編輯,編輯看后也大為激賞(美國FSG出版社總編也同樣覺得頗有出版價值),即刻搜尋麥家作品的海外出版資訊,居然近乎空白,就找到麥家代理,并與麥家和米歐敏同時簽了出版合同和翻譯合同。這是國際慣例,也有利于此后作者和譯者配合種種宣傳營銷活動,充分發(fā)揮其擁有的象征資本的作用。

      至此,在翻譯場域的博弈中,譯者和出版社采取了主動,原作者處于被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個人其實根本沒有選擇權”(麥家,2014),因為他在翻譯場域擁有的資本太少,是譯者選擇了他,而非他選擇譯者;是國外出版社選擇了他,而非他選擇出版社。但當時麥家覺得自己“被冷落了十多年后,也許是博得了上帝的同情,給了我一塊餡餅吃”(麥家,2014),他急于推進作品外譯,因為國內(nèi)作家的名氣常由推出程度決定,他在國內(nèi)文學場域的資本積累也由于外譯缺乏而受影響。而此時,譯者將原作投入到英語文學場域中,原作者及作品被授予了更多文學和象征資本,無怪乎引起他的衷心感謝。因為某種程度上,原作者麥家的資本甚至少于譯者。雖則《解密》勝在故事性,需增譯、刪譯的成分較小,但麥家說他和譯者在樣書出版后才通過幾封郵件,“她(譯者)可能是太精通中文了,也可能是太自負,從來沒有因為翻譯問題跟我作過任何探討”。雖然他感激譯者及其推介人促成了作品的海外傳播,總不免感到失落和受冷遇。閻連科(高方、閻連科,2014:20)則認為,交流翻譯中的具體問題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流彼此對文學的認識和對某本書的感知和體悟。后者是本書譯者所不缺的。因此不妨認為這是譯者的工作方式,不必強求。反之,如果譯本廣受歡迎,譯者也將受惠于作者,獲得更多各種形式的資本,有助此后工作。

      從譯者到推介人到作者再到出版社的流轉過程中,因原作和譯作的良好品質,著名漢學翻譯家的引薦,以及原作者海外推廣的迫切愿望,隨著各種資本的不斷轉化,譯作從自娛自樂的文本順暢地進入了出版環(huán)節(jié)。譯者與企鵝出版集團簽了合同,獲得經(jīng)濟資本,出版資金有了保證,并可借助知名出版社的雄厚經(jīng)濟資本和文化資本進行宣傳和推廣。雖有原、譯作的基礎,出版社的口碑和品牌效應,莫言獲諾獎對中國作家海外推廣的推動作用,然而僅有這些,Decoded可能仍是“在英國劍橋大學城最好的學術書店,長度不足一米的占據(jù)了書架一層的中國文學古今所有書籍”(藍詩玲語)中的一本,悄然埋沒于某個角落。如先前麥家的海外代理人就有三年賣不出去一本書的尷尬經(jīng)歷。但是一個重大政治事件適時出現(xiàn)了,其象征資本成為出版社宣傳的大好時機,保證了譯本的傳播和接受。

      英譯本出版前后,作者、譯者、出版社等場域參與者從翻譯場域進入了商業(yè)場域。因譯者和作者尚無足夠資本獨立行走商業(yè)場域,出版社代表他們轉戰(zhàn)此間,利用巨大的經(jīng)濟資本,通過宣傳攻勢和廣泛的商業(yè)運作挖掘原作者和譯者的文學和文化資本,以便他們獲得更多象征資本,資本滾雪球似的不斷轉化、擴大,最終通過譯本銷售把這些資本在市場中轉化成經(jīng)濟資本,進而提高他們在翻譯場域和文學場域的地位和資格。這期間,宣傳營銷是一個重要手段。雖說企鵝公司和美國FSG出版社早在出書一年多前就與麥家簽下版權協(xié)議,說明該書出版的初衷不是迎合斯諾登事件,“但斯諾登事件后,讀過《解密》英譯本樣書的人都非常驚訝,他們發(fā)現(xiàn)斯諾登跟我筆下的主人公容金珍是如此相似……都是在通過技術手段為國家安全竊取他國或他人隱私,不同的是斯諾登‘叛變’了,我的主人公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他們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因此(以此)發(fā)動強大的宣傳攻勢”(麥家,2014)。因此他們利用該事件促進譯本的傳播。

      國外出版營銷的流程是,在書籍上市前,各大主流媒體及書評人會先于讀者,從出版方手中拿到樣書并進行宣傳,最后出版社根據(jù)經(jīng)銷商訂貨數(shù)反向制定印刷數(shù)。一時《紐約時報》等充斥溢美之詞,促使銷量激增,有利資本轉化,鞏固各方場域地位。除了“斯諾登”的宣傳熱點外,世界性也是焦點之一,畢竟麥家乃至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場域中擁有資本不多,需要加以強調(diào)并適時轉化成各種資本。英國出版方企鵝公司總監(jiān)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非??春谩督饷堋酚⒆g本在歐美市場熱銷:“麥家顛覆了我們對中國作家的傳統(tǒng)印象,我們沒想到中國也有這樣的作家,他寫作的題材和價值是世界性的?!泵绹度A爾街日報》、英國《獨立報》(2014-1-14)、《泰晤士文學增刊》(2014-1-22;2014-1-24)等則不惜筆墨向西方讀者介紹麥家,使得作家本人都不免慚愧,認為贊譽過度。中國主流作家被西方主流媒體爭相報道,著實罕見,說到底也是市場運作的一部分。文學評論則稱,麥家個人和作品都向世界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作家的形象:既是主流的,又是商業(yè)的;既是公益的,又是詩意的。除了文學評論操作外,出版社還進行廣泛的商業(yè)運作。英美兩大出版巨擘砸重金宣傳Decoded,如美國FSG出版社的攝制團隊在杭州和麥家磨合多日,為Decoded定制預告片。《紐約時報》特派記者趕赴杭州,對麥家做深度采訪,從而一改麥家作為“紅色主旋律作家”難以譯出的狀況,使其主人公成為美國個人主義英雄斯諾登的中國對應體。這個想法連麥家也覺得高明而貼切,并頻頻運用。隨著銷量日增,麥家的經(jīng)濟資本乃至文學資本和象征資本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在商業(yè)場域占據(jù)了有利地位。在該場域,作者的資本似乎多過譯者,場域地位有所加強。因為讀者的關注點在于原作提供了什么,而譯作只是它的一面鏡子。

      在市場推廣和傳播的商業(yè)場域的爭斗過程中,參與者爭奪資本的切入點之一是原作文學性和娛樂性的有機結合;之二是與斯諾登對照下所謂的現(xiàn)實性。斯諾登成為象征資本,既是麥家小說主人公的西方對應體,又代表著不同意識形態(tài)下的個人選擇傾向(他選擇個人和世界,容金珍選擇愛國),但與其說小說走紅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有關(如英國《泰晤士文學增刊》評論:Decoded于微妙與復雜中破解秘密,探索政治、夢想及其意義。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Decoded將1949年前后的中國,及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的角色和地位作了生動描繪),毋寧說斯諾登和容金珍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云云是銷售傳播的組成部分,是市場資本爭奪手段。因為“中國文學的翻譯作品對母語為英語的大眾來說始終缺乏市場,大多數(shù)作品只是在某些院校、研究機構贊助下出版的,并沒有真正進入書店”(藍詩玲語),因此出版方和媒體急需傳播途徑。

      對讀者口味的迎合也成為經(jīng)濟資本爭奪的一大籌碼。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麥家小說譯者,米歐敏最先翻譯的是《暗算》部分章節(jié),即她最渴望譯給爺爺看的破譯家陳二湖的故事,而后來首先出版的卻是《解密》英譯本。出版社為形成持續(xù)有節(jié)奏的翻譯和出版計劃,應該仔細研討過翻譯和推介的先后順序,雖然稍微偏離譯者的原計劃,卻保障了出版社的整體規(guī)劃。因為出版發(fā)行階段當會首先考慮讀者接受度,而他們預測讀者會更欣賞整體感強、故事有延續(xù)性的單行本《解密》,而非系列故事集《暗算》。保證了讀者接受度后,再乘勝追擊不遲。如英國《衛(wèi)報》(2014-4-5)所言,不出意外,當你看完Decoded,一定會想閱讀更多麥家的作品。最新消息是《暗算》英文版將于2015年出版,其時麥家和米歐敏將已積累了更多的文學、文化資本和象征資本,在文學、翻譯和商業(yè)場域的地位更穩(wěn)固,場域斗爭將更有效,出版社的宣傳營銷和讀者接受也更順理成章。相信如本文作者盼望麥家新作一樣,英文讀者正翹首以盼他小說的新譯本。

      四、結語

      在作者、譯者、出版社利用各種資本和資本轉化轉戰(zhàn)文學、翻譯和商業(yè)場域的過程中,原作、譯作頗具文學性,但營銷過程中原作者的主體作用有限,譯者的作用也未能發(fā)揮到如葛浩文的境地。而出版社和媒體出于自身市場經(jīng)濟效應考慮進行了著力宣傳和推廣。在熱鬧的背景下,出版和傳播過程中似乎有太多偶然因素,但其中又蘊含著必然,那就是,各方利用原有資本,在文學、翻譯和商業(yè)場域爭取更多的資本和利益。在此過程中,原作者和譯者加強了自身資本和地位,出版社的地位則得到了鞏固。一言以蔽之,Decoded是翻譯和商業(yè)上的勝利,亦不失為中國當代小說走出去的一個范例。

      [1] Bourdieu,P.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3.

      [2] Bourdieu,P.&L.J.D.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 Bourdieu, P.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 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A].A.H.Halsey et al.(eds.).Education:Culture,Economy,and Society[C]. 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46-58.

      [5] Bourdieu,P.In Other Words:Essays Toward a ReflexiveSociology [M]. (Trans.)Matttew Adamson, translation of Choses dites,1987.Stand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0.

      [6] Gouanvic,J.M.A Bourdieusian Theory of Translation,or the Coincidence of Practical Instances:Field,“Habitus”, Capitaland“Illusio”[J].The Translator.2005 (2):147-166.

      [7] Mai Jia.Decoded [M].Milburn,O&Payne,C(trans.). 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14.

      [8]高方,閻連科.精神共鳴與譯者的“自由”——閻連科談文學與翻譯[J].外國語,2014(3).

      [9] 李紅滿.布迪厄與翻譯社會學的理論建構[J].中國翻譯,2007(5).

      [10] 劉云虹,許鈞.文學翻譯模式與中國文學對外譯介[J].外國語,2014(3).

      [11]麥家.解密[M].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

      [12] 邵璐.翻譯社會學的迷思——布迪厄場域理論釋解[J].暨南學報(哲社版),2011(3).

      [13] 王悅晨.從社會學角度看翻譯現(xiàn)象:布迪厄社會學理論關鍵詞解讀[J].中國翻譯,2011(1).

      [14] 謝天振.譯介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5] 邢杰.譯者“思維習慣”——描述翻譯學研究新視角[J].中國翻譯,2007(5).

      作 者:岑群霞,浙江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本文系杭州市哲社課題一般項目“翻譯社會學視角下古代杭州小說英文譯介研究”(項目編號:B14YY04)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麥家解密場域
      基于“自主入園”的沉浸式場域教研
      幼兒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34
      解密“熱脹冷縮”
      民主論辯場域中的法律修辭應用與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20:10
      解密“一包三改”
      少先隊活動(2020年9期)2020-12-17 06:17:31
      麥家:人成熟的標志就是學會與父母和解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56
      炫詞解密
      中國武術發(fā)展需要多維輿論場域
      武術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 12:22:48
      麥家認錯
      組織場域研究脈絡梳理與未來展望
      DECODING A SPY SAVANT
      漢語世界(2016年3期)2016-03-14 22:35:42
      南昌县| 临安市| 六枝特区| 治多县| 高陵县| 繁峙县| 凉城县| 海口市| 萍乡市| 南宫市| 石河子市| 晋州市| 济南市| 老河口市| 清水河县| 赞皇县| 屯留县| 讷河市| 马龙县| 本溪| 搜索| 太谷县| 环江| 巴中市| 类乌齐县| 邹城市| 寻乌县| 东莞市| 田东县| 潜江市| 全椒县| 武乡县| 衡南县| 伊金霍洛旗| 历史| 青川县| 旬邑县| 鲁甸县| 新邵县| 怀宁县|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