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莎莎 (寧波大紅鷹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315000)
韓劇藝術特色分析
林莎莎 (寧波大紅鷹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315000)
近幾年,韓國的電視劇不斷的進入中國的電視劇市場。越來越多的韓劇迷也隨之而來。那么韓劇到底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什么樣的感覺,韓劇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讓一大幫子的青年為韓劇沉醉,以至于哪怕廣電總局出臺了新政策限制了時時更新韓劇,也還是會有各種人想出不同的對策來坐等韓劇的更新,正常網(wǎng)站不同步播放韓劇那么就找別的途徑來看韓劇。下面,我就用我的個人觀點來闡述下韓劇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能讓韓劇迷如此著迷。
編劇權威;制作精良;題材新穎
對于愛看韓劇的人來說,韓劇有著俊男美女,有著唯美的畫面風格,有著緊湊的劇情。對于不愛看韓劇的人來說,韓劇劇情單一,總是論說著情情愛愛看著沒營養(yǎng),所有的灰姑娘身邊都有著不同的騎士,所有的王子也都會愛上灰姑娘然后已喜劇收場。然而這都是片面,韓劇之所以會流行至此,一定有它的精彩之處。
我一直認為一部電視劇的好壞,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劇本的好壞。劇本的精彩與否似乎就已經決定了電視劇播出時的反響。宋丹丹曾經因為“拍戲不是拍劇本”的言論引發(fā)了編劇、導演與演員之間的罵戰(zhàn),國產編劇遭遇“集體架空”的窘境再次被拋諸于世人面前。除了六六、二月河、于正等少數(shù)大牌編劇能夠擁有話語權,多數(shù)編劇在交稿后都喪失了“主權”。很多編劇都曾說過,自己寫的劇本開拍時已經被改的完全認不出是自己寫的劇本。導演為了迎合大眾,為了收視的保障而忽略了要保持著劇本原有的味道的精神。
但韓劇卻恰恰相反,編劇能在整個制作流程中擁有60-70%的決定權,包括劇情走向,以及演員選定等在韓國,編劇被統(tǒng)稱為“作家”。他們通常不用駐組跟拍,只需跟制作公司開會討論題材、選演員,然后按時完成劇本,隨時跟導演電話溝通,就完事足矣。相比國內編劇普遍“哭窮”的狀況,在奔赴“小康”的這條道路上,韓國作家們遙遙領先了一個身位。韓國的作家的酬稿數(shù)字也是相當?shù)目捎^,有名的作家的酬勞相當于一位知名演員的酬勞。在以正式作家身份出道前,韓國的編劇們也需要經歷一個漫長黑暗的“學徒”期,也就所謂的助理編劇。
再回看國產劇的制作環(huán)境,普通編劇的單集稿酬通常不到5萬,成熟編劇能到10萬。而六六、高滿堂這樣叫價40、50萬一集的大牌編劇,通常是用稿酬抵投資的形式支付的。至于槍手、助理的行情,那真是世界大同,一集的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作家的地位在韓劇生產線上舉足輕重。所以,區(qū)別顯而易見,韓劇的作家與國產劇的編劇所擁有的待遇真的不是差了一個等級。作家的地位固然高高在上,但也不是絕對的權威。他們可以決定劇情、決定演員,但如果反響不好,也會反過來被民意決定,韓國俗稱“下車”。這樣說來韓國的作家與觀眾頗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相互關系。
一般的韓劇成本投入幾十億韓元,按導演的價碼、明星的價碼和取景地的花費估算相符的成本。舉個例子:2014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金秀賢和全智賢合拍的《來自星星的你》投入126億韓元(折合人民幣大約7061萬元人民幣)。這樣的高制作費在大陸劇的青春偶像劇中幾乎見不到。
韓劇都是按集數(shù)拍攝的,都是邊拍邊播,一般韓劇在韓國都是一周播映兩集或者四集,所以一周拍攝進度就按照每周要播映的集數(shù)拍攝,然后制作大概一周之后就可以播映。如果一部20集的電視劇會播映兩個多月,一般會拍攝兩三個月。而且編劇有時候在網(wǎng)頁上會寫一下大結局的內容,所以很多電視劇不合觀眾意愿的結局都可以按照大多數(shù)觀眾的意愿改,改成比較好的結局。而大陸劇的制作成本一直都是被吐槽的重點。
不僅僅是針對海外市場,在韓國本土,灰姑娘式的愛情劇也是永恒不變的題材。所以也成為韓劇每年的主打題材。像《繼承者們》這種歌頌“瑪麗蘇”的故事,韓國人百看不厭,貧富差距越大越能深入人心。
很多電視臺在題材選擇上堅定地認為“灰姑娘主題不能輕易改變”。觀眾喜歡看從下游到上游的進化勵志過程,而在愛情題材里,灰姑娘是最符合勵志價值觀的。從本質上說韓劇確實吸引人,拍得很唯美,灰姑娘的題材多,但是照樣能讓人百看不厭。一方面是對于韓劇迷來說(當然大部分是女性)對待生活對待感情就有著屬于自己的少女心,幻想著所有單純美好的事情。而男性之所以對韓劇如此嗤之以鼻,也是因為韓劇太過浪漫,太過少女,一點都不符合現(xiàn)如今如此現(xiàn)實的社會。他們對劇中男女主角感情線發(fā)展的浪漫史更是為之苦惱,因為愛看韓劇的女生會在潛意識里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如電視劇中的男主一樣對待自己,這種思想讓很多男性叫苦連天。大陸劇大多傾向于家庭倫理劇,婆媳關系家庭糾紛,或者是諜戰(zhàn)片。從這方面來說看劇年齡都傾向于中年人。難道大陸就沒有好看的偶像劇么,有的但是很少。不是我們沒有好看的明星,不是我們沒有好看唯美的風景,更不會是我們沒有能力拍出清新唯美的偶像劇風格。而是大陸的編劇就能把臺詞寫的很狗血,就能把劇情編排的很惡俗。這就是為什么大家喜歡看韓國的偶像劇,大陸的倫理劇,美國的懸疑劇、科幻劇,泰國的小清新,日本的純愛劇。所以,各個事物的發(fā)展以及其結果,自有其存在的原因。
韓劇雖然一直有著自己的主打特色,但也會跟著每年的流行趨勢來拍出不同題材的劇情,如2014年上半年的外星人《來自星星的你》,下半年的揭露記者職業(yè)的《匹諾曹》。2015年上半的吸血鬼《BLOOD》和關于一個人格分裂的《KillmeHealme》。韓劇總能在觀眾處于倦怠期時出來一個新的題材。而大陸劇卻一成不變的走著自己的鄉(xiāng)村非主流或者家庭倫理劇。近年來也出現(xiàn)了另一種題材,翻拍小說。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從小說著手,典型的例子顧漫的《何以笙簫默》和《杉杉來吃》。難道韓國沒有寫的好的小說么,那為什么他們不拍,原因很簡單,拍的好是升華了小說,拍的不好則是毀了一部小說。
簡單地說,一部劇之所以會紅一定有吸引大家的地方。也許是有著跌宕起伏的劇情,也許是有著唯美流暢的拍攝效果,也許是有著形形色色的俊男美女。無論哪一個原因都足以吸引到我們。韓劇的熱映正是這個道理,無論哪一個方面它都擁有著我們會被吸引的原因。
指導老師: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