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寧晉縣河渠中學055550)
淺析初中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邢榮霞(河北省寧晉縣河渠中學055550)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也逐漸走進了教學之中,掀起了一場教學手段的大變革,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廣大教師都努力將信息技術與自己所教的學科相融合,以求為學生打造高效的課堂,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有了些許的心得與體會,現(xiàn)將自己的經(jīng)驗簡述如下,望各位同仁給予指點。
聽說讀寫是我們進行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因素,不論學習什么語言,都無法與這四項基本因素相脫離。作為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語文學習也是如此。少了其中任何一項,語文學習都不是完整的。而多媒體則在這四項基本因素上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便利,它的作用和意義是非常顯著的。
通過聲音,我們可以進行信息的傳送與情感的表述。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聲音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聽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且聽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聆聽,在聆聽中思考,在聆聽中抓住關鍵問題,獲得知識。
在網(wǎng)絡上有很多朗讀的視頻或音頻,教師可以下載后為學生播放,讓學生聆聽經(jīng)典朗讀,感受朗讀的美好。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示范朗讀,并配上一段意境優(yōu)美且與課文大意相符的音樂,掌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徐徐讀來。那種美好的意境、逼真的情境都會有效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處于一種享受語文、吸收知識的最佳狀態(tài)之中。讀完后,教師可以巧妙地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結合所處的情境進行聯(lián)想。學生的想象力都是非常驚人的,在他們的腦海中,不僅有自然的美景,還有生活的溫馨。在各種美好的因素的暈染下,學生就會逐步感受到課外中的美,他們對于美的觀點也會隨之形成,審美能力便會得到有效提高。學生積累的多了,他們就能隨時隨地發(fā)現(xiàn)美,感嘆美,進而產(chǎn)生一種創(chuàng)造的欲望,想讓美從自己的筆下產(chǎn)生。如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我利用多媒體位學生播放了一些貝多芬的作品,如“命運交響曲”等,并穿插介紹了這位音樂巨人的生平事跡。學生猶如看故事書一樣,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津津有味地讀著,他們對貝多芬的認識也從淺顯到深入,從片面到整體,并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這樣,對于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題,學生就能輕松把握,順利完成學習目標。
聽了高質(zhì)量的朗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模仿既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引領學生深入感受課文意境的有效途徑。名人的朗讀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標準。雖然起點較高,但是對于好勝心極強的學生來說,只有高定位,才能有高質(zhì)量,只有成功的模仿,逐漸地超越經(jīng)典,他們才能從內(nèi)心感到滿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及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優(yōu)越感。
說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這兩點也是我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評價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標準。為了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提高他們對于語言的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逼真的畫面為學生營造與所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境。
以《中國石拱橋》的學習為例,在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睂τ谶@段描述型的文字,學生感覺比較陌生,較難理解。為了讓學生逐漸熟悉這種敘述形式,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從網(wǎng)上搜索了一些較為抽象的圖畫,并利用多媒體展示在學生眼前。給學生留了5分鐘觀察的時間,然后,我讓他們按照課文中的形式練習說話。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對于句式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也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展開想象,天馬行空,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對于語言的駕馭能力。
在朗讀方面,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如果只是讓學生自己閉門造車式地朗讀,他們很難感受到文章的內(nèi)涵和意義所在。教師的指導能夠讓學生對朗讀更積極,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了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我們可以為朗讀增加一些新鮮血液。如進行《在山的那一邊》的教學時,我為學生播放了示范帶,并讓他們通過示范閱讀感受文章的意境。然后,我讓學生人機合作進行配樂朗讀。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中正確把握了課文感情基調(diào),產(chǎn)生了共鳴。他們可以模仿或者自己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節(jié)奏、語調(diào)和表情等技巧,入情入理地朗讀。這樣,他們的聯(lián)想、想象、理解和感悟能力,記憶和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它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媒體運用可以為學生的寫作訓練提供多種手段,從而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有一次,我讓學生以“感動”為題進行寫作,并為他們播放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學生看后,深有感觸。在此基礎上,我要求他們回憶最讓他們感動的事情,并撰寫一段頒獎詞。結果,那次作文每一篇都打動人心、催人淚下。在講評作文的時候,我又配樂朗誦學生范文,使許多學生熱淚盈眶。從此,學生寫作熱情被激發(fā)了起來,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正是因為多媒體的運用,讓身為教師的我們擺脫了簡單枯燥的說教,刻板的填“鴨”。它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奏響了聽、說、讀、寫四部曲的新篇章。
總之,要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我們就應當發(fā)揚技術的長處,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短處,努力做到吸取眾家之精華為“我”所用,這樣才能催生出新的開放、靈活的教學體系,加速語文教學推陳出新,讓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煥發(fā)新的生命。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