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對于藝術市場依然是深度調整的一年。雖然在事先預料中整體情況不被看好,但是出現(xiàn)了一些意外天價,也有精品流拍、重復上拍等特點。從市場趨勢來看,調整的勢頭依然在延續(xù)。在過去的這一年中,各種現(xiàn)象可謂紛繁復雜。通過梳理2014年十大拍場,或許可以給2015年整體拍賣市場予以啟示。
日拍進港
東京中央(香港)首拍 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
成立于2010年的東京中央以日本為據(jù)點,2013年于香港成立分公司,2014年秋正式舉辦香港首屆拍賣。東京中央拍賣創(chuàng)辦人安藤湘桂表示,香港是國際三大拍賣中心之一,地位舉足輕重,同時匯集大量具國際藝術視野的藝術收藏家及專才,東京中央在港開設拍賣點是拓展業(yè)務的重要一步,將利用香港的優(yōu)勢將業(yè)務擴展至亞洲。此次首拍推出220件日本海歸文物,以拍品估價低、僅15%的傭金在第二輪香港秋拍中為首拍造勢,吸引不少買家進場。買家競價謹慎,競拍速度慢,件數(shù)成交率高。推出的三場專場中“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出現(xiàn)白手套專場,推出一系列近代名家之杰作共74件,包括吳昌碩與王震的《墨竹·松鶴屏風一對》,經(jīng)過一輪激烈競投后,最終由買家以690萬港元投得,為原先高估價之5倍多。此設色金絹屏風繪竹鶴壽圖,富麗堂皇,氣派非凡。本年適逢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東京中央于本場拍賣會上呈獻多件吳昌碩精彩作品,當中吳昌碩《桃實圖》以575萬港元成交。此珍品曾為日本知名收藏家及篆刻家松丸東魚所藏,足見來源有據(jù)、流傳有序。另一吳昌碩杰作《枇杷壽桃圖》,競投非常熱烈,成交價為414萬港元,為原先高估價之約7倍。另外推出的“中國古代書畫”共69件,成交53件,總成交金額8117.68萬港元,件數(shù)成交率約76B%。原估價300萬至500萬元的林朗庵舊藏清代成親王《御制河源簡明語卷》,以1725萬元為第一高價,刷新成親王書法紀錄;許修直舊藏明代王鐸《行書秋巖冷香詩》1380萬元為第二高價,皆為書法之作。第三高價則為著錄于《中國會畫總合圖錄》的華喦《神妙秋毫冊》為862.5萬港元。“一期一會,聽茶聞香”85件,成交84件,總成交金額2490.265萬港元。
青銅首拍
西泠印社秋拍 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
西泠印社2014秋季十周年慶典拍賣會推出內地首個青銅禮器專場“中國首個青銅禮器專場”,不僅帶來“白手套”,更在市場的調整期成功發(fā)掘了一個突破性的板塊,而這個專場或許將成為整個青銅器市場變革的標志。整場拍品僅16件,首件拍品商晚期“青銅獸面紋觚”以50萬元起拍,經(jīng)多位買家連續(xù)搶奪,最終以132.25萬元成交。隨后的搶奪則可以用“火爆”來形容,盧芹齋舊藏“商晚期·青銅獸面紋輩”400萬元起拍,以954.5萬元成交;盧芹齋舊藏、賽克勒遞藏的西周晚期“妊小簋”以200萬元起拍,506萬元成交;陳介祺舊藏西周厲王“噩侯馭方鼎”以280萬元起拍,多位買家連續(xù)競價最終以839.5萬元成交。西泠印社拍賣總經(jīng)理陸鏡清在拍后表示,中國首個青銅禮器專場的試水成功,其收獲的意義比成交額數(shù)字更為重要:“這個專場近4000多萬的成交額,也許對于我們整個十周年慶典拍賣不算什么,但是它的意義很深遠,尤其是青銅器,因為它有著中華文化幾千年文化的沉淀。我們每一次在推新的專場拍賣的時候,都會思考今后它是否有可能對這個藝術門類的推動,起著積極的作用?,F(xiàn)場不僅有激烈的競價,而且參與的人很多,甚至比國外的青銅器拍賣舉牌的人更多。青銅器是很小眾的門類,能夠有今天這樣的局面,也在表明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在進行著改變。青銅器的市場好,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成熟的一個方面?!?/p>
當代回熱
香港蘇富比秋拍 現(xiàn)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
2014年正值蘇富比當代亞洲成立十周年,秋季拍賣中蘇富比以尤倫斯夫婦藏品的再次上拍為最大噱頭,當代藝術專場則以“后89”代表性藝術家的早期作品為主打。夜拍專場不僅匯集現(xiàn)代美術巨擘陳澄波、旅美華人朱沅芷等人完成于創(chuàng)作巔峰時期的重量級拍品,以及趙無極、劉煒、劉小東、方力鈞等人的經(jīng)典之作,還將亮相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開拍當晚,拍賣還未開始,人氣已經(jīng)爆滿,各路買家、藏家紛紛出席,如當代藝術老藏家余德耀、新一代藏家上海周大為帶著極為年輕藏家買手入場、站臺中國負責人孫寧,還有不少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新加坡、歐美等藏家買手。全場拍賣競爭激烈,第一件出場的重點拍品趙無極甲骨文時期巨作《秋之舞》,從1700萬港元起拍,經(jīng)幾番多位場內電話委托競價,最終被印尼藏家以5948萬港元拍得。屬博物館級別的方力鈞1992年《系列二(之四)》最終以5948萬港元拍出,打破方力鈞個人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隨后曾梵志1997年《面具系列4號》被電話委托以3260萬港元投得。此場最重要的拍品是劉小東創(chuàng)作于1996年的社會性寫實作品《違章》以6620萬港元成交,成交價超越大尺幅一組十八件的《戰(zhàn)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及五聯(lián)作品《溫床No.1》,再次刷新劉小東早期作品成交價。此外該專場有9位藝術家作品在此間刷新了個人拍賣紀錄,且年齡上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
水墨自覺
北京保利秋拍 當代水墨夜場
2014年11月30日,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中國當代水墨夜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當代水墨夜場59件拍品在短短的—個多小時中共斬獲6450萬元的成績單。與日場不一樣的是,夜場更加“少而精”的體量讓整個現(xiàn)場的節(jié)奏保持著平穩(wěn)。與本季秋拍其他已結束的場次相比來看,當代水墨這個近年來持續(xù)火熱的市場板塊持續(xù)“理性化”發(fā)酵。高價位拍品遭遇市場考驗的同時,也有拍場新的推力產(chǎn)生。
本季保利秋拍的當代水墨夜場共設三個單元的專場:“傳承——中國當代水墨的中堅力量”、“延展——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當代水墨”、“水墨SHUIMO”。三個專場一共為藏家獻上了59件拍品,其中“傳承——中國當代水墨的中堅力量”專場呈獻劉大為、林墉、史國良、范曾、薛亮、田黎明等傳統(tǒng)“中堅力量”的畫家代表作,拍品共計14件,總成交額1161.5萬元,成交率為50%;專場“延展——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當代水墨”呈獻李華式、陳瑞獻、李津、徐累、朱偉、盧輔圣等具有“國際視野”藝術家的重要作品,拍品共計11件,總成交額2918.7萬元,成交率為72.73%;“水墨SHUIMO”專場主推吳冠中、晁海、梁銓、谷文達、魏青吉等人的作品,共計34件作品,成交率為73%,拍場總成交237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