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昌碩

      • 吳昌碩篆書《漁人辭客》七言聯(lián)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碩,以字行,別署缶廬、苦鐵、老缶、大聾、香圃等,浙江安吉人,曾任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會長。其詩、書、畫、印俱精,自成一家,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著有《缶廬集》《削觚廬印存》。吳昌碩篆書參照草法,并熔進兩周金文及秦代刻石的體勢筆意。此作集石鼓文字,寫得遒勁老到、樸茂雄強、典雅厚重、貌拙氣酣。釋文:漁人以箬為雨具,辭客識花之天真。集阮刻北宋本石鼓字,甲寅春二月既望。

        老年教育 2023年6期2023-07-19

      • 俞樾與吳昌碩的師生情誼
        天竹水仙》清·吳昌碩提及吳昌碩,人們總會連及另一位歷史文化名人俞樾,兩人不獨有同鄉(xiāng)之誼,還有師生之誼。1872年,28歲的吳昌碩負笈杭州,入詁經(jīng)精舍,拜俞樾為師,習小學及辭章。俞樾是當時的大儒,在述及學習漢字之津梁時堅持“欲通經(jīng)訓必先明小學,而欲明小學則豈獨商周之鐘鼎、秦漢之碑碣,足資考證而已,雖磚文亦皆有可取焉”。這為吳昌碩日后成為一代宗師積淀了深厚的詩文與金石學術的根底,造就了吳昌碩對石鼓文等多種篆書類型的涉獵。吳昌碩是安吉人,俞樾是德清人,同屬湖州。

        老年教育 2023年3期2023-04-05

      • 俞樾與吳昌碩的師生情誼
        天竹水仙》清·吳昌碩提及吳昌碩,人們總會連及另一位歷史文化名人俞樾,兩人不獨有同鄉(xiāng)之誼,還有師生之誼。1872年,28歲的吳昌碩負笈杭州,入詁經(jīng)精舍,拜俞樾為師,習小學及辭章。俞樾是當時的大儒,在述及學習漢字之津梁時堅持“欲通經(jīng)訓必先明小學,而欲明小學則豈獨商周之鐘鼎、秦漢之碑碣,足資考證而已,雖磚文亦皆有可取焉”。這為吳昌碩日后成為一代宗師積淀了深厚的詩文與金石學術的根底,造就了吳昌碩對石鼓文等多種篆書類型的涉獵。吳昌碩是安吉人,俞樾是德清人,同屬湖州。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3年3期2023-04-05

      • 吳昌碩論畫家素養(yǎng)
        女子工校任教。吳昌碩也住在上海,他抽時間登門拜訪了欽慕已久的海派泰斗、當時已年屆八十的吳昌碩。決定拜訪之前,潘天壽早早做好準備,畫了幾幅畫,感覺都不滿意,便撕掉重來。他要呈上最好的作品讓吳昌碩指點。為了創(chuàng)作這幾幅作品,他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終于大功告成。他用藍印花布包裹著自己創(chuàng)作的畫,帶在身上,讓吳昌碩看后指點。吳昌碩沒有見過潘天壽,曾看過他的畫作,對他有些印象,但并不是很深刻。潘天壽沒來之前,以吳昌碩的名氣,他以為吳昌碩很嚴肅,不好相處。潘天壽來到吳昌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46期2022-11-25

      • 用自己的方式,成就自己
        、大氣磅礴,與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并稱為20世紀中國畫“四大家”。在學習繪畫的道路上,吳昌碩對潘天壽的影響頗大。1923年,經(jīng)朋友介紹,潘天壽辭別家鄉(xiāng),來到上海民國女子工藝學校擔任繪畫老師。同年夏天,他開始兼任上海美專中國畫系國畫習作課和理論課教師。不久后,他又和好友諸聞韻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國畫系。就在這個時候,潘天壽幸運地結識了年過八旬的海派繪畫大師吳昌碩,兩人一見如故,很快便成為忘年交。當時,吳昌碩對潘天壽這位后起之秀的繪畫天賦極為贊賞,很快便引為知己

        知識窗 2022年10期2022-07-06

      • 吳昌碩的古磚收藏
        □梅 松吳昌碩刻『磚癖』。采自《吳昌碩全集·篆刻卷二》吳昌碩素有“磚癖”,所藏古磚頗多,清光緒戊子(1888年)七月間,他曾以此為內(nèi)容刻過一枚印,可以為證。他早在“道在瓦甓”印款中就說:“舊藏漢、晉磚甚多,性所好也。爰取《莊子》語摹印,丙子(1876年)二月,倉碩記?!薄靶灾谩惫倘皇瞧涫詹毓糯u的主要原因,但“絀于資”則是另一原因。特別是清代乾嘉以來,江浙地區(qū)古磚收藏的風氣無疑為財資有限而又饒有古癖的吳昌碩的集古生活,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效仿之路。同時,

        老年教育 2022年5期2022-06-10

      • 清·吳昌碩《蜀辭來翰》篆書五言聯(lián)
        五言聯(lián) 清·吳昌碩 杭州博物館藏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別號缶廬、苦鐵等,浙江安吉人。他集詩、書、畫、印藝術于一身,在繪畫、書法、篆刻方面都是旗幟性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作篆書參草法,并熔進兩周金文及秦代刻石的體勢筆意,寫得渾樸凝練、遒勁老到、貌拙氣酣、別開生面。蜀辭如秀虎,來翰識嘉魚。性山先生精繪事,渾穆淵雅如張孟皋,真力彌滿如趙無悶,書法亦瀟灑跌宕,洵不羈才也。為集獵

        老年教育 2022年4期2022-05-20

      • 金石力 草木心 ——吳昌碩與上海
        力 草木心——吳昌碩與上?!闭乖谥腥A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幕。展覽以吳昌碩與海派藝術、與上海的關系作為研究和展示的重點,展出來自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杭州西泠印社、(安吉)吳昌碩紀念館、上海吳昌碩紀念館、上海中國畫院以及家屬自藏的100余件吳昌碩作品。

        中華書畫家 2021年5期2021-12-01

      • 吳昌碩紅梅圖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后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等均得其指授

        金秋 2021年2期2021-05-27

      • 吳昌碩的繪畫藝術特色
        的代表性畫家,吳昌碩是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史上的關鍵人物。他的藝術影響了后來的許多畫家,眾多現(xiàn)代繪畫大師或出自其門下,或受其藝術影響。如近代“海派”諸家、“北京畫派”的陳師曾、齊白石等,以及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人都受到吳昌碩的影響。概括來說,其繪畫藝術有四大特色,現(xiàn)略論述如下:一、有金石氣息所謂金石氣息,就是指鐘鼎上所鑄的金文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人們常說某某的畫作有金石氣息,這種評論標準便是從吳昌碩的繪畫風格出現(xiàn)以后才有的。而在談到徐渭、

        老年教育 2021年2期2021-03-22

      • 大師的勸勉
        離不開繪畫大師吳昌碩的悉心教導和提攜。1923年,經(jīng)朋友介紹,26歲的潘天壽辭別家鄉(xiāng),來到上海民國女子工藝學校擔任繪畫老師。當年夏天,他開始兼任上海美專中國畫系國畫習作課和理論課教師。也就在那個時候,潘天壽幸運地結識了年逾八旬的海派繪畫大師吳昌碩,兩人一見如故,很快便成為忘年之交。吳昌碩對潘天壽的繪畫才能非??春?,在兩人第二次見面時,他便寫了一副“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的對聯(lián)送給潘天壽,同時還告訴他,以后若遇到繪畫方面的問題,可隨時來找自己溝通。

        老友 2020年10期2020-10-26

      • 吳昌碩的浦東情緣
        夫來自田間”的吳昌碩,對浦東這塊土地有著深深的眷戀。從浙江安吉的鄣吳到江南名城姑蘇,再從蘇州遷徙上海,浦東是吳昌碩“移家海上”的重要驛站。這種人生格局的變動、從藝之旅的拓展,充滿了憧憬與艱辛,從吳昌碩踏上浦東這塊土地的第一步起,就注定這是一次生命的涅槃與藝魂的洗禮。1887年初冬,在馳往上海的船上,他飽含深情地詩贈正值四十壽慶的妻子施酒(季仙)《移居舟中贈季仙》,最后兩句為:“蕪園花鳥待歸去,苦鐵之苦終回甘?!?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吳昌碩初到上海時,因房租太貴,只能暫借住在吳淞

        閱讀時代 2020年9期2020-09-10

      • 吳昌碩“拜師”楊見山
        舞蹲蹲”。這是吳昌碩題清朝著名書法家、金石學家、詩人楊見山遺像中的兩句詩,以此來追憶自己拜師楊翁的一則軼事。楊見山,名峴,工書法,精經(jīng)學,擅詩文,特別是他的“八分書”,二分似隸,八分像篆,怪石嶙峋,遒勁古樸,別具一格。他為湖州千臂亭所書的匾額及題跋,千鈞筆力,字字珠璣,尤為今人所贊嘆。吳昌碩與楊見山早年在吳興(今浙江湖州市吳興區(qū))華樓橋潛園主人陸心源家相識。當時,楊見山是吳興有名的“六才子”之一,經(jīng)常詩酒會于潛園,而吳昌碩則隨陸氏手拓《千臂亭古磚圖錄》。在

        老年教育 2020年6期2020-06-18

      • 長詩喚醒夢中人
        識海派繪畫大師吳昌碩。那時,吳昌碩在上海名聲顯赫,想拜見他并聽從他的訓導以指點迷津的畫家大有人在,只是,這樣俯身貼耳請教的機會少之又少。這并非吳昌碩清高自傲、無以為近,實在是他太忙了。一個人名聲遠播,門檻自然而然就高起來,有時候不需自己設定,社會氛圍可以無形中筑墻。有道是,天道酬勤,一個看似偶然的機緣,潘天壽給一熟悉的同事展示自己的畫作,尋到與吳昌碩親近的機會,得以拜訪吳昌碩。敲門的時候,潘天壽忐忑不安,他不知道這樣月明星稀的夜晚,他是否好運降臨。門開了,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20年5期2020-05-21

      • 吳昌碩的書法藝術
        國著名書畫大師吳昌碩的精妙書法!我國近代書畫大師吳昌碩以詩、書、畫、印“四絕”獨步書壇,享譽海內(nèi)外。在諸門藝術中,讓他出名最早的是他的篆刻,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繪畫,而他的篆刻、繪畫最基本的功夫是從他的書法中來的。作為書法家的吳昌碩,篆、隸、楷、行、草諸體皆工,而又以篆書和行書的成就為最大。吳昌碩早年的隸書作品還具有《張遷碑》的風格,用筆拘謹,十分理性。到了晚年,吳昌碩以篆法入隸,結體拉長,取縱勢,如“奉爵稱壽,雅歌吹笙”(如右上圖)聯(lián)句。這幅書法作品用

        學苑創(chuàng)造·B版 2020年3期2020-04-22

      • 長詩喚醒夢中人
        識海派繪畫大師吳昌碩。那時,吳昌碩在上海名聲顯赫,想拜見他并聽從他的訓導以指點迷津的畫家大有人在,只是,這樣俯身貼耳請教的機會少之又少。這并非吳昌碩清高自傲、無以為近,實在是他太忙了。一個人名聲遠播,門檻自然而然就高起來,有時候不需自己設定,社會氛圍可以無形中筑墻。有道是,天道酬勤,一個看似偶然的機緣,潘天壽給一熟悉的同事展示自己的畫作,尋到與吳昌碩親近的機會,得以拜訪吳昌碩。敲門的時候,潘天壽忐忑不安,他不知道這樣月明星稀的夜晚,他是否好運降臨。門開了,

        思維與智慧 2020年9期2020-04-02

      • 吳昌碩的浦東緣
        劉強吳昌碩田黃自用印章拓片2020年是上海浦東新區(qū)開發(fā)開放30周年,也是近代海派繪畫大師吳昌碩與浦東結緣13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浦東金橋碧云美術館舉辦了“弄·潮”——吳昌碩與浦東結緣130周年金石書畫特展,匯集上海吳昌碩紀念館、浙江安吉吳昌碩紀念館以及部分私人藏品一百余件,全面展示吳昌碩與上海浦東結緣、與海上師友唱和以及對海派書畫藝術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吳昌碩,1844年8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

        檢察風云 2020年24期2020-03-15

      • 吳昌碩科名考
        派藝術巨匠——吳昌碩》(上下集)專題片,為在疫情管控期間平添一抹藝術氣息。吳昌碩大師是海派書畫藝術之領袖人物,加大宣傳很有必要,但在《海派藝術巨匠——吳昌碩》(上)集中稱吳昌碩“十七歲時參加府試,中秀才”。后面又有字幕“1865 年又參加鄉(xiāng)試,名列貢生”。“鄉(xiāng)試”是考“貢生”的嗎?讓人不明就里。那么,吳昌碩17 歲時應該是咸豐十年(1860),那時他已經(jīng)“中秀才”了,為什么在他22 歲時,即“1865 年又參加鄉(xiāng)試,名列貢生”?!柏暽币彩撬追Q“秀才”的一

        書法賞評 2020年5期2020-02-01

      • 吳昌碩軼事二三
        鳴1914年,吳昌碩寓居上海。有一天,靠販賣鴉片和房地產(chǎn)投機起家的英國冒險家哈同來到吳家,說是為了做生意,想請吳昌碩給畫一張三尺立幅的作品??伤恢赖氖?,吳昌碩平素最憎惡的就是這班在中國為非作歹的洋人,所以無論哈同怎樣誘以重金,吳先生都不予理睬。后來,哈同看吳昌碩難以同意,便依仗自己是英、法兩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一面指使爪牙去吳家威逼恫嚇,一面又托當時在上海的畫家吳杏芬、沙輔卿等人向吳說情。最后,吳昌碩礙于同道情面,便磨墨提筆畫了一幅《柏樹圖》,但圖中柏樹

        老年教育 2019年10期2019-11-07

      • 我看吳昌碩
        點:十萬蓮花館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碩,號缶廬,別號甚多,有苦鐵、破荷、老缶、大聾等。浙江安吉人,青年時曾經(jīng)學過辭章、訓詁、書畫等,后來終于在書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吳昌碩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在20世紀,他都是不可超越的。他的篆刻開宗立派,書法開宗立派,繪畫也開宗立派——在中國藝術史上,像他這樣開宗立派的人物,還是不多的。說到吳昌碩的畫,必先說他的書法與篆刻。因為他在題材方面并沒有多少新的開拓,畫題亦不廣泛,相

        中華書畫家 2019年8期2019-09-12

      • 再談齊白石與吳昌碩的會面
        徐志慧齊白石和吳昌碩同為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大師,學界對二人是否曾經(jīng)會面有所爭議。本文從吳昌碩《擬張孟皋壽桃圖》出發(fā),結合了齊白石的畫稿等資料,肯定了齊白石與吳昌碩曾經(jīng)會面的事實,并對會面的背景和意義進行了闡述,同時將齊白石的上海之行考訂為6次,希望對齊白石年譜的編寫有所補益。吳昌碩比之齊白石年長二十多歲,算不上同代之人,二人之間究竟有沒有見面,一直是學界討論的問題。王琪森先生和何頻先生更是對此問題進行了考證與爭鳴,分別撰寫了《大師不了情—從吳昌碩、齊白石的〈竹

        中國書畫 2019年4期2019-05-25

      • 桃李滿枝
        ntries.吳昌碩在藝術上的偉大,不僅在于其自身的藝術成就,還在于他對后輩多有提攜,讓中國文人書畫的脈絡得以傳承。作為近代中國海派書畫的奠基人,吳昌碩直接或間接影響了當時畫壇的半壁江山,后世名家多有受到他的提攜或影響。其門客眾多,桃李滿枝,今人提及較多的是他最為知名的十三大弟子,即齊白石、陳半丁、趙云壑、陳師曾、王一亭、朱屺瞻、潘天壽、李苦李、沙孟海、吳茀之、王個簃、諸樂三、朱復戡。此外,雖非直接受教卻受其影響的書畫篆刻家更是不勝枚舉。其實,齊白石名為弟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9年3期2019-04-29

      • 吳大與吳昌碩的合作畫
        時年五十三歲的吳昌碩(1844-1927)在其友人吳大澂(1835-1902)的恒軒中繪制了一幅《枯木竹石圖》。圖中,奇崛且修長的壽石屹立在豎幅畫心的中央,其后為古柏相伴,虬曲的枝丫旁逸斜出。在壽石右下側,為茂盛的新竹,左側則為濃密的點苔。吳昌碩在新竹上側之留白處題識道:“枯木竹石,寫新居即景,丙申五月吳俊卿”,鈐白文方印“吳昌碩”。由畫幅左上側的吳大澂題識可知此畫是吳昌碩與吳大澂合作完成:“苦鐵作畫,老干無枝。余以禿筆乘興涂之。崛強猶昔,一迂一癡。倉碩、

        文物天地 2018年12期2019-01-30

      • 吳昌碩的“捐納”和“議敘”
        據(jù)這則報導記載吳昌碩于1827 年十一月三日(11 月26 日),夜起小便,忽然昏迷不醒的情況,據(jù)癥狀推測實患中風。從初三日夜發(fā)病,到初四日晚上也未好轉。除吳昌碩家人外,知交王一亭、步林屋等也予看望,因缶翁年事已高,昏迷不醒使他們十分擔心。到了十一月六日(11 月29 日),缶翁終未能起復,病逝于滬上家中。吳昌碩去世后,靈堂設在上海北山西路吉慶里923 號。訃告內(nèi)容為:“誥授中憲大夫、御賜福壽字、四品銜、江蘇補用直隸州知州、候補知縣、署安東縣知縣、附貢生吳

        書法賞評 2019年3期2019-01-09

      • 寧愿他有點瑕疵
        清末明初書畫家吳昌碩的畫友,性格放蕩不羈,經(jīng)常在公眾場合做出令人驚訝之舉。一次,吳昌碩帶幾位畫家去鄉(xiāng)下采風,蒲華也在其中。路過一家小飯館,有人提議進去弄點吃的,吳昌碩和大家一起走進飯店。十幾分鐘后,大家吃完準備離開。這時,蒲華瞧見盤子里還剩一個饅頭,就把它塞進了包里。走出飯店,一位畫友對吳昌碩說:“蒲華這人和你關系怎么樣?”“我們是多年的老交情。”“你以后還是離他遠點,免得連累你的名聲。”畫友指著蒲華的背影說:“臨走時,他帶走了一個沒吃完的饅頭,我們搞藝術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 2018年24期2018-11-14

      • 吳昌碩的幽默
        陳友貴吳昌碩(1844-1927年)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浙江安吉人。我國近現(xiàn)代書畫藝術發(fā)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集“詩、書、畫、印”四絕于一身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的藝術另辟蹊徑、貴于創(chuàng)造,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意味的獨特畫風。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

        讀者欣賞 2018年11期2018-11-10

      • 吳昌碩名印解讀
        》中的句子,而吳昌碩刻此印卻別有懷抱。吳昌碩與章夫人在1860年定親,不久后,太平軍與清軍在安吉彰吳一帶交戰(zhàn)。為避戰(zhàn)亂,章家將已定親未過門的女兒送到吳家,兩人來不及結婚,吳昌碩就與父親逃難離鄉(xiāng)。兩年后,吳昌碩歸鄉(xiāng)時才知道,章夫人死于饑病后無棺木盛殮,草草埋于庭前桂花樹下。吳昌碩在庭前挖掘竟一無所獲,所以“明月前身”寄托了其對章夫人的思念之情?!睹髟虑吧怼贰睹髟虑吧怼愤吙睢段縻鲇∩缰腥恕反擞】逃?909年,時吳昌碩66歲。其寓居蘇州時忽夢見原配章夫人,此時距

        老年教育 2018年10期2018-11-02

      • 南吳北齊的市場博棄
        而賣畫?!闭f明吳昌碩在世時,齊白石的影響力確實是趕不上吳昌碩?;仡?0世紀初的畫壇,吳昌碩是海派公認的魁首,又精金石籀篆,開西泠一脈先河,交游甚廣,盛名遠在齊白石之上。但近年來在藝術市場的瘋狂膨脹增值背景下,吳昌碩的作品市場價格卻不如齊白石耀眼,更不符合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這個嘈雜的市場中,新晉藏家習慣于矚目齊白石和張大千,而老一輩藏家卻常惋惜于吳昌碩不敵齊白石。市場價格的博弈2017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會的重頭戲“中國書畫板塊”的夜場拍賣舉槌,其中

        收藏·拍賣 2018年9期2018-10-28

      • 吳昌碩,菜園子里的大畫家
        初的大寫意畫家吳昌碩。6月3日,“鐵筆生花——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開展,這樣的作品占據(jù)了大半個展廳。這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為吳昌碩辦個展。這位被譽為“海派鼻祖”的畫壇泰斗,晚年作品價格奇高,如今這些寶貝都散落在各大博物館。此次個展,故宮展出了院藏的200多件吳昌碩精品,向世人展現(xiàn)了這位書畫名家的輝煌時代。做官不達,下筆生花吳昌碩的前半生,卻是窮苦潦倒,仕途慘淡,幾乎毫無風光可言。亦師亦友的畫家任伯年為吳昌碩畫過8幅肖像畫。其中一幅

        環(huán)球人物 2018年13期2018-08-04

      • 吳昌碩:老缶奏雄音
        一代宗師……對吳昌碩藝術成就的贊譽,亦如其筆下之花世界,杏雨梨云,落英繽紛……吳昌碩的藝術創(chuàng)作自金石篆刻入手,對《石鼓文》書法的畢生探索,成就了吳昌碩的篆書藝術,并且在臨學的過程中能夠做到食古出新,形成自我面目,獨步一時。吳昌碩40歲后方始學畫,他用書法的語言刷新了大寫意的筆墨,成就了大寫意花卉的藝術高峰,他融古開今,博采眾長,顯示了開放和博學的藝術態(tài)度。吳昌碩對近現(xiàn)代藝壇的影響之深廣及其所受到的景仰之崇高,幾乎是空前絕后的。他如一件老缶,奏出了回響不絕的

        讀者欣賞 2018年8期2018-08-02

      • 吳昌碩·故居探訪記
        /學術臉冷小弟吳昌碩何許人也?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資料來源于吳昌碩百度百

        大眾電視(藍天下) 2018年5期2018-06-12

      • 自出新意 前無古人—吳昌碩對石鼓文取法的突破及其影響
        技術的傳入,為吳昌碩學習石鼓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吳昌碩石鼓文對其后書家取法石鼓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借鑒學習吳昌碩石鼓文的同時,后世書家對吳昌碩石鼓文的評價也存在著明顯的分歧。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梳理,本文試圖對后世書家對吳昌碩石鼓文的評價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分析,從而對當代書家借鑒取法吳昌碩石鼓文有所啟發(fā)。吳昌碩 雪廬34cm×104cm 1923 西泠印社藏一、弁言清代中晚期,石鼓文成為篆書書家進行篆書探索的重要對象。其中原因大體概括為兩個方面:第一,石鼓文為大

        書畫世界 2018年12期2018-04-17

      • 吳昌碩四十歲的軌跡從「吳昌碩和他的時代」展展品談吳昌碩與楊峴的交往
        瑩 譯為紀念吳昌碩(一八四四年~一九二七年)逝世九十年,東京國立博物館于二〇一八年一月二日至三月四日舉辦了「吳昌碩和他的時代」展覽,該展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和臺東區(qū)立書道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第十五次展覽。日本現(xiàn)存大量吳昌碩作品,本次展覽由兩館協(xié)作共展出一百七十六件展品,包括許多在日本難得一見的吳昌碩作品和首次展出的資料。另外,本次展覽時隔四年再次獲得了臺東區(qū)立朝倉雕塑館的鼎力協(xié)助,以三方協(xié)作的方式展出了該館的十七件吳昌碩作品。通過這種方式,參觀者只需短短半日即可

        紫禁城 2018年4期2018-04-16

      • 下真跡一等,成就出版高峰
        吳迪一代宗師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浙江安吉人,系西泠印社首任社長,我國近現(xiàn)代書畫藝術史上的領袖性人物,以“詩、書、畫、印”四絕開創(chuàng)了近現(xiàn)代書畫藝術發(fā)展的新格局,被視為近代以來中國文人書畫藝術最后的高峰。作為一代藝術巨擘,吳昌碩的創(chuàng)作軌跡、創(chuàng)作思想,無疑是我們一筆不可多得的重要財富。對吳昌碩藝術實踐和創(chuàng)作理念的總結,有助于我國書畫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2017年底,中國傳統(tǒng)書畫出版的重要陣地——上海書畫出版社推出了《吳昌碩

        出版人 2018年3期2018-03-30

      • 吳昌碩與潘天壽的忘年交
        舟橫吳昌碩和潘天壽是現(xiàn)代中國繪畫史上兩位杰出的藝術大師。他們在上海相遇相識,年齡卻相差50歲。1923年,潘天壽到上海美專和新華藝專任中國畫教授,那時,吳昌碩已經(jīng)八十高齡,藝術成就譽滿中外;而潘天壽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經(jīng)驗不足。這位才華橫溢的青年,勤奮好學,常常到吉慶里的吳昌碩家中登門求教。一次,潘天壽帶了一疊畫作來到吳昌碩家,把自己的畫作一張張地拿給他指點。吳昌碩邊看邊點頭,連聲稱贊:“畫得好!畫得好!后生可畏啊。”潘天壽從中挑選出一張自己最滿意的山

        華人時刊 2018年11期2018-01-18

      • 筆刀雄健 自成一派—吳昌碩《篆書臨石鼓》賞析
        □ 未央吳昌碩,初名俊,后改名俊卿,中年字昌碩、蒼石等。浙江孝豐縣(今湖州安吉縣)人,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為“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與虛谷、蒲華、任伯年并稱為“清末海派四杰”。吳昌碩的書法可謂大器晚成。其青年和中年時期,積極參與到晚清碑學思想的大潮中,發(fā)奮臨習古代篆隸經(jīng)典作品,然其40歲左右的作品仍顯稚嫩,至其50歲時,便達到晚清同輩書家的最高水平,作品雖好,可惜并無新意,使得吳昌碩極其苦惱。直至吳昌碩后來發(fā)現(xiàn)了石鼓文拓本,才恍然

        收藏家 2018年1期2018-01-12

      • 日本學者研究吳昌碩的力作
        近鄰日本是海外吳昌碩研究的一大重鎮(zhèn)。日本學界對吳昌碩的研究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重要階段:清末民初至20世紀20年代,是吳昌碩作品在日本的傳播期和“吳昌碩熱”在日本的興起期。這一時期,吳昌碩的藝術作品東渡日本,對日本近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開啟了日本學者進行吳昌碩研究的序幕。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中日兩國學者對吳昌碩研究開始實現(xiàn)學術意義的雙向交流和爭鳴互動的時期,日本學者橋本末吉的《吳昌碩的繪畫:吳昌碩及其周邊》(本間美術館,1975年),長尾

        中國書畫 2017年5期2018-01-06

      • 吳昌碩與日本
        文 /鄒 濤吳昌碩與日本文 /鄒 濤今年是吳昌碩(1844—1927)逝世九十周年,吳昌碩書畫篆刻藝術的綜合成就越來越受重視,影響也越來越廣。這當然離不開“日本”這個話題,更離不開日本藏的吳昌碩作品。梅雪煎茶圖 38cm×49cm記得十幾年前有位日本專家談到日本藏的吳昌碩作品大多是四尺條幅,這與日本建筑結構有關,因為幾乎每家每戶都建有“畫龕”以備掛書畫作品,高度、寬度正好適合四尺條。其實,還有一種格別,就是煎茶道的茶室,別于宋式茶道的茶室,他們會掛一些超巨

        藝術品 2017年11期2017-12-14

      • 吳昌碩:缶翁墨戲 百年魅力
        畫印“四絕”的吳昌碩,堪稱“帝王級”人物。很多人熟知吳昌碩善于繪畫,其實,他的書法成就也堪稱一絕。正如吳昌碩自己所說:“人說我善作畫,其實我的書法比畫好。”以臨寫石鼓文稱譽于世吳昌碩(1844年-1927年),號缶廬、老缶,是我國近代海派杰出的藝術大師,與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合稱“20世紀傳統(tǒng)四大家”,吳昌碩為四大家之首。吳昌碩學石鼓文(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的時間很早,30歲到蘇州,從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楊峴學金石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7年9期2017-09-18

      • 吳昌碩的全面展示
        吳昌碩全集》鄒濤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年8月版。2017年11月24日上午,由湖州市安吉縣人民政府、上海書畫出版社主辦,中共安吉縣委宣傳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安吉縣鄣吳鎮(zhèn)人民政府、吳昌碩紀念館協(xié)辦的《吳昌碩全集》首發(fā)式在安吉兩山創(chuàng)客小鎮(zhèn)云中心圓滿舉行。下午,由國內(nèi)書畫、鑒藏以及吳昌碩家屬等組成的近30位專家對《吳昌碩全集》的出版意義、市場價值、藝術成就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浙

        中國書畫 2017年12期2017-03-26

      • 趙之謙妙助吳昌碩
        能轉境趙之謙和吳昌碩都是我國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他們算是半個老鄉(xiāng),趙之謙是浙江紹興人,而吳昌碩則是浙江安吉人。吳昌碩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酷愛詩書篆刻藝術。后來太平軍在浙江混戰(zhàn),吳昌碩全家被迫流亡在外,后來他與家人走散,到處乞食混日,直到21歲才回到家鄉(xiāng)。因為在外受盡了欺負,吳昌碩心里非常自閉,雖然他在藝術的道路上鉆研不斷,但總覺得不會有人認可和欣賞他,所以心里十分痛苦。這時候的趙之謙已經(jīng)是個36歲的藝術大師了。當年初冬,趙之謙來到安吉參加一個親人

        做人與處世 2017年1期2017-02-28

      • 趙之謙妙助吳昌碩
        能轉境趙之謙和吳昌碩都是我國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他們算是半個老鄉(xiāng),趙之謙是浙江紹興人,而吳昌碩則是浙江安吉人。吳昌碩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酷愛詩書篆刻藝術。后來太平軍在浙江混戰(zhàn),吳昌碩全家被迫流亡在外,后來他與家人走散,到處乞食混日,直到21歲才回到家鄉(xiāng)。因為在外受盡了欺負,吳昌碩心里非常自閉,雖然他在藝術的道路上鉆研不斷,但總覺得不會有人認可和欣賞他,所以心里十分痛苦。這時候的趙之謙已經(jīng)是個36歲的藝術大師了。當年初冬,趙之謙來到安吉參加一個親人

        做人與處世 2017年1期2017-02-28

      • 吳昌碩的仕途與藝途
        □ 馬明宸吳昌碩的仕途與藝途□ 馬明宸對書畫、詩文與篆刻藝術的追求,是貫穿吳昌碩一生的,不可否認,他把藝術作為了自己終生追求的事業(yè)。但他是由傳統(tǒng)社會的讀書人轉變而成的藝術大家,他在60歲之前的讀書入仕經(jīng)歷不可否認,讀書與從藝交織在一起,呈現(xiàn)出矛盾性。這種矛盾狀態(tài),也是吳昌碩作為封建末世文人士大夫的真實人生,這在吳昌碩的詩文題跋及篆刻印文邊款中時有體現(xiàn)。吳昌碩的父祖輩均為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可追溯出輝煌的入仕為官經(jīng)歷。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書畫篆刻藝術被視為貽誤科

        老年教育 2016年10期2016-11-23

      • 苦鐵畫氣不畫形
        來談談我眼中的吳昌碩?!翱噼F畫氣不畫形”一句,出自《缶廬別存·為諾上人畫荷賦長句》。此前也有人用“苦鐵畫氣不畫形”為題,評述他們眼中的吳昌碩。但是,他們的文章都聚焦在“畫氣不畫形”。至于“苦鐵”二字,則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種“忽略”當然和個人的寫作側重點有關,但也不排除知識儲備上的某種空缺。一定程度上說,若無“苦鐵”這個號,吳昌碩的“畫氣不畫形”不是不行,而是沒有我們看到的這么沉雄與厚重。吳昌碩中年和晚年,斷斷續(xù)續(xù)刻了很多方“苦鐵”,但不是一直用在其書畫中

        中國書畫 2016年1期2016-02-23

      •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李凱成吳昌碩是晚清明初著名國畫家,其作品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很多人紛紛花高價去收藏他的真跡。有一次,吳昌碩與一幫朋友同桌吃飯。席間,一個商人拿出一幅畫,請吳昌碩當面鑒定真假。眾人一看,無不覺得好笑,畫上的落款是“安杏吳昌碩”,吳昌碩實為安吉人。瞎子都看得出來,明顯是贗品。吳昌碩左看右看,對商人說:“這是我的真跡?!迸匀藛枺骸啊布瘜懗伞残印y道是真的?”他笑道:“這是我一年前畫的,人老了,那是筆誤?!苯又謱ι倘苏f:“如果不介意,這幅“真跡”我收回,

        做人與處世 2015年1期2015-09-10

      •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吳昌碩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國畫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很多人紛紛花高價去收藏他的真跡。有一次,吳昌碩與一幫朋友同桌吃飯。席間,一個商人拿出一幅畫,請吳昌碩鑒定真假。眾人一看,無不覺得好笑,畫上的落款是“安杏吳昌碩”,吳昌碩實為安吉人。瞎子都看得出來,明顯是贗品。吳昌碩左看右看,對商人說:“這是我的畫?!迸匀藛枺骸啊布獙懗伞残樱y道是真的?”他笑道:“這是我一年前畫的,人老了,那是筆誤?!苯又謱ι倘苏f:“如果不介意,這幅畫我收回,我再送你一幅畫,絕對

        戀愛婚姻家庭·養(yǎng)生版 2015年6期2015-05-14

      •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成《牡丹圖》(吳昌碩繪)吳昌碩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國畫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很多人紛紛花高價去收藏他的真跡。有一次,吳昌碩與一幫朋友同桌吃飯。席間,一個商人拿出一幅畫,請吳昌碩鑒定真假。眾人一看,無不覺得好笑,畫上的落款是“安杏吳昌碩”,吳昌碩實為安吉人。瞎子都看得出來,明顯是贗品。吳昌碩左看右看,對商人說:“這是我的畫?!迸匀藛枺骸啊布獙懗伞残樱y道是真的?”他笑道:“這是我一年前畫的,人老了,那是筆誤?!苯又謱ι倘苏f:“如果不介意,這幅畫我收

        讀者 2015年8期2015-04-15

      • 吳昌碩:金石書畫一代宗師
        □黃薇吳昌碩:金石書畫一代宗師□黃薇吳昌碩詩書畫印四絕,對后世影響很大,追溯陳師曾、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壽等現(xiàn)代名家的藝術源頭之一,都能指向吳昌碩這個名字。吳昌碩一生動蕩,堪稱大器晚成的代表。他自言“三十學詩,五十學畫”,這當然是夸張之語,但他確實是在五十多歲才在繪畫上初具自家面目,六十多歲藝術日臻成熟,直到七八十歲晚年進入爐火純青的化境,一躍為“后海派”的領軍人物。他的生前身后,上海還出現(xiàn)了“家家缶翁(其號),戶戶昌碩”的畫壇奇景。慘遭重創(chuàng)少年時1844

        黨員干部之友 2015年5期2015-02-24

      • 東京中央將推出天吳昌碩紀念展
        2014年是吳昌碩先生誕辰170周年,中日兩地紛紛舉行或籌備各種紀念活動。東京中央拍賣公司將依靠高水平的策展團隊和高質(zhì)量的展品推出“缶墨東游——吳昌碩誕辰170周年紀念展”,于5月24-26日香港國際古玩展首展。在書畫方面,目前已經(jīng)從吳昌碩后人、吳昌碩一派后傳弟子、友人之子孫后人、日本政界名望家族等手中征得一批書畫精品,其中有不少乃吳昌碩特意為其友人所作,如日下部鳴鶴、長尾雨山、白石六三郎、林郎庵、王震等。其中還有不少曾參與1977年謹慎書道會主辦的吳昌碩

        文物天地 2014年6期2014-09-15

      • 愛情不嫌晚,剩女又怎樣
        年),大齡青年吳昌碩也已經(jīng)29歲。自從他未過門的發(fā)妻謝世后,整整十年,吳昌碩再也不愿作兒女情長之想,始終過著晴耕雨讀的日子。在吳昌碩師友的張羅下,施酒和吳昌碩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有了交集。年輕時的吳昌碩不僅貌不出眾,一文不名,還有一些書呆子氣。慧眼識珠的施酒卻看出他的內(nèi)秀,認定他對亡妻的情深義重正是男兒有擔當、有情義的體現(xiàn),毫不猶豫地應允了這門親事。吳昌碩也在施酒欣賞的目光中看到了當年發(fā)妻的影子,他曾經(jīng)如死水一樣的內(nèi)心,忽然就活泛起來了。施酒的父親也非常欣

        百家講壇 2014年16期2014-02-11

      • 愛情不嫌晚,剩女又怎樣
        年),大齡青年吳昌碩也已經(jīng)29歲。自從他未過門的發(fā)妻謝世后,整整十年,吳昌碩再也不愿作兒女情長之想,始終過著晴耕雨讀的日子。在吳昌碩師友的張羅下,施酒和吳昌碩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有了交集。年輕時的吳昌碩不僅貌不出眾、一文不名,還有一些書呆子氣?;垩圩R珠的施酒卻看出他的內(nèi)秀,認定他對亡妻的情深義重正是男兒有擔當、有情義的體現(xiàn),毫不猶豫地應允了這門親事。吳昌碩也在施酒欣賞的目光中看到了當年發(fā)妻的影子,他曾經(jīng)如死水一樣的內(nèi)心,忽然就活泛起來了。施酒的父親也非常欣

        百家講壇 2014年15期2014-02-11

      浮山县| 瓦房店市| 茂名市| 南华县| 依安县| 政和县| 东莞市| 阆中市| 纳雍县| 洪泽县| 阳西县| 灌阳县| 博爱县| 汤原县| 即墨市| 尼勒克县| 红原县| 利辛县| 壶关县| 祥云县| 黄梅县| 黄大仙区| 昭觉县| 盘山县| 涟水县| 蓬溪县| 九龙坡区| 萝北县| 岚皋县| 集安市| 平顺县| 阳春市| 馆陶县| 尚义县| 时尚| 革吉县| 临泽县| 望都县| 青阳县| 项城市|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