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鐵英
自學能力是學生獨立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就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幾點探索。
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教學活動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要想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達到要想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教法,學生要講究學法。良好地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運用自己天賦的才能,如果善于自學,就能使學生獨立思考,并能運用已知獲得新知。隨著終身教育理念日益為人們所接受,如何來教會學生學習,以使走出校門的學生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在工作中能夠自我學習,這是學校教育所研究的熱門課題。為了尋求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最佳途徑和方法,我在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了大膽地探索和嘗試。
一、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在預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誠然,抓好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最好途徑。有道是“學習有法,學無定法”。學習是有規(guī)律的,而學習的方法是多樣性的。預習則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預習,是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講課前學生先行自學的一個必要階段,也是“訓練閱讀最主要的階段”。這其中最大的好處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弄懂新課的內容和概念,獲得成就感,激發(fā)學習動機,為老師上課做好聽說準備。倘若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也就可以說“好的預習就是閱讀教學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要十分重視預習,預習應做哪些事呢?葉圣陶老先生說過:“預習事項無非翻查、分析、體會、審度之類。”具體地說閱讀課文、翻查字典資料,初步了解課文中的生詞、新詞、難詞、結構、中心思想等,以便為進一步理解、鑒賞課文打下基礎。比如說,學習一篇課文,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看課文時,自己查下字典、詞典、掃除文字障礙,發(fā)現(xiàn)不懂得地方用“?”做記號,并把想不通的地方寫在書本的空白處,明天上課提出來。在閱讀課文時感到寫的非常好的地方也標記起來,再用簡單的句子寫下當時的想法,再分析討論課文時,要談談自己的感想。這樣,使參加小組討論的行動、心理準備有所落實。
二、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寫出設計,幫助他們由“會學這一篇”到“會學這一類”,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現(xiàn)代語文教育教學強調把“教會學生學”放在教學內容的重要位置,注重教給學生關于方法的、帶動規(guī)律性的知識,因為這些知識更帶普遍性,更具有理論指導性。
我們可以在每個單元教學中,著力抓好一篇精讀課文,因為它是本單元的示范課,像這類課文以教師指導為主,關鍵教給學生“學案”的設計方案。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只作個別指導。有一點值得注意,如果是學生自己選擇的課外同類文章,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不能對他所選的內容橫加指責,需要耐心指導,。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獨立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強化人際互動,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主要有以下一些設計方案:
首先,要改變學生的座位編排形式。在教學中,改變“種田式”的座位法,根據(jù)教育教學的需要,或圍團而坐,做組成馬蹄形,或排成田字格,這樣不僅縮短了學生間的空間距離,利于學生交流,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開放式學習的群體空間。既強調小組內的互助與合作,又盡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xiàn),展示個性的機會,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其次,要組織學生來成立合作學習小組。為了培養(yǎng)學生既有自己的見解,又能尊重別人,傾聽他們的正確觀點,具有綜合各種意見的能力,教師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成立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上,學生自學后進行小組交流,教師只是個傾聽者。在這樣的討論課上,不必為紀律擔心,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人人都在積極的思維,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既當老師,又當學生,學習是積極的、主動的。
再有,要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引導學生充當小老師,進行教師換位,也是一種促使學生參與教學的有效方法。學生互教互學,能者為師,技能改善學生的成績,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有專長的學生得以發(fā)揮,使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從同學處得到比在老師那兒更大的幫助。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培養(yǎng)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自我意識。這樣做,不僅改善了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將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總而言之,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地讓自告奮勇者擔任小老師進行授課,或讓一個學習小組解答同學提問形式完成學習任務,而教師只是一個裁判,只在辯證激烈、難以統(tǒng)一時才引導他們尋找答案,做出裁決。像這樣的學習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要站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學識與才能,課前必須做好大量的充分準備,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諸如此類,或讓學生擔當評論員,對“三分鐘講演”“朗誦”等口頭練習進行評判,或讓學生當自己的“老師”,進行試卷、作文、作業(yè)的批改,并盡可能提出不同的看法與教師討論等等。要盡可能使各種類型學生都有努力方向,都有充分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宗艷敏.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科技信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