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X絲”“撕X”“X格”類流行詞匯,若在適當的場合引用,確能起到豐富語言環(huán)境、方便彼此情感表達等作用。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是符合當下社會審美趣味的,尤其是當這類流行詞匯有替代傳統(tǒng)詞匯之勢,離開了這些流行詞匯一些人都無法表達自身情感,出現這種情況時,便意味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遭到破壞。流行詞匯借助各類媒體,廣泛影響著人群,而受其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學生群體。
“X絲”“撕X”“X格”這類詞匯既不能體現時代價值、語言價值,又不具有社會價值,這類詞語的流行本身就值得警醒和反思。而更為嚴重的是,這類詞語已然從日常交流中逐漸進入中小學生的作文和書寫中來。作為語文教師,筆者時常在學生的作文中看到“累覺不愛”“不明覺厲”“X絲”等詞匯,而這類詞語對語言環(huán)境無疑有著巨大腐蝕性。其一,一些低俗甚至惡俗的流行詞匯被中小學生廣泛引用,常常用來給人起外號或辱罵他人,這導致學生日常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受損。其二,當這類詞語出現在書面表達中時,原有內涵豐富、意境高雅的詞匯逐漸被學生忘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合語法、充滿語病的網絡語句。這又使得寫作中的語言環(huán)境被污染。其三,語文課堂上,本應凸顯出“語文味”,但筆者卻時常遭遇尷尬:當筆者聲情并茂地講述某篇文章時,突然下面?zhèn)鱽硪痪洹昂米鳌?。學生也許并無惡意,但語文課堂卻因為一句流行詞語而失去味道。
去年末,《咬文嚼字》雜志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流行語,其中便有你懂的、高大上、萌萌噠等詞匯。這些詞匯之所以被作為流行語收錄,是因其能傳遞一種正能量并且豐富漢語詞匯。但當下的現狀是,不管符不符合正能量,凡是學生覺得好玩、有趣的詞匯全都進入到其日常表達中來。流行詞語對中小學生的不良影響,媒體的不良誘導難辭其咎。但面對這種流行詞語污染語言環(huán)境的局面,語文教學亦不能坐視不理。
中小學生正處在語言系統(tǒng)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語文教學,讓其樹立正確的語法、詞意觀念很有必要。首先,語文教師應當拿起“語言武器”,與這種污染語言環(huán)境的詞匯作“斗爭”。很多語文教師不允許學生使用網絡語言,但卻沒告知為何不能使用。語文教學首先應在語言的低速與高雅之間劃清界限,告知學生正確的語言價值取向,而不是遮遮掩掩抑或破罐破摔。其次,看到學生在書面表達中使用網絡語言,教師也不必大動肝火,不妨讓學生解釋一下自己對詞匯的理解,并請其判斷一下這些詞語用在這里是否合適。只有學生自身意識到語言使用是要分場合的,那些不合規(guī)范的網絡詞匯才會退出學生的書面表達。第三,語文教學需要抵制的是污染語言環(huán)境的詞匯,而非所有的流行詞語。教師亦可以適當的引用網絡詞語,通過正能量詞匯等的引導,規(guī)范學生們使用這些詞匯的場合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