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王爾德是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實踐者,主張“為藝術而藝術”醉心于追求藝術形式美。郁達夫?qū)ξ乐髁x的接受受到過王爾德的影響,卻又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詮釋。本文將從兩位作者的思想滲透,作品內(nèi)容人物,語言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較賞析,二者在小說主題,作者唯美主義觀等諸方面存在著相似和不同之處。
關鍵詞:郁達夫;王爾德;唯美;頹廢
作為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王爾德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哲學和文學觀念, 認為現(xiàn)實社會是丑惡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價值,一切道德都可以棄置不顧。作為唯美主義者,郁達夫在他早年的一些文論里,除了重視“真”外,也十分強調(diào)文藝中“美”的要素。他指出:“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自然的美,人體的美,人格的美,情感的美,或是抽象的悲壯的美,雄大的美,及其他一切美的情素,便是藝術的主要成分。”在他看來,對美的追求是文藝家的重要天職。兩位同是唯美主義者,小說作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卻也存在著不同的唯美思想。
一、思想的傳遞與浸潤
“唯美主義”的集大成者英國的王爾德有一段十分經(jīng)典的表述:“在這動蕩紛亂的時代,在這紛爭和絕望的可怕時刻,只有美的無憂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卻,使人歡樂?!蓖鯛柕碌倪@段憂嘆真實的說出了藝術家內(nèi)心的苦悶與追求。
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作家中,郁達夫也許是“最具唯美色彩、最有頹廢嫌疑的作家?!蓖鯛柕率怯暨_夫接觸較早,并對他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的一位英國作家。熟知郁達夫的鄭伯奇曾經(jīng)指出:“由于他精通英文,他對于英國文學作品讀的更多,了解的更加深廣。他非常喜愛王爾德,而王爾德的藝術對他的影響較深”。
二、相同唯美而感性的文筆
(一)作品命運的相同——譏諷嘲罵
郁達夫于當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沉淪》時,也遇到了與王爾德相類似的情況,所受的譏評嘲罵也不知有幾十百次。王爾德在序中寫道:“在美的事物中間尋出丑的意義來的人,是不能享樂而墮落的人。這是一種罪過。在美的事物中間尋出美的意義來的人,是有根器的人。希望是為這些人存在的。世界沒有所謂有道德的書不道德的書的。書不過有做得好做得不好的區(qū)分,只此而已?!蓖鯛柕碌倪@些話,郁達夫備受鼓舞。因此,他翻譯了王爾德的這篇《自序》,他的這一舉動,一方面是與《道林·格雷的畫像》這部譯作的出版預告相呼應,以引起讀者對這部譯作的關注。另一方面,是借王爾德的《自序》巧妙地來回擊對他的《沉淪》說三道四的那些批評家們。
(二)小說主人公命運的相同——頹廢落寞
郁達夫的小說觀:透過自我心靈的觀照,能折射出大千世界。在他的筆下,郁達夫用細膩的筆觸展示了作品中主人公性格的憂郁,也折射出作者自己的憂郁。
相同之下,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肖像》成為頹廢的19世紀90年代的一曲頌歌。埃爾曼指出,這本書寫的是“唯美主義的悲劇”。道林·格雷作為主人公,從一個純真少年轉變?yōu)橐痪邽闈M足本能欲望而出賣靈魂的腐朽軀殼,王爾德在《道林·格雷的畫像》的自序中指出:“藝術這面鏡子反映的是照鏡者,而不是生活”。道林,他選擇了自殺,這是他可以選擇的唯一一條能夠使自己美麗地“生存”的出路。
三、不同的唯美主義觀
(一)生活態(tài)度的不同
王爾德是個執(zhí)著于美和享樂的理想主義者,然而嚴酷的現(xiàn)實迫使他轉變了生活態(tài)度,成為一個玩世不恭又憤世嫉俗的頹廢派人物。不僅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了他的藝術觀,且還在裝束上與眾不同。他在服飾方面的顯著標志是:孔雀羽毛,向日葵,百合,藍陶器,長發(fā)和綿織的天鵝絨馬褲。而郁達夫向往魏晉竹林詩人的不羈風度,欣賞放浪形骸的士大夫的聲色犬馬、淹滯風流的品性,并且在情感深處有落魄文人的卑己自救、虐己自娛。
(二)頹廢傾向不同
王爾德在《道連格雷畫像》中借亨利勛爵的口說“通過感官治療靈魂的創(chuàng)痛,通過靈魂解除感官的饑渴”。他的頹廢帶著與生俱來的人本身對困境的無奈,帶有濃重悲觀虛無色彩,是一種消極的入世態(tài)度。而郁達夫認為:“在物質(zhì)文明進步,感官非常靈敏的現(xiàn)代,自然要促生許多變態(tài)和許多人工刺激的發(fā)明。這一種世紀末的精神與物質(zhì)上的現(xiàn)象,是人類進步不停止一天,在這世上也絕不回絕跡的?!彼念j廢是基于人生和社會的無奈,是種大隱隱于市的頹廢。
四、結語
這兩部小說不是傳記卻勝似傳記,它們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個性和寫作特點,《道林·格雷》在語言上保持了王爾德一貫的華麗之風,在格式上保持了哥特式詭橘離奇的特點?!冻翜S》的“自敘傳”濃重的感傷情緒以及某些消極頹廢的色彩通過這樣兩部看似頹廢唯美的故事,王爾德和郁達夫把關于唯美主義、關于審美、關于道德的種種思考都表現(xiàn)了出來,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露出作者自身的矛盾人格。這樣的小說,經(jīng)歷再久的歲月塵封,也不會失去它們的光華。同時,無論是以王爾德為首的唯美主義運動的生命雖然短暫,還是以郁達夫唯美頹廢主義的瞬時隕落,他們的美學思想就像凋敝的百合花,光鮮不再,然而我們依然能感覺它們的魅力永存,歷久彌香,別樣“唯美”。
參考文獻:
[1]胡宗鋒.英美文學精要問答及作品賞析[M]. 西安出版社,2001.
[2]郁達夫.沉淪[M](短篇小說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吳其堯.唯美主義大師王爾德[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4]奧斯卡.王爾德著.榮如德譯《道林·格雷的畫像》 [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版.
[5]奧斯卡.王爾德著,孫宜學編譯,奧斯卡.王爾德自傳[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