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一直欣賞鐵芳先生的道德文章,欣賞他從容優(yōu)雅的學術行走。從《生命與教化——現(xiàn)代性道德教化問題審理》,到《鄉(xiāng)土的逃離與回歸——鄉(xiāng)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再到《古典傳統(tǒng)的回歸與教養(yǎng)性教育的重建》,他關注生命,關注鄉(xiāng)村,關注人文,他的視野一直聚焦在教育的關鍵問題上。
一直想找機會與鐵芳先生交流切磋,但始終緣慳一面。直到去年,終于因為一本書而結(jié)下緣分。去年6月初,收到他的一個郵件。他告訴我,2013年他申請了教育部的視頻公開課,做了一個6講的課程《好的學校教育如何可能》,在“愛課程”和網(wǎng)易上公開以后受到廣泛好評。他把講稿修改完善成了一本書,高等教育出版社準備出版,想請我作序。
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請。雖然那段時間我在全力以赴地準備新教育年會的主報告,還是忙里偷閑讀完了鐵芳先生的《什么是好的教育》。讀完以后,情不自禁地想起了2000年我寫作《我的教育理想》的日子。那個時候,我差不多也是鐵芳現(xiàn)在的年齡,對美好的教育也是充滿著憧憬。而鐵芳的這本書,其實也是抒發(fā)了他的教育理想,他對于一所好學校的美好期待。
這是一本教育哲學的讀本,但是沒有一般哲學著作的晦澀難懂,而是洋溢著激情和詩意。這是我喜歡的風格。他的許多思想與新教育的理念也是息息相通的。他強調(diào)教育應該是催人向善的,生命應該是朝向美好的。他說:“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們的心靈,長久地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之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彼岢觯骸敖逃撵`魂就是引導著人不斷地去欲求著美好事物,以個體心靈中不斷萌生的對美好事物的欲求來激勵、引導個體生命的自我成長?!边@與新教育倡導的“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主張非常契合。
鐵芳是中師生出身,做過中小學的教師,是一位非常接地氣的學者。他的文字,總是有泥土的味道,有田野的芬芳。他告訴我們,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最本源的感受就是生命感,是活生生的生命感,“是對年輕生命積極向上、蓬勃生長的欲求與狀態(tài)的感受”。這種珍惜、欣賞活生生的生命的感覺,是優(yōu)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他告訴我們,盡管學校教育的形式不斷發(fā)生變化,但師生朝向美好事物的心靈不會變化,學校教育以喚起個體對美好事物的欲求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會變化。作為生活在師生關系之中的教師,最重要的使命,也就是呈現(xiàn)美好、體驗美好、喚醒美好、朝向美好。
是的,我們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為我們相信教育能夠把人類帶向美好。我們之所以用心去做教育,是因為我們相信每個生命都是朝向美好的。生活在教育中,就是生活在美好中。讓我們一起隨著鐵芳先生的文字,走進美好的教育,珍惜美好的人生,朝向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黃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