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MSCI宣布暫未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但跟蹤新興市場指數的約1萬多億美元基金已經加快在A股布局了。
萬眾期待的A股與MSCI指數的6月之約又最終未能如愿,投資者不乏有些失望,市場情緒似乎也受到一定影響。但EPFR資金流向數據則顯示,此前撤離的外資近期開始快速回歸。
外資返場
MSCI在其官網宣布,在一些重要的市場準入問題得到解決后,中國A股即會被納入其全球市場指數中。公告還列出了接納A股涉及的三大顧慮,包括目前仍不能可靠的獲取額度,資本流動有限制以及海外投資者的實際權益問題。雖然這一結果業(yè)內早有預期,但并未能阻擋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腳步,海外資金正在借道QFII、RQFII等途徑快速回歸A股市場。
來自業(yè)界一線的信息表明,海外投資機構已經加快在A股布局,新增資金正在流向A股市場。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海外投資者對進入中國股票市場已在一段時間內持積極關注態(tài)度,部分投資者因擔心中國股市漲幅過大或新興市場中亞洲占比較大而產生疑慮,但從中長期看,海外投資者或主動或被動都會進入中國市場,A股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只是時間問題,大批海外資金將因此而進入中國股市?!?/p>
中國結算公布的數據顯示,QFII已經連續(xù)41個月開立A股賬戶。僅5月份,QFII新開了12個A股賬戶,其中,滬市4個,深市8個。至此,QFII開立的A股賬戶總數達到了876個。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也顯示,截至5月29日,外匯局累計審批QFII額度為744.74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59億美元,獲批機構增至271家。同時累計審批RQFII額度為3827億元人民幣,較上月增加190億元,RQFII機構總數達到129家,較上月新增8家。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說:“最近,境外的資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投資A股了,英國富時公司先于摩根士丹利把A股納入到它的成分股指數。與此同時,美國的先鋒公司也抓住商機開始布局A股?!睆垊偡治?,外資更青睞大盤藍籌股,他說:“新華富時A50期貨對應的50個成分股應該是這些境外投資者的首選目標,毫無意外的就是A股的大盤藍籌股,尤其是金融股。”
QFII也愛創(chuàng)業(yè)板
雖然外資一度撤離,但從過往兩個季度數據來看,外資對A股的投資一直呈上升趨勢,對創(chuàng)業(yè)板個股的關注度也在逐步上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有10個QFII機構重倉23只創(chuàng)業(yè)板個股,其中東方匯理銀行一家QFII機構就重倉9只創(chuàng)業(yè)板個股。 同時,近來QFII針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也顯得尤為頻繁。數據顯示,6月上旬就有10家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出現了QFII身影,其中包括地爾漢宇、慈星股份等。
“近期A股特別是創(chuàng)業(yè)板的亮眼表現,讓國際投資者越來越意識到不能錯過內地股市的投資機會。”南方東英資本市場部分析師李梓維指出。有外資基金經理指出,外資對于A股本輪牛市行情一直處于踏空狀態(tài),內地資本市場的一些開放新舉措,讓越來越多本已套現離場的海外機構近期回歸,同時也有一些新的資金加入了關注A股投資機會的行列。
日前,中國證監(jiān)會與香港證監(jiān)會聯合宣布雙方簽訂了相關備忘錄,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將自7月1日起正式實施,成為繼QFII、RQFII、QDII、滬港通等開放互通措施之后,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
加快A股布局
位于上海的浦銀安盛基金公司一位高管回憶說,早在2014年初,他們即已捕捉到海外資金對中國A股市場關注的脈搏。通過其外方股東法國安盛投資管理(AXA IM)的牽線,浦銀安盛與多家歐洲機構進行了接觸,并在歐洲向包括管理規(guī)模較大的退休基金、主權基金等在內的機構客戶進行了路演推薦,參與的機構客戶對中國A股市場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久之后,一家歐洲資產管理公司選擇浦銀安盛作為其QFII基金在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顧問。今年3月,這家歐洲客戶又追加了投資,表現出對中國A股市場的強烈看好。
感受到這股外資投資熱情的還有海通證券研究所的宏觀分析師姜超。今年4月份,海通證券組織國際部、資管公司、香港公司以及研究所組團去歐洲拜訪客戶,姜超也一同隨行。他描述說,海外客戶對A股市場的熟悉程度在增加。中國香港的客戶對A股最熟悉,現在去香港推介幾乎不用講英語,因為內地相關業(yè)務都換成了中國人,香港的RQFII額度也是最早用光的。歐洲對中國的了解還在緩慢推進,其中倫敦最早開放RQFII,申請也最為積極,巴黎相對進展也較快,但德國、意大利、瑞士等有待開發(fā)。
與此相應,姜超接觸的客戶也是五花八門?!笆紫仁歉袊呀浗佑|了多年的中國通,他們已在中國本地設立合資公司,忽悠起來連我們也嘆為觀止;然后是已經通過RQFII和QFII投資A股市場的,他們能和我們充分交流、你來我往;之后是最近剛剛通過滬港通進入A股市場的,他們是否會直接投資A股仍在考慮之中;還有一種客戶和你見面就屬于很給面子,他們完全不投資A股,只投資港股,和我們坐下來就講未來5年內絕對不打算開A股賬戶,說A股投資不講估值不講邏輯。我們只好和對方唇槍舌劍盡情PK一個小時,依然半斤八兩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感覺至少還是讓他們多多少少改變了對中國資本市場印象,起到了教育市場的效果?!?/p>
業(yè)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從中國在全球經濟的地位來看,還是從股市交易量、漲幅來看,A股被越來越多的海外機構納入視野是遲早的事。目前,中國GDP總量在全球排名第二,貿易額和消費額分別占全球的20%和7%。
同時,A股今年以來漲幅在全球市場居前,體量巨大,如果不將A股納入視野,則無法準確體現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數據顯示,A股自去年以來連續(xù)上漲,賺錢效應明顯。截至6月11日,滬深300指數近一年時間的漲幅達146.2%,今年以來的漲幅達53.55%,A股的靚麗表現使之在全球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日前,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宣布啟動將A股納入全球基準的過渡計劃,將推出兩個富時羅素新興市場過渡性指數,A股在新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為5%;待國際投資者可全面進入A股后,該比例將提高至32%。富時集團亞洲區(qū)董事總經理白美蘭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股市市值全球第二,但中國股市在全球指數中的比重卻很小。富時推出這兩個過渡性指數是為了反映中國市場的積極變化,并滿足一些擁有足夠額度的市場先行者對于指數靈活性以及增加A股敞口的要求。此外,全球最大的指數基金公司領航基金也宣布將A股納入其旗下新興市場指數及對應的ETF。這些都是A股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一步,而隨著后深港通的開通以及預期中進一步與其他海外市場的互聯互通,A股市場推進國際化的立體畫卷漸趨清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