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據中國之聲報道,“中國一棟古宅將在美國網站上拍賣?!毕⒁怀?,立刻引起外界關注。這棟建筑占地800多平方米,長約45米,寬約20米,來自中國江西贛州,起拍價是298萬美元,對它的估價為698萬~960萬美元。
首次在國際市場公開買賣
近年以來,國內買賣古宅的消息并不鮮見,“但公然在國際市場買賣的事情,還是首次聽說。”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干事牛憲鋒說?!百I賣古宅在一個圈子內的確蔚然成風”,原佛山市博物館館長梁國澄表示,“目前我國還沒有對這些老宅進行規(guī)范管理,存在真空地帶,如果任由自由買賣,允許私下流通的話,將來就都沒有了?!彼f:“這也是我國文化重建和文化產業(yè)開發(fā)面臨的問題,期待國家在老宅子規(guī)定上能有進一步的規(guī)范做法。”
發(fā)現:民間志愿者下“召集令”
唐大華是一位古宅研究的發(fā)燒友,他從網站上公布的10張古宅照片一眼認出,“古宅符合江西地域風格,來自贛州較為可信。從整組建筑包括大門、戲臺和兩邊的看樓來看,這應該是一座祠堂而非民居?!彼€分析:“整棟古宅頂上無瓦,只釘上了簡易的塑料布,地面無地磚,說明這棟建筑已被文物販子拆離原址,在另外的地方臨時組裝起來展示待售?!?月4日,唐大華忍不住在網上發(fā)布了“召集令”,號召網友們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尋找古宅所在,“不能讓它出國”。
尋宅:在江西樂平出現?
“召集令”發(fā)出后不到兩日,他就接到網友“藍調慵懶”的信息:這棟大宅2013年曾在江西樂平,并附上當時的現場照片。
唐大華將網友在2013年拍攝的照片和拍賣網站上的照片進行比對發(fā)現,拍攝地點與拍賣網站的地點是一致的,但已經時過兩年,網友“藍調慵懶”想不起古宅的具體位置了,“由于當時是朋友帶著去的,只記得在村道邊?!碑斆耖g志愿者接力尋宅的時候,LiveAuctioneers卻悄悄將拍賣信息全部下線,“可能他們也心虛了”。
這家網站LiveAuctioneers2002年注冊,總部設在美國紐約,主要為收藏品、股東、珠寶和藝術品提供拍賣平臺,曾經是易貝(eBay)的合作伙伴。
4月9日,又有網友反饋,2014年在江西涌山鎮(zhèn)看到過這棟古宅,不過無法確定現在是否還在此處。
尋宅的工作還將繼續(xù),唐大華說:“至少已經縮小了搜索范圍,我們還可以借助Google衛(wèi)星地圖,找出它的可能位置?!?/p>
買賣:山西、江西“出手”最盛
事實上,這并不是唐大華發(fā)現的第一棟被賣的古宅。他從2012年開始關注古宅買賣,已經掌握了60多棟被賣的古宅信息。他對古宅的研究純屬個人愛好,慢慢成了一個“自費的文物保護志愿者”。這些年來,他到山西的次數將近30次,尋訪的古建筑700多處,行程4萬多公里。
并不是他要跟山西“耗上了”,據他觀察,現在全國出手古宅最多的就是山西省和江西省。這兩地的存量比較大,另外,在當地賣古宅、文物的風氣比較興盛。山西共有古建2.8萬處,其中早期木結構古建筑存量占全國的75%以上,是唯一保存了從唐代至清代完整建筑體系的省份。
“讓人揪心的是,山西省文物局2013年發(fā)布的資料顯示,73%以上的文物古建存在不同程度的險情?!碧拼笕A說,這也正是買賣成風的原因之一。
買家:多為景區(qū)、房地產商
唐大華曾經到過山西的太谷縣,那里囤積的古宅蔚為壯觀,有山西的古宅,也有江西的古宅,儼然一個買賣中心。
根據他這幾年對古宅走向的分析,這些古宅的大買家多為景區(qū)、房地產商和收藏愛好者?!氨热缟綎|鄆城有一條街,全是山西風格的古宅,還有兩棟江西古宅。山東四方啤酒城也收納了一些古建。廣東有個房地產商花了10多萬元從山西買了一個戲臺?!薄拔以谏轿鲗ぴL的時候,老百姓只知道這些古宅、古建被賣掉了,但賣到哪里去了,他們一無所知?!碧拼笕A說,“在山西上井村,有整個一座廟都被賣掉了,只剩下一個戲臺山墻?!?/p>
“其實進行偷盜的也不是盜竊團伙,就是當地想攤點小便宜的農民,但這里已經形成了市場。一個清代的碑只賣1000元,收購價才幾百元?!彼f,農民就會為這點錢去行竊。
保護:異地遷移不是長遠之計
在唐大華看來,如何保護這些古宅、古建筑,不僅是錢的問題,還是個“技術活”。
唐大華身邊聚齊起來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曾經組織網友參加“送文物回家”,成績顯著。
針對古宅買賣的問題,他和許多志愿者希望能通過古村落“活化”的力量,來增加“造血”功能。這一做法與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創(chuàng)始人何戍中的想法不謀而合。在何戍中看來,“古建筑的保護,重在原址保護,社區(qū)居民參與并受益,這樣才是長遠之計?!?/p>
現在不少收藏家、房地產商、園林景區(qū)將古宅異地遷移的做法,何戍中并不看好,他認為:“拆除古建筑對當地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是一種破壞。即便是出于保護的目的,這也是一種遷移成本高、法律爭議最大的一種方式?!?/p>
在美國的網站上拍賣中國的古宅,“關于它的產權問題、買賣時間等法律細節(jié)并不明晰,所以是否違法還不能判定?!?/p>
何戍中分析,一棟古宅是不是文物,得從它的文化價值來評定,而能否買賣則是所有權行使的問題。“一棟私人所有的古宅,如果古宅所有人將其買賣并不違法,目前也沒有相關規(guī)定進行約束,誰也管不著?!?/p>
癥結:古宅界定規(guī)范缺位
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干事牛憲鋒表示,近年來并未聽說我國古建被整件賣到國外的事情:“上世紀90年代,聽說有我國的古宅搬到美國去了。更多的則屬于建筑構件,比如壁畫、天花板、寺廟的佛像等?!?/p>
古宅的流通和買賣引起了原佛山市博物館館長梁國澄的擔憂。他說:“近年來也關注到這個問題,老宅的買賣現在的確是在法律邊緣游走。對于文物保護,我國有兩個原則:一、文物屬于國家所有;二、列入文物保護的單位,絕不能動?!绷簢握J為,“按道理來說,到了一定年份的東西都是文物,原則上屬于國有。沒有列入文物保護的老宅子,怎么界定所有權是目前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恢復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p>
“這就面臨兩難,不買賣,如何保護?放開自由買賣更不行,這樣將來就都沒有了,所以存在一個灰色空間?!绷簢握f,現在的問題是:一、這些老宅子能不能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如果成為當地文物保護單位,需要認真去界定、執(zhí)行。二、這些老宅有多長時間,潛在價值有多大,當地政府有沒有明確界定,買賣也需要規(guī)范。
“那這些還沒有規(guī)范管理的老宅子,私下去流通,性質怎么定?我們談論了很多年,但還沒有很具體的細則。期待國家在老宅子規(guī)定上能有進一步規(guī)范的做法。”他建議,“除了劃為文物單位的,掛牌以外的也要做一個摸底。這些過去沒有重視,是一種缺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