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基點,也是他們閱讀寫作的基礎。但是,實踐教學也表明,識字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枯燥且無聊的過程。其中,小學生的識字強度與速度對他們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是有著直接的關系的。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使得識字教學不那么枯燥,在教學時,要具備把識字教學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這樣的教學能喚醒學生沉睡在大腦皮層的信息,而且還能讓學生對所學的新字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對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都是很有幫助的。所以說,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各種有效的識字方法,不要拘泥于一種方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98-01
識字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起點,對于學生今后的閱讀、寫作也都是打基礎的階段。識字教學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要想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字、識好字,提高識字的效率,就需要在教學時“遵循著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學習語文知識的規(guī)律,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策略”提高他們的識字效率。本文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談談如何在教學中提高識字的效率,讓小學生多掌握一些漢字。
一、激發(fā)興趣“樂于學”
眾所周知,識字的過程相比較而言是一個較單一的過程,重復機械的識記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這個時候,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則很重要。學生一旦有了興趣,才有可能創(chuàng)設高效率的識字課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進度,創(chuàng)設“展示臺”,組織學生制作生字卡、識字冊或者是識字小報等方式來展示自己的知識效果。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教師也可以不定期地開展“識字大王”的比賽,頒發(fā)小獎狀鼓勵學生多識字。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起到的作用則是學生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認識更多的生字,使用這些生字,在實踐中鞏固這些生字。教師也要樹立“生活中到處有語文”的理念,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識字,去體驗識字的樂趣。識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用,所以,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在生活中去再現(xiàn)、運用所學的這些生字。比如說,每天上學、放學的時候就可以留意路邊店鋪的名稱,認一認哪些字是新學的。與父母一起去超市時,也可以對著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主動認字,不會的字可以及時地請父母幫忙,或者猜一猜。與學生一起們參加活動時,也可以自制宣傳資料,對于一些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字典幫忙。這種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促使學生去主動識字,學生們也會興趣飽滿地參與其中。
二、向?qū)W生傳授學習漢字的方法
要想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首先需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也能自主去學習一些漢字,對提高學生對漢字與閱讀的興趣很有幫助,也能幫助學生結識更多的漢字。第一,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法,讓學生記住一些漢字,比如說“刀”這個字,就很像一把打開的小刀,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漢字的形態(tài)記住這個漢字的正確讀音與意思。第二,也可以借助形聲字等具有不同特點的漢字進行歸納與總結,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正確的認字方法,比如說“蜻蜓、蜈蚣、蝴蝶”這樣的漢字,一部分表示的是漢字的種類、另一部分則是讀音,這一組詞能夠看出它們都是屬于昆蟲類的,而且學生也能夠準確地把他們讀出來。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漢字則不適用,所以說,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時,首先可以先借助字典,然后再根據(jù)其字義和字形加以記憶。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去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比如說可以先出一組象形字,這些字主要采用的是由實物圖到象形字,然后再到現(xiàn)代漢字的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們的面前的,這種富有動感且生動有趣的畫面也會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而且還能夠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到識字教學活動中來的積極性。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既能簡化思維的過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記憶漢字的強度,促進學生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認知能力,而且還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索蘊含無窮奧秘與樂趣的漢字世界的主動性與求知欲。語文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漢字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主動走到課外,走向大自然,多借助這些資源識字,提高自己的識字效率,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fā)展。
四、課后鼓勵自主識字,培養(yǎng)自學習慣,周期復現(xiàn)
學生對不喜歡的課外作業(yè)就是重復抄寫相同的字很多遍。因此,筆者在布置課外作業(yè)的時候,就讓學生抄寫一遍本課新學的生字,一個字寫一遍,通過“多認少寫多復現(xiàn)”的方式來防止學生的遺忘。課后,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制“識字袋”,鼓勵學生多在課外閱讀中、在生活中主動去識字,然后隨時把在課外認識的字寫成卡片裝進“識字袋”里,經(jīng)常借助“字卡”來鞏固這些漢字。在教完某一單元內(nèi)容后,要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練習,要采用多種有效的手段,周期復現(xiàn),鞏固學生們的識字效果。這種復現(xiàn)循環(huán)主要都是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的。要先鼓勵學生互查識字的情況;然后再指導學生用學過的生字進行口頭的組詞、造句等,也可以練習說話或者是寫一小段話。把學過的字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復現(xiàn);之后,再根據(jù)學生掌握漢字的不同情況安排他們的寫字練習,逐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對于鞏固學生的漢字是很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以學生作為主體展開的,教師需要想方法多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性的方式來促使學生識字,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師也要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引導他們都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點去學習,使得學生也都能夠輕松步入到“識字樂園”中,在寓教于樂中識字,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積累更多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