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泰
巡按晉大人官印丟了。這事直嚇得他毛骨悚然,坐臥不安,如熱鍋上的螞蟻。這還了得!丟官印死罪。急火攻心,晉大人牙疼得半個臉都腫起來了。
晉大人是欽差大臣,此次南巡為江南大旱查賑災(zāi)而來。一路巡視的重災(zāi)府縣幾乎顆粒無收,赤地千里,百姓逃荒,賣兒賣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餓殍遍野。晉大人心情沉重,悶悶不語,身上銀兩差不多都給了災(zāi)民,骨瘦如柴的災(zāi)民給晉大人磕頭都起不來了,晉大人下轎扶起他們。
青天大老爺呀!
沿途府縣官員為晉大人設(shè)宴接風(fēng)洗塵,晉大人落座,眼看滿桌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長嘆一聲:“百姓米粒未進,本欽差怎能下咽,撤下給災(zāi)民充饑吧,米飯一碗足矣!”
府臺知縣對晉大人為官有所耳聞,但沒想到是今天這樣。他們便按晉大人吩咐一一落實。晉大人離去到下一府縣,府臺知縣送銀子。晉大人收下,命師爺記錄在案,然后分送給災(zāi)民。
晉大人來到山縫縣,魚知縣高接遠迎,跪在道旁。晉大人一進縣境直覺這兒旱災(zāi)最嚴重。坑塘河流龜裂,秧苗干死,比沿途災(zāi)情嚴重得多。
魚知縣的接風(fēng)是簡單便飯,晉大人夸知縣清廉。魚知縣安排晉大人住縣衙最好的房子,安插一心腹跟隨巡按,一定照顧好晉大人,若有閃失拿你是問!心腹連連點頭,是!是!是!
晉大人查災(zāi)認真仔細,魚知縣面上點頭哈腰,甚至還叩拜,暗地里卻想方設(shè)法陷害晉大人。
晉大人微服私訪,走進百姓中間,調(diào)查魚知縣的為政。
“他真該姓魚,魚肉鄉(xiāng)里!”
“他頓頓好酒好菜,魚知縣嘛?!?/p>
“縣里人口三萬多,現(xiàn)在連一萬也不足了,逃荒的、要飯的、餓死的,他賑災(zāi)只是個名頭,從未做過實事?!?/p>
魚知縣怕巡按御史動真的,惶惶不可終日。
正在晉大人下決心查辦魚知縣的時候,晉大人的官印丟了。
晉大人分析是知縣干的,設(shè)計陷害他。偷走官印的人定是知縣心腹,阻撓查案進度。
晉大人是內(nèi)緊外松??嗨稼は朐鯓訌闹h手里拿回官印。
巡按跟知縣說話依然談笑風(fēng)生,淡定自若,毫不緊張。
知縣也是藏而不露,臉上嘻嘻哈哈,暗地里卻想看看巡按的笑話。
巡按就是巡按,水平比知縣高多了,明鏡似的看透知縣五臟六腑。
急火、急火……巡撫一拍頭:有了?;稹⒒?,救火!救火呀!
一天晉大人約魚知縣吃頓飯,感謝魚知縣對他鞍前馬后伺候。
魚知縣聞聽巡按御史請,心里犯嘀咕……
晉大人備下家釀薄酒,“魚知縣,謝謝你連日為我勞頓,薄酒一杯略表謝意。請?!?/p>
“晉大人您太客氣了,見外了。您到小縣風(fēng)塵仆仆,不辭勞苦,是下官的榜樣,真叫下官心疼。要說感謝的是我,還望大人美言,給小縣再撥些錢糧,救災(zāi)民于水火?!?/p>
“魚知縣你又客氣了!上奏是本官職責(zé),一是一,二是二,本官決不隱瞞絲毫!”
魚知縣聞聽巡按語似雙關(guān),嚇得冷汗直流。
酒過三巡,菜卻沒過五味。
巡按僅備四菜。魚知縣哪吃過這災(zāi)民之飯,見巡按御史抻脖瞪眼地吃下,他強咽著巡按勸讓的小菜。一碗蒸榆樹葉,一盤涼拌馬齒莧,一盤咸菜條,最好的是一碟豆粒兒。
二人正酒酣之時,家人忽大喊:“著火了!快救火呀!”
后院突然起火,巡按呼地站起,急忙進臥室捧出官印盒子,嚴肅地遞給魚知縣,說:“這是我的官印。麻煩你快拿走代為保管,明天一早送來,我先去救火!”
巡按說完不容知縣有絲毫推辭的機會,跑開救火去了。
魚知縣欲言又止,有苦難言,只好捧著空盒子回家。
魚知縣幾乎一夜未眠,眼熬紅了。天明若空盒子返回,那就說明自己把巡按御史官印弄丟了,那可是要命的大罪!他思忖再三,還是把從巡按那兒偷來的官印放回盒子。
第二天一早,知縣捧著巡按官印盒送到晉大人住處。
晉大人看著魚知縣紅紅的眼珠,接過沉甸甸的官印盒會心地笑了:“謝謝魚知縣了!”
魚知縣哭笑不得:“哪里,哪里,下官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
晉大人的奏折皇上批準,追加賑災(zāi)錢糧,魚知縣貪贓枉法,魚肉鄉(xiāng)里、克扣救災(zāi)錢糧,置災(zāi)民于水火而不顧,秋后問斬……
選自《幽默與笑話》2013.1
(段明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