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什么呢?廟里有一個小和尚,喝水就到山下挑。一個和尚挑水喝,日子還算過得去。后來,來了一個瘦和尚,這下麻煩來了,由誰來挑水呢?怎么安排才各自不吃虧呢?最后,他們爭論的結(jié)果是兩個和尚抬水喝。
可是,有一天,小和尚生病了,這一天他倆就沒有水喝了,兩個人都很不高興。小和尚想:我難得生一次病,你就不能去挑一次水嗎?瘦和尚想:你小和尚一個人的時候難道就不生病了,難道就不喝水了嗎?憑什么兩個人喝的水要我一個人挑?
他倆正在犯難時,從山下來了一個胖和尚,小和尚和瘦和尚都找他訴苦。胖和尚詭異地笑了笑,說:“我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毙『蜕小⑹莺蜕懈吲d極了,連忙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胖和尚回答說:“我出一道題,你倆誰做不出來,誰就去挑水?!薄昂玫模玫?。”小和尚和瘦和尚都覺得自己很聰明,便爽快地答應(yīng)了。
胖和尚清了清嗓子,說:“聽好了!山下有口井,你們一個從廟出發(fā),一個從山下的井出發(fā),相向而行。第一次,你們在離廟10千米處相遇,然后你們繼續(xù)按原速度走完全程,分別到了廟與井后返回。第二次,你們相遇時離井5千米,到此時為止,你們一共走了幾個全程?從廟到井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小和尚搶先說:“我們一共走了2個全程。至于廟到井的路程……我一時還沒有想好。”
“你說一共走了2個全程,有什么根據(jù)?”胖和尚反問道。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我們相遇了兩次。”小和尚回答。
瘦和尚反駁說:“不對,不對,我們應(yīng)該是走了3個全程。一個從廟到井,一個從井到廟,是2個全程,相遇在半途中,也就是我們一起又走了1個全程。假設(shè)我在第一個全程中走了10千米,那么在3個全程中,我共計走了10×3=30(千米)。又因為我到達井后走了5千米才與你相遇,所以兩地距離為30-5=25(千米)?!?/p>
胖和尚冷笑著說:“別看瘦和尚瘦,肚子里還蠻有貨的嘛!言歸正傳,小和尚你快去挑水吧!”
小和尚剛挑起水桶準(zhǔn)備去挑水,可是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放下扁擔(dān),說:“我上當(dāng)了?!比齻€和尚又爭吵起來,誰也不肯去挑水。不過這一次小和尚、瘦和尚站在同一“戰(zhàn)壕”里了。
這下可好,三個和尚,卻沒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