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萍
摘要:日?;顒又?,往往有許多家長放學接孩子時看到孩子的繪畫作品,常常呲之于鼻、搖搖頭冷笑道:你這畫的是什么?這個人怎么畫成這樣?其實大多數(shù)家長在兒童繪畫方面的理解甚少,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審視兒童畫,家長錯誤的指導方式,使孩子對繪畫失去興趣,禁錮了他們的思維……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繪畫的真正意義,了解孩子繪畫的不同階段,尊重孩子繪畫的動機,細細品味孩子繪畫的內(nèi)涵。這樣孩子才能讓心中那顆最美的種子發(fā)芽。
關鍵詞:繪畫;尊重;品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qū)W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萌芽。但是在幼兒園日?;顒又?,往往有許多家長放學接孩子時看到孩子的繪畫作品,常常呲之于鼻、搖搖頭冷笑道:你這畫的是什么?這個人怎么畫成這樣?其實大多數(shù)家長在兒童繪畫方面的理解甚少,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審視兒童畫,家長錯誤的指導方式,使孩子對繪畫失去興趣,禁錮了他們的思維……
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繪畫的真正意義,了解孩子繪畫的不同階段,尊重孩子繪畫的動機,細細品味孩子繪畫的內(nèi)涵。這樣孩子才能讓心中那顆最美的種子發(fā)芽。
一、理解孩子繪畫的意義
繪畫是孩子思想的印記,是靈魂的外現(xiàn),是反映孩子心智和發(fā)展情況的表現(xiàn)。它能提高感知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孩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釋放發(fā)現(xiàn)真善美的力量。美術活動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非常有利,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生來便具有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只要得到適時的科學的開發(fā),就能表現(xiàn)出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得越早,其發(fā)展?jié)撃茉酱蟆?/p>
二、了解孩子繪畫的階段
正確對待孩子的涂鴉期。孩子在涂鴉過程中畫的形狀對語言有很大幫助,這些形狀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孩子在胡涂亂畫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的,這說明涂鴉不是臨摹而是創(chuàng)造。這些涂鴉不斷積累,進而演變成繪畫語言的基礎,這不是向別人模仿學習獲得的,而是自己創(chuàng)造并專有的繪畫語言。沒有涂鴉,就不會有后來的自由創(chuàng)作。
對待孩子的“畫不像”。為什么孩子的畫總是畫不像,這是很多家長都苦惱的問題,正是由于家長用這個“像”作為一個標準,造成了許多孩子的作品都不被肯定,甚至挨批。其實,孩子的畫是內(nèi)心的真實而非外表的寫實。他們不是按自己看到的畫,而是按自己認識的畫,而且畫的也是自己感興趣和關心的事物,這就是4—8歲左右兒童繪畫的特點:“感覺的寫實主義時期”。9歲左右才以親眼所見到的去畫。家長們不要著急,讓孩子盡情享受每個成長階段所特有的繪畫樂趣吧!
理解孩子總喜歡畫一種東西。如果孩子長期畫固定模式的東西,家長首先不要試圖改變孩子繪畫方式和內(nèi)容,應盡量反省一下,孩子的生活是不是不夠豐富和富有活力?是不是經(jīng)常看電話或動畫片打發(fā)時間?是不是很少到自然環(huán)境中去玩耍,是不是缺乏小伙伴……孩子本身生活單一,缺乏體驗,頭腦中的存儲就好匱乏,因此很難畫出充滿活動,內(nèi)容豐富的作品來。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況,請不要在繪畫技巧上去糾正,而應首先改變孩子的生活方式。
三、尊重孩子繪畫的動機
看孩子的繪畫作品猶如細細品讀一部人生小說,它能帶你走進另一片凈土。記得在一次繪畫活動中,有一位幼兒把畫得好好的畫面上加滿了黑線條,一看畫面亂七八糟,我真想狠狠地批評他不愛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但當我走近他身邊,他卻興奮地告訴我:“老師,這是我畫的是《喜洋洋和灰太狼》喜羊羊正用自己發(fā)明的漆黑流星雨擊敗灰太狼,這是……”。聽了他的講解我完全沉浸在他的津津樂道之中,這就是幼兒有聲的思維,其中充滿了想象和豐富的情感。試想如果我不聽他解釋而是直接去批評他指責他的畫畫面臟亂,不就扼殺孩子的想象力,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同時我們也要對該幼兒畫的搏斗的場景與畫面美觀提出技巧上的建議,這樣既尊重他的勞動成果又保護了他的創(chuàng)造性,使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四、品味孩子繪畫的內(nèi)涵
(上圖)這是一個4歲半的小姑娘畫的《母親節(jié)的禮物》。繪畫的時候正是梅雨季節(jié),她立刻畫出媽媽撐著一把雨傘,留著長長的辮子,小姑娘把準備好的黃色手鐲用綠色首飾盒包裝好,準備給媽媽一個驚喜。從畫面上就很容易看出這是一位孝順、又充滿想法的孩子。
(上圖)一看這靚麗的色彩搭配、精美的圖案設計,最令人開心的是那顆太陽,說明這個孩子的內(nèi)心是陽光、快樂、樂觀的??此漠嬑覀円欢芙邮账凉M滿的暖暖的正能量。
(上圖)畫面中你看到了一只憂傷難過的兔子,旁邊站著兩只幸災樂禍的兔子嗎?據(jù)孩子述說的故事:三只兔寶寶去地里拔蘿卜,他們看到地里的大蘿卜拔呀拔呀,“噗通”一聲,兔小寶掉到坑里了(兩條線圍著的地方)它難受地向兩只兔哥哥求教,可是卻引來一陣嘲笑聲……從這個畫面和孩子的口述中,你能感受到這個孩子的調(diào)皮和無限豐富的想象思維嗎?
兒童畫的天真幼稚,是由于兒童天真幼稚的心所造成的,而兒童天真幼稚的心是其年齡特點的正常反映,是其生理和心理的必然寫照,所以兒童畫就應當天真幼稚,不幼稚反而失去了兒童畫的美感。自然界有一個歸類:早期成熟早期衰敗。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孩子拉到成人的隊伍里來。讓孩子盡情創(chuàng)造出賦予孩子靈魂的繪畫作品吧!
參考文獻:
[1]《幼兒園美術教育》孔起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兒童繪畫與心理治療》解讀兒童畫,Cathy A.Malchiodi,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