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義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鎮(zhèn)第十小學
淺談小學語文課前五分鐘活動
丁曉義
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鎮(zhèn)第十小學
開展課前五分鐘活動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把學生注意力拉回課堂,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沉悶死板,激發(fā)熱情、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陶冶情操。比教師一上課就一成不變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大家打開課本xx頁……有效得多。那么,要怎樣才能開展好這項活動呢?我認為主要突出以下“五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才能獲得意料中的效果。所以我最初確定的課前五分鐘的內(nèi)容是隨意的。如可說幽默笑話、猜謎語、詩朗誦、說新聞、說身邊人、身邊事等,其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愛上課前五分鐘這個小舞臺。慢慢的放手讓學生自己當課前三分鐘的主人。我先引導(dǎo)學生從自己的特長入手,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則新聞、一個笑話、一則謎語、一段佳句欣賞……不管是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都可以成為課前五分鐘的內(nèi)容。展示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根據(jù)自己選擇的內(nèi)容,可以以課本劇、歌唱、評書、相聲、演講等等各種形式進行展示。這樣給學生的空間大了,他們的興趣自然高漲。
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前三分鐘并不是優(yōu)秀學生的舞臺,它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其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而產(chǎn)生的。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我要求同學們按照座位次序往下輪,每天兩位同學上臺進行播報。如果時間允許,其他同學也可以自由補充播報。播報的同學要認真準備,做到儀態(tài)端莊,發(fā)音準確,口齒清晰,語言富于感情,要淋漓盡致地展示口才與膽量。同時,通過聲情并茂的播報,小主播要把全班同學的注意力和興奮點迅速轉(zhuǎn)移到這課前三分鐘上來,讓全班同學用短短的五分鐘時間走天下,看世界,開眼界,長知識。當然對于播報不合格的同學,第二天要重新播報,直到合格為止。這樣的要求不僅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而且對于有些偷懶、心存僥幸、渾水摸魚、沒有自信的同學來說也是一種“硬性”的鍛煉,“逼迫”這他們勇敢地站上這個講臺。
課前三分鐘是在富有生成性的開放空間中,使多數(shù)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以充分展示,盡顯語言文化的魅力。每個班都有后進生,經(jīng)常會被老師們忽視。記得在的學生中就有這樣一個小女生,她特別膽小,在課堂上。從沒見她發(fā)過一次言。在課前五分鐘這個舞臺上,她第一次站到講臺上時一句話都不敢說,無論老師同學怎樣鼓勵,就是不張口,足足站了五分鐘。對于她來說可能恨死這個時刻了。如果這時我再嚴厲地批評她,我想她永遠都不會再有站在講臺上的勇氣,對于她來說也許就是一種毀滅,課前五分鐘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為了鼓勵這個孩子,培養(yǎng)她的自信心,我對全班同學說:“瞧,有些緊張,但她今天能勇敢地站在這里,也是一種進步!讓我們把鼓勵的掌聲送給她,期待她下一次的進步吧!”話音剛落,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等第二次輪到她說時,她準備了一句話新聞,照著讀都沒有讀下去,我還是給予她鼓勵:“進步真不小,已經(jīng)敢在講臺上發(fā)言了!”第三次,她沒有脫稿,雖然磕磕絆絆,但是把新聞講完了,我依舊鼓勵她。等到學期末,她已經(jīng)能脫稿進行簡單的演講了。
怎樣讓課前五分鐘的內(nèi)容為我的課堂服務(wù)呢?我根據(jù)語文教材特點精心設(shè)計內(nèi)容,以不同的形式展開課堂教學。如我在上《窮人》一課時,通過一道數(shù)學題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chǔ)。
【教學片段】——人教版第十二冊《窮人》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出了一道題想考考大家,誰敢舉手!
師:你第一個舉手,就請你!看大屏幕。5+2=?
師:你真勇敢,在不知道題目的情況下勇敢的舉起了手?
師:把掌聲送給他!這掌聲有一點點是送給你作對這道題,但是這掌聲中更重的意味著什么?是沖著你剛才的那份自信和勇敢。今天老師給大家出的這道題,就是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中會有許許多多機會,有的人會緊緊的抓住機會,而有的人會與機會擦肩而過。這是為什么呢?記住,機會往往屬于那些勇敢、自信而且有準備的人的。
師:好!剛才我們說了,(5+2=7)。這是一道數(shù)學題。數(shù)學有數(shù)學的運算法則,但是我們語文有語文的理解方式。5加2還會等于幾呢?那么我們今天就通過學習窮人這篇課文,來尋求這道題目的答案。
在這樣課前五分鐘里,通過精心設(shè)計內(nèi)容、設(shè)置懸念,進行談話導(dǎo)入,即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
又為后面的學文做好鋪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如:根據(jù)教材單元的特點,每天組織兩名學生中的一位說與單元主題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進行演講。這一做法不僅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開拓思維,還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轉(zhuǎn)移到我的課堂上來,讓上課的效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最初的課前五分鐘我就告訴同學們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課前五分鐘是一個獲取知識的舞臺,只有認真傾聽,你才能把知識據(jù)為己有。同時,我還比較注重他們的評價能力。首先,我自己進行評價,給學生一個暗示該如何評價;接著,我指導(dǎo)上臺學生簡單的評價,可以先從內(nèi)容、語氣語速等方面入手,再慢慢對內(nèi)容以及演講的整個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再次,我將評價的繡球拋向全班同學,讓大家都參與到評價中,對于敢于參與評價,樂于評價,發(fā)表意見的同學我都會給予特別的表揚。但是評價不能只講空話,不能只說“講的太好了!”“太精彩了!”要說出好在哪里,給出的建議要對演講的同學有幫助。這樣就要求同學們聽的時候必須用心,用腦去聽;最后,還引導(dǎo)同學評價要有層次性,能力不等的同學要區(qū)別評價。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教我們:要“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痹谖铱磥?,充分利用語文課前五分鐘恰好是減輕教師負擔,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