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文/文
在我國一些地區(qū),立春這一天,至今還有吃春餅的習(xí)俗。春餅原是立春日的食品,唐宋時(shí)稱為春盤。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進(jìn),其餡料由芹、韭、筍組成,表示勤勞、長久、蓬勃之意。以后成為四時(shí)皆備的小食,稱為春餅。
春餅的做法是,將面粉用開水略燙,揉合均勻,制成薄餅后烙制而成;具體的做法是:先把面粉拌上水,撒上適量的食鹽,揉勻打透,存盆里備用。另在紅紅的煤餅爐上放一只叫熬盤的平底淺圓鐵鍋。隨手抓一撮粉團(tuán)在灼熱的平鍋上畫一個圓圈,稍烘一下,就可揭下一張薄餅,這便是春餅了。好的春餅,整張均勻,圓似滿月,色澤微黃,咸淡適口,吃起來香噴噴,松脆脆。如果卷上點(diǎn)油餅、油條、豆芽、油豆腐干、豬頭肉之類,味道就更好了。制作中如加上鮮雞蛋和蔥花,俗稱雞子春餅,其味尤佳。
食用春餅時(shí),是將春餅卷入不同的熟菜。春餅內(nèi)卷的熟菜可分為葷素兩種,葷菜包括肉絲炒韭菜、肉絲炒菠菜,或?qū)⑨u肉、醬肘子、熏雞、醬鴨等切成細(xì)絲,再加上細(xì)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或甜面醬;素菜包括炒豆芽、炒韭黃、炒粉絲或?qū)⑷N菜一起素炒。吃春餅講究將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人愛吃春餅,另一層意思是春餅是圓的,取其團(tuán)圓之意。我國大江南北,春餅的做法不一,現(xiàn)介紹幾款特色春餅的制作方法。
土豆蛋餅 材料:土豆、雞蛋、胡椒、鹽、牛奶各適量。做法:先將土豆切成絲;切好的土豆不要過水,直接在油鍋中煎,多倒一些油。先炒土豆絲,然后聚成一堆,由于土豆中有大量淀粉,一用油煎就會粘連在一起;然后打一個雞蛋在土豆上。再撒一些胡椒、鹽,最后形成土豆雞蛋餅。
美味卷心酥 材料:春卷皮,果仁,黃油和蛋黃液各適量。用具:密封袋、搟面杖、刷子、烤箱。做法:果仁巧克力餡,先把你喜歡的果仁裝到密封袋中,然后用一根搟面杖搟碎。如果你喜歡甜味還可以加一些糖進(jìn)去。加一些巧克力碎屑。平時(shí)你也可以多做一些果仁屑用密封袋保存在冰箱中;首先在春卷皮上涂上黃油,再放一些果仁巧克力屑,再將春卷皮卷起,外層刷上一層蛋黃液;將以上材料放入烤箱15 min,美味的卷心酥就完成了。
春餅熗土豆絲 材料:用春卷皮、土豆、紅尖椒、黑木耳、胡蘿卜各適量。做法:將紅尖椒、黑木耳、胡蘿卜切成絲;把鍋里放油,先放紅椒絲、木耳絲、胡蘿卜絲爆香;再把土豆絲倒入,迅速翻炒,加入胡椒、糖、醋。出鍋;炒好的土豆絲直接用春卷一包,美味的春餅就做成,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