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聲》雜志的編輯:你好!
因為是學(xué)生的緣故,曾有兩次機會以近似個人游的方式感受臺灣,每次行期雖然都只不過一個多星期,卻也緊湊并充實著。幾天下來,我就已經(jīng)能夠適應(yīng)那里溫暖濕潤的氣候、文明現(xiàn)代的生活、柔和甜美的腔調(diào)以及禮貌謙讓的作風……臺灣帶給我的美好回憶一直使我的心長久地停留在寶島。
我對臺灣的想象和我在臺灣親身體驗的景象差別不大。從走出機場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仿佛到了大陸的南方,一點兒都沒有陌生感。盡管有60年的隔閡,盡管還存在著種種分歧甚或誤解,但這都沒有讓兩岸同胞變得生疏,現(xiàn)代發(fā)達的傳播手段已經(jīng)讓兩岸的相互了解變得極為便利,而兩岸全面“三通”也使得同胞間的交往更為頻繁。
到臺灣最大的感受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與文化,盡管兩岸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分歧,但誰都不能否認兩岸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無處不在的中華文化讓我對臺灣有著深深的認同感和親切感,而隨處可見的漢字和通用的語言也使大家的交流毫無障礙。
臺灣的著名景點和建筑也在展示著兩岸共同的歷史與文化。故宮博物院之行讓我大飽眼福,親眼欣賞到了過去只能在歷史課本上才能一見的珍貴寶物。清水祖師廟則從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角度證明兩岸的共通性,看到虔誠的信徒,仿佛又看到了家鄉(xiāng)的長輩在求簽和膜拜。而隨處可見的媽祖廟則進一步證明兩岸同胞的共同信仰。
更新奇的感受莫過于臺北的路名,大陸的大城市基本上都被用于命名臺北的街道了,我的一個朋友就住在青島東路,而我作為青島人,對臺灣的親切感無疑又增進了一層。
王欽
臺灣大學(xué)大陸交換生
·編輯說·
兩岸同胞同宗同祖,血脈相連;兩岸文化同屬中華文化,同根同源。兩岸的淵源隨處可見,只要你留心,就能在兩岸的風俗民情、文學(xué)藝術(shù)、語言文化中發(fā)現(xiàn)。期望你在臺灣的學(xué)習時光,能給你帶來更多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