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王祥國
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聽力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的聽說能力較為薄弱,不少學生怕開口,甚至不開口,尤其在農(nóng)村中學,教者只注重學生的筆試能力的訓練與提高,忽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達到新課標所要求的聽說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困難。高考對學生的聽力要求與學生的聽力現(xiàn)狀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xiàn)。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勢在必行。筆者認為,英語聽說是一種交際手段,應加強學生小組間合作,應多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活動,研究性學習方面入手。把提高學生的聽說與學生的真情實感、興趣的需要聯(lián)系起來,而不應僅靠機械性的課堂聽力訓練?;谝陨纤伎?,我們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參與,即課外實踐活動,課內互動活動,課間交流活動,最終達到讓學生在互動、合作中提高聽說能力。
每周一、三、五的中午午睡后、上課前進行半小時的英文廣播,節(jié)目為英語新聞廣播,英語歌曲選播,英文小詩欣賞。當天晚上夜自習前重播一遍。新聞節(jié)目內容由學生自己準備一些比較有趣的話題,如:國內外新聞報道,MH370失聯(lián)后,報道關于每天多個國家尋找馬航失聯(lián)飛機的新進展,國際社會對此的反映等。節(jié)目開始時,由一位教師和一個學生共同播音,以后逐步過渡到全由學生播音,這樣不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其他學生也都聽得津津有昧。
我校有無線電臺一座,學生每人配有一臺微型收音機,方圓兩公里內能收到我校電臺的節(jié)目。我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yōu)勢,讓學生自創(chuàng)自辦一些節(jié)目,組織學生集體收聽,對此學生興趣頗濃。我們播放節(jié)目的時間為每周六上午第四節(jié)課,學生們自創(chuàng)的節(jié)目有:日常英語會話、講英語幽默故事。通過幽默故事講聽,學生能逐漸理解英語語言的幽默和風趣。
隨著學校的發(fā)展,我校也建有了有線電視網(wǎng)絡系統(tǒng),每周二、四、六晚自習前一刻鐘,讓學生欣賞錄制的中央電視臺英文頻道的節(jié)目,我們選擇學生感謝的話題和語言相對較為淺顯的節(jié)目錄制,開始節(jié)目播放兩遍,教師及時加以評注和點評,以便學生能理解,過渡到后來的一遍。在生動的畫面的配合下,學生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種形式很受學生歡迎,值得推崇。
(1)定期舉行朗誦競賽,要求內容為自己編寫的或選自英文報刊雜志上的文章,而不是從課本上直接得來的。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己當評委,評判出優(yōu)勝者,教師及時頒獎。
(2)英文小品欣賞,可以二人、三人或多人一組進行小品表演,每組課前準備好內容,并操練好在課上表演。
(3)結合課本進行戲劇表演
高中英語課本中有大量的戲劇、小說體裁的課文。如《Home Alone》,《Great Expectations》,《Tips For Job Interview Success》,《Visiting Masters》,《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筆者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預先設想情景、或者對課文加以改寫,變成短劇,把學生分組,自由組合角色,自備道具,然后帶到課堂里來,結果學生興趣濃厚各顯神通,表演惟妙惟肖,引人入勝。
我校有外籍教師兩名,我們也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yōu)勢,每周五下午活動課,在學校的小公園里分年級舉辦英語角活動,英語組的所有教師和該年級的學生都參加。我們可以采取師與師、師與生、生與生的形式來進行英語交談,其內容必須聯(lián)系實際,可以涉及體育、學習、生活、旅游、交友、愛好、等感興趣的話題。師生雙方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英語角活躍的氛圍中,師生雙方可以愉快地進行聽說交際活動。
(1)采取上述措施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明顯增強,敢說敢聽,課堂反應加快,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增強。
(2)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聽說能力明顯地提高了,筆者通過高一、高二年級期末考試進行比較,期中考試聽力測試學生得分率為17.7%(占30%),期末考試時得分率為20.6%,上漲了近三個百分點。
(3)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聽說潛能,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增強,表演能否獲獎、事關小組的榮譽,因而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培養(yǎng)。
(1)優(yōu)化實踐活動過程,做好聽說之前的指導是能力提高的關鍵。在活動中,教師參與、指導擔當好“導演”的角色,只有當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學生們才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并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各項活動。
(2)正確對待學生所犯錯誤。學生間的交際性的聽說有一定的隨意性,教師需合理安排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在聽說中所犯錯誤,教師當場暗示點撥,讓學生自己來糾正錯誤,而不能訓斥學生,否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聽說達不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