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輝
回首五月黃昏,笑看花飛花落,眼前永遠是一幅雋永的風(fēng)景。
瞧,兩只花蝶飛過,一飛一停,一縱一頓。這個時節(jié),他們必然徒勞而返,枝頭上的“白衣仙子”,小路邊的“叢間隱士”,幾乎銷聲匿跡,偶剩幾個頹喪的“黃袍僧人”(小黃花)遺落阡陌,惹人愛憐。那兩只花蝶猛地撲近,像是荒野生存者看到了希望的綠洲,又似進擊的將士窺見了獨行的敵兵。
干癟的小黃花,哪有什么可以吮吸,終只留得一副骨架,空洞地在風(fēng)中瑟瑟顫抖。于是,綠洲成了海市蜃樓,小兵也化作夢中幻影。他們似乎覺然——理想張舉著豐滿的羽翼,現(xiàn)實冰冷得像塊頑石……他們選擇繼續(xù)尋覓,覓那落花之外的詩意風(fēng)景。
門外忽現(xiàn)一場雨——落花雨?;鄣幕ò牯孳]而下,在空中恣意旋轉(zhuǎn)。起始為微風(fēng),似絨毛,粉中泛白;后起大風(fēng),似冰片,柔中帶剛。天驟亮,花瓣反射著燦然的光芒,閃向眼睛,使人迷離;霎時又暗,如雨點,砸向粉白鋪滿的大地,射向波光搖曳的河水。
在這河畔曼妙的集體舞中,她——枝頭上最高傲的主舞者,展翅欲飛,似在醞釀著一場悲壯的別離。我似乎看到了這高潮獨舞的背后,是生與死的抉擇。
風(fēng)中傳來“沙沙”聲,那是花與葉的碰撞,在摩拳擦掌么?又或在躊躇不決?聲調(diào)在降,意味著風(fēng)即停,微弱的聲音似乎在強調(diào)著時間的緊促:“三,二,一!”孤傲的她,果敢地躍下枝頭,閃轉(zhuǎn)騰挪,悠然隱入大地之母的懷抱。昔日的凌云壯志,已成昨日定格的風(fēng)景;今朝的優(yōu)美弧線,畫出一個生命的問號。然后,沉寂地把軀體浸入大地,在蕓蕓眾生中融化了自己——不必在意誰會知道她往日的輝煌。
葉終凋,花終謝,人亦終亡。關(guān)鍵在于,有限的人生是否見證過有價值的抉擇:尋覓榮光或自暴自棄,奉獻大地或孤獨枝頭。哲人說,生命的價值不在重量,而在質(zhì)量。我們是否也該想想:已度之年是沉甸,還是飄忽?余生怎能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