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娟
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說過:“學習過程中,得之于課堂占多少,得益于自己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課堂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边@說明課外閱讀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那么如何加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呢?結合自己三十年來語文教學的親身實踐,我認為從以下四點做起,效果才會更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才能在閱讀中有體驗和收獲。如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呢?
推薦讀物,方式靈活多變??梢越榻B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發(fā)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可以從一篇例文引發(fā)出一系列作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有選擇地讀,比如我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一文后,適時向學生推薦了希臘神話中救助普羅米修斯的大力神《海格力斯的故事》和與本單元主題“火與光”有關的中國古代神話《燧人氏鑿木取火的故事》,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利用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介紹自己讀過的并有了很大受益的書,采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樹立榜樣,讓學生感同身受。榜樣能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平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毛澤東、高爾基、葉圣陶、老舍、冰心等名人博覽群書、厚積而薄發(fā)的動人故事,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課外閱讀的必要性。在習作訓練中,及時表揚班里喜愛閱讀、寫作進步較大的同學,請他們談課外閱讀的收獲,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營造氛圍,讓學生修養(yǎng)心靈。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閱讀的環(huán)境,便于學生靜下心來讀書。在教室的四周懸掛名人名言,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在校園里設置“最是書香能致遠”的宣傳畫,積極營造潛心讀書的氛圍。
我們在班級設立圖書角,發(fā)動大家踴躍捐書,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圖書,及時借閱;學校向各班學生發(fā)放校級圖書借閱卡,組織每周到校圖書室借閱;鼓勵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市圖書館辦理圖書借閱卡,方便節(jié)假日借閱。三級圖書庫的建立、借閱卡的辦理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書源問題。那些留守孩子縱然父母不在身邊,也能輕松自然地借到自己想借的書。
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后,如果光憑興趣毫無目的、漫無方法地去讀,其收效甚微。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是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者,在課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適時地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才可以靈活運用。比如教給學生精讀、略讀、速讀等讀書方法;教給學生摘錄、歸類、整理的方法;幫學生養(yǎng)成閱讀后及時交流、討論的習慣;教會學生讀時寫批注、讀后寫心得體會的方法,寫讀書筆記,是鞏固課外閱讀效果的好方法。
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學生要將課堂閱讀課中習得的方法自覺地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實現(xiàn)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進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掌握了許多的精妙詞句,說起話來也變得溫文爾雅。當他們的進步被大人或同伴所認可的時候,就會感到一種特別的欣慰,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成功感和幸福感,進而會激發(fā)出學生更加如饑似渴地讀書的熱情,便于將學生引到讀書的幸福路上來。為此,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展示才干的機會,開展各項活動,比如讀書交流會、成語接龍、古詩詞誦讀比賽、故事會、知識競賽、辯論賽、作文比賽、接力日記等,通過語文活動來促進課外閱讀。
讓孩子們的心靈在課外閱讀的天地里自由徜徉,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及家長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在自由閱讀的王國里,我從不奢望我的學生個個都能成為文學愛好者,但愿在我的引導下,在使用四步法的行進過程中,孩子們能一生體驗閱讀的滋味,享受讀書的快樂,汲取智慧的精華,匯聚創(chuàng)造的能量,擁有實現(xiàn)騰飛中華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