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芝
(山東省萊西市城關(guān)中學)
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及策略是新課改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落實“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學新理念的重要措施。本文筆者簡單分析了英語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幾點后進生轉(zhuǎn)化策略,拋磚引玉,望與各位同仁商榷。
“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要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正如烏申斯基所說的,我們想要轉(zhuǎn)化后進生,就必須要充分地了解他,只有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在教學活動中多呈現(xiàn)被動、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課前不預習,課上不專心,聽課效率極低,課后不鞏固,作業(yè)質(zhì)量不高,抄襲現(xiàn)象屢見不鮮。
良好的學習方法往往能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后進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一點,對于英語的學習基本依賴于死記硬背,前學后忘,效率低下。
他們的英語知識就像漏洞的篩子,又不能及時地查漏補缺,導致課堂雖是聽課狀,課下卻是無所獲。
只遵循“傳道授業(yè)解惑”,而沒能考慮學生的狀態(tài),部分學生不能有效接受知識,導致后進生的出現(xiàn)。
后進生的形成,多半不是因為智力不好,而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后進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大多數(shù)后進生總是懶懶散散,不愿意背單詞。這時,我便利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好面子的心理,采用板書聽寫的方式,很多學生為了不丟面子,就會在課下努力地背單詞,提高自己的正確率。
后進生基礎(chǔ)差,成績低,多少都存在自卑心理,課上寡言少語,很少與其他同學和老師互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平等、寬松的氛圍,并能針對后進生的情況,設(shè)置一些適合他們的、簡單的問題進行個別提問,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消除心理障礙,建立自信,激發(fā)英語興趣。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更應給予他們更多的贊揚和鼓勵。如,在課堂教學中,對于他們的一次良好表現(xiàn),一點點進步,都應用類似“very good;wongerful...”給予鼓勵;在作業(yè)修改時,除了要幫助學生修正錯誤之外,還應給予適當?shù)臅嬖u價,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且還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