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旺華
(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yè)學校)
中職機電翻轉課堂微探
包旺華
(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yè)學校)
受諸多因素影響,傳統(tǒng)課堂教學知識傳授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中職機電教學,而翻轉課堂這種顛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架構的教學模式在中職機電教學中的應用,給中職機電課堂教學增加了新的活力,對提高中職機電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主要從翻轉課堂概念入手,對翻轉課堂在中職機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翻轉課堂;中職;機電教學
中職機電教育是一種將機電知識轉化為機電專業(yè)技能的教育,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是中職機電教育的主要目標。目前機電課堂教學多以模塊化項目化為主,這種教學模式與課堂時間安排的沖突性往往會使其流于形式,影響教學效果。作為一種已經被全球教育界關注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能夠給中職機電傳統(tǒng)教學提供新的思路,促進中職機電教學效果的提升。
2011年,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將翻轉課堂評為當前對課堂教學影響最大的重大技術變革。到底什么是翻轉課堂呢?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對家庭作業(yè)加以布置,督促學生回家練習,翻轉課堂則將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進行了翻轉。所謂翻轉課堂,即學生晚上回家時間對新知識加以學習,白天的課堂時間對練習和作業(yè)及時完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為知識傳播和知識內化。傳統(tǒng)知識傳授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完成,而傳統(tǒng)的知識內化則往往通過教師課后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或實踐等來完成。但在翻轉課堂上,知識的傳授基于信息技術的輔助被安排在課下進行完成;而知識的內化則被安排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完成,可謂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全盤顛覆。
在美國,第一例翻轉課堂獲得成功后,翻轉課堂已經在很多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展開,且取得了相當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成為美國課堂教學模式中日漸流行的一種。翻轉課堂的成功在國內教育界也逐漸被人們關注,一些學校對翻轉課堂的教學實驗研究相繼開展。但從中職機電教學來說,目前中職機電教學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注意很多應用細節(jié)問題。
1.課前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主要分三步,即課前、課堂和課后。在翻轉課堂中,課前準備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以機械基礎課程中平面四桿機構這節(jié)內容為例,教師可對平面四桿機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對平面四桿機構三種基本類型,判別平面四桿機構三種基本類型的方法這三段視頻加以錄制,每段視頻時長不需太長(微課),視頻內容必須與中職機電教學目標、學生能力、課堂目標等各方面因素結合起來,保證該教學工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平臺和途徑。在機電課堂教學之前,學生可通過學校教學資源平臺對視頻在線觀看,也可通過電子郵件、移動硬盤等接收、使用機電教學視頻資源,觀看的同時學生需要記錄視頻中收獲的機電知識與疑問,觀看完畢后學生需對教師布置的機電課程課前練習加以完成,以鞏固機電課程知識。教師應合理設計機電課程的課前練習數量與難易程度,可通過“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使學生平穩(wěn)地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教師也可建立班級網絡交流平臺,使學生在家即可實現(xiàn)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溝通,為機電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2.課中
經過翻轉課堂教學課前深度預習后,學生對機電課堂中所應學習的機電課程相關原理和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理解和掌握,教師即可針對學生無法理解的問題,集中解決問題。在將學生難點全部解決完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練習。在開始任務前,教師需簡單說明課堂任務,如運用平面四桿機構的原理,在任務書的引導下,設計車用雨刮器或健身用太空漫步機。根據學生曾參與性格特點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不同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促進課堂師生的學習與情感交流。明確任務安排后,小組自行分工完成各自項目任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僅需做好集中指導大多數學生項目進展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工作。各個小組完成項目后,教師應要求各個小組對各自的成果在其他小組面前展示匯報,代表學生需對自己及本組同學在完成機電課堂學習項目的心得體會加以暢談,在這一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對中職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對電子任務書的制作,可加入學生自評和小組評價功能,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利用,教師即可實現(xiàn)對每個學生任務信息的自動接收,并可借助Excel自動整合學生信息。通過這些整合的數據,教師可對每個小組學習狀況更好掌握,加快教師對學生機電學習動態(tài)的跟進,起到輔助提高中職機電教學的效果。翻轉課堂課中教學形式在中職機電教學的應用,能夠有效將中職機電課堂變成鞏固機電知識的“車間”。
3.課后
在翻轉課堂的課后階段,教師可整理在機電課堂教學中收集到的問題,同時還應整理收集學生完成的電子任務書,將這些在機電課堂上實時生成的資源打包共享給其他教師和學生自己。被共享的中職機電課堂教學資源可對其長期保存,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對其進行隨時搜索查閱,對于請假或休假的學生來說,資源共享可幫助他們補課,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課堂學習不敢提問的學生,通過這些資源也可進行機電知識的補救性學習,促使了中職機電教學中培優(yōu)補差的教學目的有效實現(xiàn)。
相對傳統(tǒng)課堂,翻轉課堂對中職機電教學來說是一場帶有顛覆性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翻轉課堂更加符合當今中職機電教學和市場需求,能夠有效促進中職機電教學效果的提升,中職機電教學應加強對翻轉課堂的重視及應用。
[1]黃吉安.淺談中職機電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J].新課程學習:上,2013.
[2]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
[3]陳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初探[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