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麗
(吉林省大安市大崗子鎮(zhèn)中心校)
讓孩子愛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潘春麗
(吉林省大安市大崗子鎮(zhèn)中心校)
語文課程標準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納入語文課程的基礎理念中”,這是語文課程改革的突破,在語文課堂中有效地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是目前語文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學生進一步發(fā)展乃至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在這個前提下,教師要改變教的方式方法,同時也要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是整個小學的起步階段,從孩子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小學低年級孩子逐漸培養(yǎng)他們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及習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深遠的意義。
自主學習習慣是在自學實踐中養(yǎng)成的,剛入小學的低年級學生不知道什么是預習,更不會預習,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幫孩子設定一些簡單的容易達到的預習目標,這樣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嘗到一點成功的喜悅,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對孩子的自學成果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又會讓他們收獲一點成功的喜悅。當孩子一點一點地適應了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后,我們再幫孩子制定一些稍難的自學目標,這樣在階梯式預習自學目標的引導下,孩子不斷從中收獲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一點一點地培養(yǎng)著孩子的自學習慣,這也為課堂中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奠定了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隨波逐流的基礎。讓孩子自主學習,重要的是讓孩子品嘗成功的喜悅。這比任何命令都好,盡量鼓勵、表揚,少批評,讓孩子的自信心亮出來。
孩子始終是孩子,與其讓他們枯燥地學習,還不如讓他們學會學習,只有讓孩子能夠掌握自主合作學習,他們才是課堂上真正快樂的主體。課程改革讓語文教材更具有時代性及典范性,富于文化內(nèi)涵又兼具形式美,豐富多樣,讓教師和學生都有了更多可以發(fā)揮的空間,針對小學語文教材的這一特點,以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如,小學一年級語文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大膽地嘗試放手讓孩子在小組里自主確立識字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的方式完成互學。小組間還可以比一比哪組的識字方法多,識字方法妙,教師在巡回指導時可以引導孩子們創(chuàng)編順口溜、小兒歌等方法來識記生字,這樣也鍛煉了孩子的聽說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到成功與快樂,教師適時的肯定與鼓勵讓孩子懂得在學習上取得的成功是與同伴的付出分不開的,成功的喜悅與人分享時自己也是快樂的,從而使孩子生出對這種學習方式的喜愛之情。當這樣的體驗積累得多了,孩子就不會排斥合作學習。另外,小學一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針對這一年齡特點,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了語文課堂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腦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聽,用嘴說,用自己親身去體驗,用心靈去感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
探究式學習具有問題性強、實踐性強、參與性強和開放性強的特點。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讓孩子獲得理智能力發(fā)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探究學習要達到的三個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實際上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發(fā)現(xiàn)能力、質疑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探究式學習不能拘束在固定的框架之內(nèi),應該是靈活多樣的,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探究學習中收獲學習的快樂。好奇是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它往往可以促使學生作進一步深入細致的觀察思考和探索,繼而提出探究性問題,這是兒童創(chuàng)造個性的具體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合作小組探究活動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質疑能力。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先創(chuàng)設情境帶學生走入文本,與小蝌蚪一起找媽媽,體會小蝌蚪找媽媽時表現(xiàn)出來的活潑可愛,找媽媽時的情感變化,那么如何用語言來表現(xiàn)呢?這時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探究怎樣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人物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組內(nèi)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讀,通過嘗試讀,同伴之間提出修改意見,再讀的模式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語言的魅力。通過學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小組探究來啟發(fā)學生想象,練習表達。如,老師說:“小蝌蚪見到了媽媽可真高興呀!他們和媽媽有說不完的話。他們見到了媽媽會說寫什么呢?”引導學生大膽探究,說出心中所想。探究學習是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的的,在低年級課堂教學的設置上應體現(xiàn)一個“活”字,只有探究的方式變活了,學生在靈活的學習方式中獲得內(nèi)心愉快的體驗,孩子們才能喜歡這種學習方式。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作為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還要在不斷地實踐中努力尋找讓學生以學習為樂趣的方式方法?,F(xiàn)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教育革新日新月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現(xiàn)在我們要探索的課題,在這個課題中我們更要尋求一種可以讓孩子愛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