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勒寨之戰(zhàn)中努爾哈赤父祖角色考辨

      2015-08-15 00:53:48于冬萃
      關(guān)鍵詞:努爾哈赤史料朝鮮

      于冬萃,何 博

      (東北師范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古勒寨之戰(zhàn),作為明末的一次“搗巢”之征,無論是就其規(guī)模而言,還是難易程度而言,都沒有什么特殊之處。但是,將其放在明清鼎革的時代視域下,此戰(zhàn)卻為有清近三百年帝業(yè)的肇始提供了歷史契機。也就是說,沒有古勒寨之戰(zhàn)中努爾哈赤父祖被明軍“誤殺”,很難有努爾哈赤日后的“含恨起兵”、混一女真、“恩養(yǎng)”漢人,重建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和重構(gòu)“多元一體”的民族共同體之偉業(yè)。因此,此戰(zhàn)之意義與價值,實關(guān)系到有清“洪業(yè)”的創(chuàng)建與勃興。不過,此役雖于清朝而言,其意義非同一般,但是清朝(民國) 史書對其記述則多有“隱諱”、抵牾之處,而明朝(朝鮮) 史書的記載又有“失之簡略”之弊,故實有必要對其進行考辨,以鉤沉一段被諱飾的歷史事件,并探討女真人(滿洲)對中原文化認同的歷史趨勢。

      一、“挑戰(zhàn)秩序”: 古勒寨之戰(zhàn)緣起

      明軍攻占大都,元軍退歸漠北,“正統(tǒng)”易革。時至洪武三年(1370 年) 春,“故遼陽行省平章劉益,籍其軍馬錢糧之?dāng)?shù),并遼東州郡地圖,遣使奉表求降”[1](P190)。至此,遼陽行省在名義上納入到明朝的版圖。但是,明朝對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并不穩(wěn)固: 故元將納哈出“在遼東金山一帶尚擁兵數(shù)十萬人,成為蒙古勢力南下的強有力的左翼,也是蒙古騎兵活動的戰(zhàn)略支撐點,形成對明朝防御戰(zhàn)略的嚴(yán)重威脅”[2](P309),并且納哈出亦屢屢犯邊: 洪武九年(1376 年) 十二月,“納哈出來寇,云、旺偵知其將至,命蓋州指揮吳立等堅壁勿與戰(zhàn),納哈出至,徑趨金州,城池未完,軍士寡少,指揮王富督勵士卒,分守諸門,選精銳等城以御之”[1](P191)。為此,洪武二十年(1387 年) 春正月,朱元璋任命“馮勝為征虜大將軍,傅友德、藍玉副之,率師征納哈出”,至六月“納哈出降”,并于九月被封為“海西侯”[3](卷3《太祖本紀(jì)三》,P44)。隨著元將納哈出的投降,“明軍已深入到松花江下游和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4](P3)。至此,東北地區(qū)才真正納入到明朝的統(tǒng)治秩序當(dāng)中①李洵先生認為,隨著納哈出的投降,明朝“至此才真正地掌握了對這個地區(qū)的統(tǒng)治權(quán)”。李洵: 《論明朝的全遼政策》,《下學(xué)集》,第310 頁。。

      為了長久地統(tǒng)治東北地區(qū),明朝制定了“各自雄長,不相歸一”[5](P4984)的制衡之策。至明朝末年,則逐步轉(zhuǎn)向以支持“恭順”豪酋鉗制諸夷之法,遂有哈達部王臺“所轄東盡灰扒、兀剌等江,南盡清河、建州,北盡二奴,延袤幾千里”[6](《海西》,P54)的強大勢力,并被明朝加封“龍虎將軍”[7](《王臺列傳》,P10)之銜①王臺加授“龍虎將軍”,是在萬歷二年(1574 年) 十一月,執(zhí)送逃亡于哈達的“逆酋”王杲是萬歷三年 (1575 年)秋。。而古勒寨之戰(zhàn)的緣起,正可追溯到王臺執(zhí)縛阿臺之父王杲一事。

      當(dāng)王臺極盛之時,古勒寨城主阿臺的父親王杲屢犯明朝、斬殺漢將: 王杲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 十月,“窺撫順,殺守備彭文洙,遂益恣掠?xùn)|州、會安、一堵墻諸堡無虛歲”; 又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 五月,磔殺明副總兵黑春,并“犯遼陽,劫孤山,略撫順、湯站”[8](卷222《王杲傳》,P9124)。這兩次入犯,王杲殺害明軍將領(lǐng)其可具名者,多達18 名②分別為“副總?cè)趾诖?、提調(diào)王三接、李松、備御彭文洙、指揮陳其學(xué)、戴冕、王國柱、楊五美、李世爵、王重爵、王宦、康鎮(zhèn)、朱世祿及把總溫欒、于欒、王守廉、田耕、劉一鳴等”。[明]瞿九思: 《萬歷武功錄·王杲列傳》,潘喆等編:《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5 頁。。至萬歷年間更是變本加厲。王杲以明朝斷絕貢市為由,“糾土默特、泰寧諸部,圖大舉犯遼、沈”[8](卷222《王杲傳》,P9125),李成梁遂于萬歷二年(1574 年) 十月率軍搗巢[7](《王杲列傳》,P37),王杲敗逃。翌年二月,王杲又卷土重來,再次被“明軍所圍”,其通過“以蟒褂、紅甲授所親阿哈納,陽為王杲突圍走”,才得以逃脫明軍的圍堵,王杲本欲逃往“泰寧衛(wèi)速把亥”,但因“明軍購?fù)蹶郊保蹶讲桓冶弊?,假道于王臺”[8](卷222《王杲傳》,P9126)③據(jù)《明史·李成梁傳》所載: 王杲本欲“走匿阿哈納寨”,因“曹簠勒精騎往”才“走南關(guān)”的參見[清]張廷玉等: 《明史》卷238《李成梁傳》,第6184 頁。“南關(guān)”即指哈達,此時的部長即是王臺。。在開原兵備的宣諭下,王臺與其子虎兒罕赤④虎兒罕赤又寫作“虎兒罕”。于是年七月初四日[7](《王杲列傳》,P38),“執(zhí) 杲 送 境 上”[9](上卷,P263),隨 后 被 磔 于“藁街”[1](P219)。

      葉赫部的卿家奴和楊機奴兄弟二人之祖父??赘铫菝魅岁P(guān)于祝孔革與二奴的關(guān)系有兩種說法: 一說為父子關(guān)系,一說為祖孫關(guān)系。經(jīng)學(xué)者考證,??赘锱c二奴為祖孫關(guān)系,其間還有“臺出”(又寫作“太杵”) 一代。參見叢佩遠: 《扈倫四部世系考索》,《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1984 年第2 期。,因在正德年間“屢犯邊,阻各夷朝貢”[10](卷96),正德八年春正月戊子,而被“臺叔王忠所戮,奪貢敕,并季勒寨”[6](《海西》,P54),并迫使二奴⑥“二奴”系明人對卿家奴和楊機奴的蔑稱。臣服[11](P222)。亦因此,葉赫與哈達二部結(jié)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至王臺晚年,其“不察民隱,惟聽譖言,民不堪命,往往叛投夜黑,并先附諸部盡叛,國勢漸弱”[12](卷1,P302)。同時,阿臺怨恨未解,自其父王杲被王臺執(zhí)送明境后,阿臺亦被王臺“服之”,趁此王臺晚年眾叛親離之機,阿臺“叛附逞仰二奴”[11](P222)。至 萬 歷 十 年 (1582 年) 七 月 王 臺 去世[8](卷223《萬傳》,P9131),阿臺“誘逞、仰二奴窺漢東北塞,因圖危臺子虎兒罕”[7](《阿臺等列傳》,P39),開始挑戰(zhàn)明朝扶持哈達以制諸夷之策,加之阿臺屢盜明邊,又“糾阿海連兵入,抵沈陽城南渾河,大掠去”[3](卷238《李成梁傳》,P6187),李成梁遂于萬歷十一年(1583 年) 二月率師“搗巢”,阿臺最終招致身死寨亡的命運。

      因此,古勒寨之戰(zhàn)的緣起,是明末東北地區(qū)豪酋并起,“強凌弱,眾暴寡”,相互兼并后仇怨不解,以及阿臺挑戰(zhàn)明朝東北地區(qū)統(tǒng)治秩序的結(jié)果。

      二、“兩個系統(tǒng)”: 明(朝鮮)、清(民國)史書中的努爾哈赤父祖角色

      李成梁在發(fā)兵古勒寨、征討阿臺的過程中,努爾哈赤的父祖在此役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明(朝鮮)、清(民國) 史書的記載中有著較大的差異。先將明朝(朝鮮) 史書中關(guān)于努爾哈赤父祖在此戰(zhàn)役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別輯錄于下:

      《明神宗實錄》載:

      奴酋之祖教場、父他失為我兵掩殺,奴酋亦孑然一孤雛也。[13](卷528,萬歷四十三年正月乙亥)

      奴之祖父教場、他失,昔李成梁用為鄉(xiāng)導(dǎo),并掩殺于阿臺城下。[13](卷582,萬歷四十七年五月戊戌)

      《東夷考略》載:

      初奴兒哈赤祖叫場,父塔失,并從征阿臺,為響導(dǎo),死兵火。奴兒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雛視之。[6](《女直》,P50)

      《東夷奴兒哈赤考》載:

      先年叫場、他失皆忠順,為中國出力,先引王臺拿送王杲,后杲男阿臺將叫場拘至伊寨,令其歸順,合黨謀犯以報父仇。叫場不從,阿臺拘留不放。大兵征剿阿臺,圍寨攻急,他失因父在內(nèi),慌忙救護,混入軍中。叫場寨內(nèi)燒死,他失被兵誤殺,因父子俱死。[14](P104)

      《剿奴議撮》附《建州考》載:

      初李寧遠誘阿臺于城下,襲而殺之,并殺其祖父,而奴酋請死不暇,奴是時一孤豚腐鼠耳。[15]

      《建州私志》載:

      哈赤佟姓,建州枝部也,祖叫場,父塔失,并從李成梁征阿臺,死于陣,成梁雛畜哈赤,哈赤事成梁甚恭。[9](上卷,P265)

      《三朝遼事實錄》載:

      奴佟姓,建州枝部也。先是李寧遠搗阿臺,夷其巢,奴兒哈赤祖叫場,父塔失,并從征,為向?qū)?。塔失,阿臺婿也。叫場、塔失因兵火死于阿臺城下,奴方十五六歲,請死,成梁哀之。[16](P8)

      《山中聞見錄》載:

      初,寧遠伯李成梁之誅阿臺(右衛(wèi)指揮使王杲子),屯王臺(左都督加龍虎將軍) 所屬建州部教場、子塔失,并從征阿臺,死于兵。[17](P2)

      以上為部分明人所載的情況,朝鮮關(guān)于此役的記載,以李肯翊編輯的《燃藜室記述》為例①是書“搜集和摘抄大量朝鮮的官私著作,把李氏朝鮮一代的重要史事和人物活動匯輯成書”,因此很具有代表性。參見[朝鮮]李肯翊: 《燃藜室記述》編者按,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94 頁。,其書載:

      奴兒哈赤,佟姓,故建州枝部也。其祖叫場,父塔失,并及于阿臺之難,有殉國之忠。[18](P415-416)

      以上明朝(朝鮮) 諸史,皆或明或暗地指出努爾哈赤父祖在此役中扮演的是——“從征”古勒寨,并充當(dāng)“向?qū)А钡慕巧6宄?民國) 史書對此記載則與明朝(朝鮮) 不同,其中以《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以下簡稱《武錄》) 最具代表性②《滿洲實錄》與《清太祖高皇帝實錄》所載與《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大體相同,在此不再輯錄。事實上,最具代表性的應(yīng)當(dāng)屬《滿文老檔》中的記載,但是是年老檔缺失,只是在皇太極第二次征討朝鮮前,發(fā)布的“告天之文”中提到了覺昌安和塔克世被害一事: “臣二祖本無罪咎,而明國[無]端殺之。”《滿文老檔》下冊,第1712 頁。,茲輯錄于下:

      阿太(即“阿臺”——筆者) 妻系太祖大父李敦之女,祖覺常剛聞古勒被圍,恐孫女被陷,同子塔石往救之。既至,見大兵攻城甚急,遂令塔石候于城外,獨身進城,欲攜孫女以歸,阿太不從。塔石候良久,亦進城探視,及城陷,被尼康外郎唆使大明兵并殺覺常剛父子。[12](卷1,P303-304)

      民國時編修《清史稿》,是書載:

      領(lǐng)部古勒城主阿太為明總兵李成梁所攻,阿太,王杲之子,禮敦之女夫也。景祖挈子若孫往視。有尼堪外蘭者,誘阿太開城,明兵入殲之,二祖皆及于難。[8](卷1《太祖本紀(jì)一》,P2)

      不難看出,在清朝(民國) 修纂的史書中,努爾哈赤父祖在古勒山之役中充當(dāng)?shù)牟⒉皇恰跋驅(qū)А钡慕巧?,并且也否定了其父祖參與李成梁“從征”阿臺、攻打古勒寨的行動,而是“聞”圍城之事而后至。遂將覺昌安和塔克世與古勒寨之戰(zhàn)中的“從征”“向?qū)А钡慕巧睬?。雖然清朝(民國) 的記述使人如墜五里霧之中③關(guān)于清朝(民國) 對此役中覺昌安和塔克世的角色記載,已有學(xué)者對其表示懷疑。參見周遠廉: 《清太祖?zhèn)鳌?,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38-39 頁。,但《武錄》等史書卻為我們解答了《明神宗實錄》等明朝(朝鮮) 史書中的環(huán)節(jié)缺失,下文詳述。

      就筆者目前收集到的史料來看,以《明神宗實錄》為代表的明朝(朝鮮) 記載多主努爾哈赤的父祖扮演“從征” “向?qū)А钡慕巧? 以《武錄》為代表的清朝(民國) 記載則多主其不是“從征”“向?qū)А?,而是聞警后至、營救孫女未成的無故受害者的角色。

      三、“敬宗法祖”: 努爾哈赤父祖非“從征”“向?qū)А蹦酥M飾之說

      從明(朝鮮)、清(民國) 等史書的記載中,我們看到的是兩個不同角色的覺昌安和塔克世: 一個是積極配合明軍、攻剿古勒寨; 另一個是為保全親情,聞警后不顧身死,冒險前往古勒寨而被明軍“誤殺”,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因此,可以將此戰(zhàn)中,努爾哈赤父祖的角色分為兩大系統(tǒng): 明朝(朝鮮) 記述的“積極從軍”者和清朝(民國) 記述的“置身事外、無辜受害”者。

      不但兩大系統(tǒng)之間存在互相矛盾之處,而且系統(tǒng)內(nèi)部的說法也有不明之處。如明朝(朝鮮) 一系的記載,有學(xué)者就提出了努爾哈赤父祖被殺的四種可能: “是在雙方廝殺時,被阿臺的部下發(fā)覺而將其斬首?還是明軍將官過河拆橋,故意將覺昌安父子除去?或者是混戰(zhàn)時,難分?jǐn)澄?,為明國士卒誤殺?或者是明兵看到覺昌安父子是女真人,以為他倆是阿臺的同伙,而將其砍殺”[19](P42)?而再看《武錄》的記載,更是一頭霧水:覺昌安和塔克世何能在古勒寨已被明軍圍得如鐵桶一般的情況下,還能夠自由出入于其中?揆之其中原因,《武錄》所載,當(dāng)是將其自由入城的原因諱飾掉了,而探究其何以自由入寨的原因,正是求得努爾哈赤父祖在此役中扮演何種角色的關(guān)鍵所在。

      關(guān)于攻打古勒寨的情況,《武錄》記載如下:

      初,蘇蘇河部內(nèi)禿隆城,有尼康外郎者,于癸未歲萬歷十一年,唆構(gòu)寧遠伯李成梁攻古勒城主阿太、夏吉城主阿亥。成梁于二月率遼陽廣寧兵,與尼康外郎約以號帶為記,二路進攻。成梁親圍阿太城,命遼陽副將圍阿亥城。城中見兵至,遂棄城遁,半得脫出,半被截困,遂克其城,殺阿亥。復(fù)與成梁合兵圍古勒城,其城倚山陷,阿太御守甚堅,屢屢親出繞城沖殺,圍兵折傷甚多,不能攻克,成梁因數(shù)尼康外郎讒構(gòu),以致折兵之罪,欲縛之。尼康外郎懼,愿往招撫。即至城邊賺之曰: “天朝大兵既來,豈有釋汝班師之理,汝等不如殺阿太歸順,太師有令,若能殺阿太者,即令為此城之主?!背侵腥诵牌溲?,遂殺阿太而降。成梁誘城內(nèi)人出,不分男婦老幼盡屠之。[12](卷1,P303)

      這段史料為我們提供三個重要信息: 一是尼堪外蘭隨軍從征、充當(dāng)“向?qū)А? 二是李成梁圍困古勒寨甚嚴(yán),以致阿臺只得出城沖殺,而非潛出、攻其不備; 三是攻城不順,李成梁遷怒于尼堪外蘭,尼堪外蘭懼,不得已至古勒寨城邊進行說降。以上信息,均是明朝(朝鮮)系統(tǒng)中缺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參之以明朝(朝鮮) 史書的記載,將其與努爾哈赤父祖的活動聯(lián)系起來,并將其置身于尼堪外蘭的角色則可以知道: 作為一同而來的努爾哈赤父祖,亦被李成梁責(zé)難,遂以阿臺親家的身份,在獲得李成梁的許可下進入古勒寨進行勸降。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努爾哈赤父祖在明軍將古勒寨圍困得甚嚴(yán)的情況下,還能夠順利地進入古勒寨。而這正是清朝(民國) 史書缺失的地方,也是判斷努爾哈赤父祖角色的關(guān)鍵所在。意大利傳教士衛(wèi)匡國在其所著的《韃靼戰(zhàn)紀(jì)》中亦記有努爾哈赤父祖被殺的情況: “女真國王(覺昌安——筆者) 把他們(搗巢明軍——筆者) 認作朋友而不加懷疑,他們卻用欺詐的手段抓住他,背信棄義地把他殺害了?!保?0](P5)衛(wèi)匡國指出努爾哈赤父祖是因為信任明軍而被殺害,這一信任當(dāng)來自其父祖二人請纓入城勸降。

      而探究明朝(朝鮮) 系統(tǒng)對覺昌安和塔克世記載的“簡略”,乃是由于其地位所決定的: “從嘉靖四十二年到萬歷十二年的22 年里,《明實錄》根本沒有提到叫場及其子塔克世……覺昌安(叫場) 不過是一個僻處山區(qū)、名不見經(jīng)傳的建州左部枝部的小小酋長,部眾不多,勢力不大,地位不高。”[19](P33)所以,明朝(朝鮮) 對此役中努爾哈赤父祖的只言片語的記載也就合情合理了,加之此時的努爾哈赤尚未崛起①萬歷五年(1577 年),努爾哈赤十九歲時,因遭繼母讒言而與父“分居”,從此之后,努爾哈赤“親上山采人參松子之類,持往撫順市賣之?!眳⒁姡廴眨莸救~君山: 《清朝全史》上冊,但燾譯,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8 年版,第69 頁。,故尚未引起明朝的重視。因此,《明神宗實錄》是年當(dāng)月所載極為簡略: “建州逆杲子阿臺,復(fù)誘虜酋阿海等從靜遠榆林入寇,總兵李成梁督兵破之,二酋就戮、蕩掃巢穴,斬獲者二千三百有奇。”[13](卷133,萬歷十一年二月壬子)根本沒有提及努爾哈赤父祖之死和尼堪外蘭其人。而《武錄》則存在為親者諱的弊端,此役中其所欲隱諱的正是努爾哈赤父祖“被親棄友”的角色②“欲圖掩蓋覺昌安父子被親棄友投靠明軍的不光彩行為?!敝苓h廉: 《清朝興起史》,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6 年版,第20 頁。,故二者相較,明朝(朝鮮) 系統(tǒng)記述的真實性更大。

      在清朝官修的史書中,隱諱祖宗不可法之事屢見,在此以聯(lián)姻為例。在女真諸部中,通過互相聯(lián)姻以化解矛盾、壯大自身是經(jīng)常被采用的策略。遍搜《武錄》會發(fā)現(xiàn): 與努爾哈赤聯(lián)姻成為親家,而后被親棄友、忘恩負義者永遠是對方,而非努爾哈赤一方。其中,最為典型的當(dāng)屬烏拉布占泰與努爾哈赤的五次聯(lián)姻上。在五次聯(lián)姻中,努爾哈赤嫁女給布占泰三次③時間分別為: 萬歷二十六年(1598 年) 十二月; 萬歷三十一年(1603 年); 萬歷三十六年(1608 年)?!肚逄嫖浠实蹖嶄洝肪?,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19 頁;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21 頁;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25 頁。,使布占泰成為努爾哈赤和乃弟舒爾哈齊的女婿; 同時,烏拉也嫁女給建州兩次④時間分別為: 萬歷二十四年(1596 年) 十二月; 萬歷二十九年(1601 年) 十一月。(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1,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18 頁;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21 頁。),從而又使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成為烏拉部的女婿[21](《清太祖殺弟事考實》,P227)。不過,互結(jié)婚姻的方式并沒有化解二者之間的矛盾,在努爾哈赤兩次親征⑤努爾哈赤兩次親征時間為: 萬歷四十年(1612 年) 九月; 萬歷四十一年(1613 年) 正月?!肚逄嫖浠实蹖嶄洝肪?,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28 頁;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輯,第328-329 頁。下,烏拉這棵大樹被伐倒⑥努爾哈赤把征討烏拉布占泰比作“伐大木”。參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2,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27 頁。,布占泰“脫身北走”[22](P2895),“投夜黑國去”[12](卷2,P329),建州遂“得其大城,獲其全國”[23](P18)。努爾哈赤兩次親征,都歷數(shù)布占泰的種種罪行——第一次親征時,布占泰的罪狀是: “復(fù)背盟,掠太祖所屬兀吉部內(nèi)虎兒哈衛(wèi)二次,及欲娶太祖所定夜黑國布戒貝勒之女,又以骲箭射太祖侄女娥恩姐”[12](卷2,P327); 第二次親征時,布占泰的罪狀是: “欲將女查哈量、男綽啟諾及十七臣之子,送夜黑為質(zhì),娶太祖所聘之女,又欲囚太祖二女?!保?2](卷2,P328)可以說,充當(dāng)被親棄友角色的,不是努爾哈赤而是布占泰。

      這一撰史原則為《武錄》所始終尊崇,而無一例外。因此,將覺昌安和塔克世由“從征”“向?qū)А钡摹氨挥H棄友”角色,諱飾為營救孫女(阿臺之妻) 而被明軍“誤殺”,就符合了這一撰史原則,從而達到“務(wù)使祖宗所為不可法之事,一一諱飾凈盡,不留痕跡于實錄中”[21](《讀清實錄商榷》,P686)的目的。因此,“就事實論,彼等之來古勒,必為明兵之前路,非為救孫女也”[24](P67)。即努爾哈赤父祖扮演著與尼堪外蘭相同的角色——參與明軍“從征”古勒寨,并充當(dāng)“向?qū)А雹咴谟懛ヅ岩臅r,征引“向?qū)А笔墙?jīng)常被采取的策略。其中朝鮮在征討件退烏拉兵時,即征用過“藩胡”卓斗和石乙將介父子等多人。參見吳晗輯: 《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2795 頁。并且卓斗與石乙將介有隸屬關(guān)系,卓斗被朝鮮征用,石乙將介也就跟隨前往。以此聯(lián)系到努爾哈赤曾自言: 尼堪外蘭是“吾父部下之人”這一層關(guān)系,則作為屬下的尼堪外蘭從征明軍、充當(dāng)“向?qū)А保鳛槠渖蠈俚呐瑺柟嗟母缸鎱s未曾參與是不合情理的。故努爾哈赤父祖作為“向?qū)А钡目赡苄赃M一步增大?!肚逄嫖浠实蹖嶄洝肪?,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04 頁。。

      四、結(jié)語

      萬歷十一年(1583 年) 二月,李成梁因阿臺“寇遼東,入沈陽”[11](P223)而率師“搗巢”、剿殺阿臺,此事于明清鼎革之關(guān)系重大。在此役中,努爾哈赤父祖無故被殺,其亦被李成梁“雛畜”。至天命三年(1618 年)四月十三日,羽翼豐滿的努爾哈赤遂發(fā)布“七大恨”、聲討大明,并將其父祖之死作為首恨提出①“七大恨”之首恨為: “吾父祖于大明禁邊,寸土不擾,一草不折,秋毫未犯,彼無故生事于邊外,殺吾父祖,此其一也?!薄肚逄嫖浠实蹖嶄洝肪?,潘喆等編: 《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第338 頁。。但關(guān)于其父祖之死,明朝(朝鮮) 和清朝(民國) 的記載,有著很大的差異。以《明神宗實錄》為代表的明(朝鮮) 系統(tǒng),多主覺昌安父子隨同李成梁“從征”古勒寨,充當(dāng)“向?qū)А钡慕巧?,但是,與明軍一同至寨的覺昌安父子何以死于古勒寨中,卻記載不明; 以《武錄》為代表的清朝(民國) 系統(tǒng),多主覺昌安父子并非參與剿殺阿臺的戰(zhàn)役,其死于古勒寨是因為聽說明軍圍攻古勒寨,覺昌安擔(dān)心孫女的安全,故冒險入城,但是,覺昌安父子何以能夠在明軍將古勒寨圍得水泄不通的情況下自由出入,實有不通之處。不過,將明(朝鮮) 和清(民國)兩個系統(tǒng)的記載聯(lián)系起來,則可知道覺昌安父子之所以能夠自由進入古勒寨是因為: 二人是明軍的“向?qū)А?,其進城,按照清朝(民國) 系統(tǒng)的記載,名義上是為了營救孫女,實際上則是為了勸降阿臺,從而做出了出賣親家的忘恩負義之舉。日后,后金(清) 壯大,并最終入主中原、承襲明統(tǒng),出于對祖宗不可法之事的回避,遂將其事進行隱諱。

      此役之記載,于治學(xué)清史實有重要意義。它揭示了清朝修史,尤其是官修史書的一大原則——法祖宗之所善、諱祖宗之所惡。這種法善諱惡的修史原則,在諱飾歷史的同時,亦彰顯了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女真人(滿洲)認同中原文化的歷程,而為親者諱正是中原王朝撰史的一門法則。在《漢譯滿文老檔》中,尚且保留努爾哈赤殺子褚英的記載②“二年,經(jīng)過三年的深思熟慮,顧慮長子的存在,會敗壞國家。若是憐惜一個兒子,將會危及大國、眾子及大臣們。因此于乙卯年淑勒昆都侖汗五十七歲、長子三十六歲的八月二十二日,下了最大的決心將長子處死?!薄稘h譯滿文老檔(太祖朝第一分冊)》,沈陽: 遼寧大學(xué)歷史系鉛印本,1978 年,第21頁。,但是至《武錄》、《滿洲實錄》和《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修成之時,其事被諱飾得不見蹤影,其由“彰”到“諱”的過程,體現(xiàn)的正是“異族”女真人(滿洲) 對中原父慈子孝道德文化的認可與繼承。雖然清朝系統(tǒng)中關(guān)于古勒寨之戰(zhàn)中努爾哈赤父祖“從征”“向?qū)А敝M飾之舉,于歷史真實之鉤沉有所害,但卻是中原文化認同的彰顯,它暗含著中華民族文化向心力的強大。同時,明清史料浩如煙海,其所害可以通過多種材料比對后,揆之“真實”,而其所益雖不如其所害之明顯,但卻更具有深層次的價值。

      [1]方孔炤.全邊略記·遼東略[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2]李洵.論明朝的全遼政策[C]//下學(xué)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6.

      [3]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蔣秀松,等.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陳子龍,等.明經(jīng)世文編:第6 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

      [6]茅瑞徵.東夷考略[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7]瞿九思.萬歷武功錄[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8]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9]海濱野史.建州私志[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0]明武宗實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11]方孔炤.全邊紀(jì)略:遼東略[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2]清太祖武皇帝實錄[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3]明神宗實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14]程開祜.東夷奴兒哈赤考[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5]于燕芳.剿奴議撮:附陳繼儒《建州考》[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6]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總略[C]//刁書仁等整理.先清史料.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7]彭孫貽.山中聞見錄:卷1《建州》[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3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1.

      [18][朝鮮]李肯翊.燃藜室記述二十三[C]//潘喆,等.清入關(guān)前史料選輯:第1 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9]周遠廉.清太祖?zhèn)鳎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意]衛(wèi)匡國.韃靼戰(zhàn)紀(jì)[C]//戴寅,譯.杜文凱.清代西人見聞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5.

      [21]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2]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譯注.滿文老檔: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0.

      [24][日]稻葉君山.清朝全史:上冊[M].但燾,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努爾哈赤史料朝鮮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史料二則
      朝鮮國慶"輕松"閱兵顯自信
      例談數(shù)據(jù)史料的辨?zhèn)闻c解讀
      史料教學(xué),史從何來
      賞賜仇人
      朝鮮試爆氫彈,中方堅決反對
      南方周末(2016-01-07)2016-01-07 15:47:28
      李成梁收養(yǎng)努爾哈赤說的起源與演變
      朝鮮平靜度過“金正恩生日”
      韓要求朝鮮為泄洪道歉
      麻阳| 谢通门县| 芦溪县| 千阳县| 个旧市| 顺义区| 长治县| 抚松县| 罗源县| 虞城县| 武定县| 大化| 九龙坡区| 自贡市| 怀仁县| 汪清县| 太湖县| 建湖县| 乌拉特中旗| 延长县| 山西省| 朔州市| 新宾| 贞丰县| 都江堰市| 新兴县| 仙桃市| 建宁县| 翁牛特旗| 永善县| 九龙坡区| 额尔古纳市| 荔波县| 临清市| 平陆县| 石阡县| 郴州市| 依安县| 吴旗县| 五河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