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超
(綏化學(xué)院圖書館 黑龍江綏化 152061)
“歸來”詩歌作品主題無外乎“我不怨恨”與“我不忘記”,分別以梁南、邵燕祥和流沙河、公劉為代表。作為“歸來詩人群”的重要主將,梁南的詩作濃郁動人,氣場闊大,藝術(shù)純度很高,跳出了眾多“歸來者”的弊病——“他們的詩歌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編織國家神話的語碼,從而大大喪失了其美學(xué)價值和藝術(shù)主體地位?!盵1](P577)特別是新時期以來,梁南毫不避諱自己是政治抒情詩,堅持以詩來關(guān)注時代和社會,表達自己的政治情懷,他以自己獨特的詩歌方式重鑄時代精神的努力,應(yīng)當(dāng)受到充分的肯定和贊許。
從1975年被錯化為右派,到1979年平反復(fù)出,時代給予梁南的精神創(chuàng)傷和心靈之痛甚為深刻。這些入肉入骨的痛感一經(jīng)入詩,極易控制詩的質(zhì)素,使之流變?yōu)楹唵蔚那榫w宣泄。難能可貴的是,而詩人梁南用生活的礦藏將苦難玉成了詩,將個體之痛升華為哲思。隨著詩藝的精進,梁南的“情感與形式”變成了“經(jīng)驗與形式”。梁南“歸來”以后的詩作,是對經(jīng)歷的再次體驗??v觀梁南的詩歌創(chuàng)作方程,他不僅栩栩如生再現(xiàn)特殊年代的夢魘經(jīng)歷,還將“細致地進行訴諸感覺的描寫”這一過程變成同時體驗的過程。
詩體形式的圓融,內(nèi)求意義的豐澹,梁南“歸來”以后的詩歌質(zhì)量上乘,是詩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轉(zhuǎn)捩點。與其他歸來詩人相似的是,梁南詩歌意象根植于苦痛的經(jīng)歷?!翱v然貝殼遭受驚濤駭浪的襲擊,/不變它對海水忠實的愛情,/深沉地,深沉地,/噙著眼淚/,沒有嫌棄……”主動到自然世界尋找客觀對應(yīng)物,是梁南詩歌慣常的方式。梁南對帶有創(chuàng)傷的情感表達有著特殊的喜好,力圖呈現(xiàn)詩歌的原始風(fēng)貌,其詩筆下的意象或雄健或剛性或蓬勃。當(dāng)其他“歸來”后詩人糾結(jié)于自身遭遇與歷史反思時,梁南卻一直秉持“我不怨恨”的精神境層,形成了獨特的感情抒發(fā)方式。在“歸來的詩人”中,梁南堅持以第一人稱寫詩。縱覽其全部詩作,以第一人稱書寫的抒情詩俯拾皆是,很多詩歌干脆徑直以《我不怨恨》《我走進古老的森林》《我追隨祖國母親》《我這樣愛過》……其他詩作亦離不開“我”,梁南反復(fù)吟詠的意象,如大地、花朵、春天等,無不是隨物賦形,不脫夫子自道的文路,那個詩中的“我”就變成水下冰山的八分之七了。“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梁南精心侍弄的意象源自以我觀物的視點,皆著“我”的色彩,如王昌齡所說:“搜求與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p>
他呼喚靈魂中的“我”,以濃重的筆墨不斷在吶喊,近于偏執(zhí)的感情表現(xiàn)方式帶著狂熱的氣息。強烈的主體生命意識,使梁南的詩多以直抒胸臆為主。梁南頻繁在詩歌文本中運思主體融合的自傳式書寫,始終在塑造同一個主題:雖九死而不悔的上下求索的“苦戀者”(亦即“我”)。作為“歸來”詩人,梁南的《我不怨恨》是這一詩群的經(jīng)典作品中無法繞開的存在:
誘惑人的黎明,/以玫瑰色的手/向草地趕來剽悍的馬群。/草葉看到了自己的死亡/親昵地仍伸向馬的嘴唇。
馬群踏倒鮮花,/鮮花,/仍舊抱住馬蹄狂吻;/就象我被拋棄,/始終愛著拋棄我的人。
詩人以草葉和鮮花自況,馬群則是苦厄的象征物,死亡的命運早已自知,“馬群踏倒鮮花”,而自我仍然“親昵地仍伸向馬的嘴唇”,并抱住馬蹄狂吻,梁南替一代人剖白了一貫的精神歷程。尤其是詩歌中的“仍舊”詞語,詩人意在彰顯九死無悔的精神追求。于今天看來,這種近乎自虐式的心理似乎好笑,但這是一代人詩人深入骨髓的心路歷程,是不可抹殺的真實存在。后代的嘲笑,是沒有帶著歷史的同情來看待這一現(xiàn)象,犯的是苛求古人的弊病。梁南說出了一代人的悲苦,借助個人的血肉體驗,傳達出實實在在的心靈響聲,這首詩歌史與文的價值無論如何是不容忽略的。
在《我沒有祈禱,沒有……》一詩中,詩人寫道:
我沒有祈禱,沒有……
我手持帶刺的玫瑰,而后,帶著鐐銬
去探索人生;路途漫遠而荒棘叢生……
霜風(fēng)染白頭發(fā),玫瑰已然凋零……
我腳步未停。呵!我所期待的太陽,——
那是我自己的太陽,已經(jīng)沖破夢境!
詩歌結(jié)構(gòu)的縱深感引人深思,情感體驗從自身苦難開始,最終化蝶為精神的“太陽”,成為照徹苦難過往的光源。與其他粗糲血性的詩作相比,個我的生命體驗較為細膩,“我”的精神救贖之路已然鑄就,精神完滿因此達成。故此,苦厄、磨難的經(jīng)驗本應(yīng)造成的文本與現(xiàn)實間的緊張關(guān)系,得到釋解。至此,梁南對“磨難”經(jīng)驗的書寫,有了獨特的意義,苦難原來是詩人道德升華的門徑?!霸娙吮池撝瘎◇w認的十字架,從并不遙遠的歷史中走來,他把個人的得失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難以回避的悲酸感傷情愫超越了一己疤痕之后,迷離的淚眼便投向新時代明麗的早晨。他的所有反思,包括對個人悲劇歷程的回顧,都擁人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歷史性慨嘆之中?!盵2](P52)
梁南的短詩《墓地》可見詩人道德追求的旨歸:
我死后決不乞求一塊墓地。
一邊死去,一邊
我將立即追索花果的繁榮,
用我的白骨及愛的信息。
倘若硬要賜我墓地一寸,
我將用頭顱繁殖玉蘭玫瑰,
讓她飄飄染出一方清芬,
洗卻我占地一席的羞愧。
詩歌中的獻身精神昭然可見?!拔艺J為梁南詩中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獻身的痛苦,以致形成了他的生命情結(jié),是與它由虔誠地信仰到虔誠地悔罪,最后又感激涕零地重獲創(chuàng)作生命這一過程的完成分不開的?!盵3]梁南的詩歌情感滿載到了超載的程度,已經(jīng)把忠貞不渝的情感推向了極致。他仿佛唯有通過不斷的“自虐”與“獻身”,才能撫慰受傷的靈魂,安放精神的寄托。梁南的經(jīng)歷與詩歌,反映了極左時代中的一代知識分子悲劇命運與理想、道德追求,他無疑是用詩歌表現(xiàn)忠貞理想悲劇詩人中最淋漓盡致的一位?!傲耗系脑姴坏珓?chuàng)造了‘比一切悲劇中的悲劇更悱惻悲沉,比所有英雄中的英雄更無比絕倫’的獻身精神和悲壯之美,而且還進而將歷史的思索與現(xiàn)實的矛盾相扭結(jié),并在其中抒發(fā)著理想之美?!盵4]這首詩歌短短的八句,卻是梁南獻身激情的高峰之作。詩人臨終前曾言:“我的全部作品,就是所失時所得的資源。自然,這段人生彎路是不可取的?!绷耗显姼枋冀K縈繞著悲劇氣息,通過沉重的歷史思考,彰顯理想的光輝。
從20世紀(jì)50年代初縱觀世界的共產(chǎn)主義贊歌,到80年代初“歸來者”的歌唱,梁南的詩歌情感一貫濃郁。梁南的詩歌苦澀而優(yōu)雅,他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脈相承的是:不苦澀不足以表達生命的艱辛,不優(yōu)雅不足以表現(xiàn)人性的高貴。梁南承繼了中國古代士大夫上下求索真理、理想的傳統(tǒng),他的詩歌隱約可見屈原的發(fā)忿、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頓挫、郊寒島瘦的奇崛,彌滿感情的力量。
[1]王光明.現(xiàn)代漢詩的百年演變[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邢海珍.生命在風(fēng)雪中[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3]葉櫓.痛苦獻身的生命形式——論梁南的詩[J].文藝評論,1990(4).
[4]葉伯泉.梁南的詩美創(chuàng)造[J].文藝評論,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