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嬋
倚在中央山脈尾端的美濃,三面環(huán)山,美濃平原上因水圳流灌而有豐富的農(nóng)作,春天植秧成稻,夏有瓜果,秋天蘿卜蔬菜,冬天西紅柿紅豆,農(nóng)地四季不寂寞。這也是一個客家人超過九成的客家村,離海岸都市的高雄城區(qū)只有40分鐘車程,卻足以轉換都市紛擾為悠閑慢行。
客家菜,是美濃人的日常也是節(jié)日菜色,口味或搭配都是日日熟悉、代代家傳,融入生命卻不覺奇特或有命名的必要,直到游子想念起,才發(fā)現(xiàn)那是無法取代的美濃味道。團圓時刻的年菜宴席,就是美濃客家菜的大集合。最近幾年常聽到年味淡了、被社會的快速帶走了,那應該是指過年變空城的大都市吧。像美濃這樣的鄉(xiāng)村年味依然濃厚,至少從過年前一個月,就可以嗅出空氣中的味道一日比一日豐富,豬肉攤老板灌個不停的香腸、腌了又曬的臘肉、出現(xiàn)在曬衣竹竿上的豬膽肝,然后是帶著柴燒味的糖香年糕。
備菜,從去田里“清點”開始
雪梅姐是一位傳統(tǒng)的農(nóng)家媽媽,生活就是在家與農(nóng)田間來去,順應著節(jié)氣種作,也因著收成制作保存食物如腌蘿卜、高麗菜干、咸菜(美濃咸菜是指腌漬芥菜),讓家里一整年都有醬香,在雨季也不缺菜糧。料理的學習不靠食譜,而是跟著媽媽,身為家里唯一的女兒必須煮飯給農(nóng)忙的家人們吃,有時候覺得好吃請她教,她說只會煮不會教,不是故意不說,而是靠身體記憶的反射動作,很難化成文字。
買菜之前,不是用紙筆列清單,而是去田里“清點”,“高麗菜和蔥不用買”,然后才出發(fā)往美濃的柚仔林菜市場?!澳旯?jié)要買比較多東西才會來這里”,平常大多吃自己種的,或是在村子里的菜車買幾樣配料就夠了。買菜一定先去市場里最大攤的阿明那里,除了青菜,也有豆干、蒜頭這種煮菜會用到的配角,“這里可以買到大部分的菜,沒有的才去別攤買”。再到市場靠后面那攤賣魷魚干、香菇、蝦米的干料雜貨攤,對著老板喊:“抓一只大只的魷魚干”。豬肉豬腳一定在前一天先叮嚀肉攤不要刮豬毛,她要用鑷子連毛根拔起,“不然大家哪敢吃”。雞肉也不能隨便,在三天前就跟養(yǎng)放山雞的朋友訂。陸陸續(xù)續(xù)備了三天料,終于正式開煮。
先放兩鍋水開火,才開始洗菜切菜,等到水滾了,一邊下鴨肉塊,一邊汆燙豬腳。我問,“那么多種材料,你怎么不都弄好再開瓦斯?”她說,“這樣太慢了,等水滾、等肉熟的時間就夠準備下一道菜的材料了”,嘴巴說著,手也不停地切著客家小炒要用的五花肉絲、豆干,然后把多出來的肥肉切丁?!柏i腳要撈起來了,幫我拿一個盤子?!苯又沿i腳和滾燙的水一起沖在開著冷水的水槽,洗掉表面雜質(zhì),“沖過冷水皮會更Q喔!”接著裝在盤子上等一下進封鍋。洗好鍋子,干鍋放肥肉丁,小火逼油,接著去升起封鍋的柴火,“一開始要燒干竹子,火比較快起來”,回到廚房豬油也炸好了,放入蒜頭、辣椒、砂糖、醬油、米酒和一些水,香氣沖出,封鍋的鹵汁完成。把鹵汁放到封鍋里,擺好豬腳,蓋鍋。接著熱油炸封鍋要用的豬、雞、鴨,“這是前幾天先炸好的雞油,雞油很香又耐高溫”,不斷地翻轉,直到每一面都是金黃,才放入封鍋中,然后炸魚備用,油鍋就可以退下了。轉身把客家小炒要用的魷魚干剪成小段泡水,“一定要用冷水泡喔!如果趕急用熱水泡,魷魚的香味就會流到水里”,如果想要吃軟一點的魷魚,可以前一天泡了放冰箱。
多一點跟家人相處的過年時光
主料備好、油鍋退下,緊張的節(jié)奏稍微緩和。接下來,臘肉放進電飯鍋蒸,讓咸味緩和、肉質(zhì)回軟。白斬雞的雞肉放進鴨肉滾水中,計時20分鐘,雪梅姐說,“很多菜都可以看樣子,但是煮白斬雞一定要加上計時,一忙起來煮到忘記,肉質(zhì)過老這道菜就失敗了”,步驟最少,又最不能疏忽的一道。炒鍋的下一道是煎香腸,“先油炸過再煎,熟得快顏色也均勻”。這時候突然想起封鍋忘記放甘蔗,“誒!張榮源~你去田里砍甘蔗好否?”剛忙完茄子雨鞋還沒脫的張大哥,馬上又去家用的一小片甘蔗園砍甘蔗。過年也剛好是甘蔗最甜的時候,趁著過年期間家人回來,美濃人也會采收種在田邊的一小區(qū)甘蔗,拿到鎮(zhèn)上有賣甘蔗汁的水果行請老板代為榨汁,阿公阿嬤種了一年的甘蔗特別香甜,成為平常在外的家人甜在心的過年飲料。
白斬雞撈起放旁邊,“冷了再剁,不然切口不漂亮”。電飯鍋跳起,拿出臘肉放入豬膽肝蒸,去掉皮再切成半公分有口感的厚度,下鍋炒到逼出表面油,在變干之前,米酒醬油青蒜苗,拌炒起鍋。肥肉有脆度、瘦肉不干硬的恰好程度,攏青蒜苗夾起,配飯配酒都順口。我們?nèi)滩蛔∠扔檬謸靵沓浴_@時候封鍋里的豬腳已經(jīng)熟透,但是不夠軟Q,雪梅姐把它們夾到鍋子里,拿出豬膽肝后,倒一些醬油米酒和封鍋里的鹵汁進豬腳鍋里用電飯鍋燉,“豬腳本來就要鹵最久,封鍋燉完用電飯鍋燉到軟,等一下才能一起上桌吃”,跟豬腳一起起鍋的還有豬皮,“買肉的時候跟肉攤要一小塊,老人家牙齒不好啃不動豬腳,吃豬皮也很好,”豬皮軟Q的樣子讓我們不自覺的當起蒼蠅,張大哥也聞香進廚房,邊說著,“餓了吶,豬皮好噢,”滿足地塞了一口。一邊雪梅姐微笑著把冬瓜塊放入鴨肉湯鍋。
“摸摸看雞肉冷了沒?”今天我們代替雪梅姐的小孩做這個工作,“冷了!”雪梅姐拿起雞肉利落兩三下,白斬雞整齊拼盤,片起來的邊邊角角就叫我們撕成雞肉絲,“撕肉絲通常都是小孩的工作,邊看電視還可以邊幫忙”。沾醬是蔥姜剁末,只加鹽和香油,前幾天就準備好的,“就是要先做好冰著,味道才會釋放出來” ,白斬雞沾醬更凸顯甜味,蔥姜香氣補足嗅覺、開啟味蕾?!耙郧暗陌讛仉u是拜拜后的全雞直接剁塊,雞肉好不好一吃就知道”,現(xiàn)在除了吃出好雞的純粹滋味,也是為了不讓自己那么辛苦,多一點跟家人相處的過年時光,一種減少煮菜時間的概念。
封鍋進入最后階段,把鴨肉湯鍋里的冬瓜撈起、高麗菜切成帶芯的四等份擺入封鍋中,“煮到半熟的冬瓜才會有好吃的顏色又不過咸,高麗菜帶芯煮到很軟也不會散掉”。蒜苗的尾巴打結放入,“蒜苗香味到上桌時還在,這時候要再試一次湯汁,不夠咸就要再補一些醬油,不然等蔬菜的水分出來,就會太淡”。
“封鍋”里的勤勞與懶惰
回到流理臺洗芹菜切段,熱鍋爆香五花肉絲、蒜頭辣椒,再把泡過的魷魚瀝干放入,翻幾翻香味出來了再放炸好的豆干,“豆干一定要炸過,炒起來才香,也不會散掉”,加醬油糖胡椒粉米酒和一點水炒勻后蓋鍋,“一定要燜兩三分鐘,味道才會進去”。這時候把砧板上另一半芹菜段用鹽抓勻軟化,沖冷開水瀝干。蒜苗切絲混瀝干的芹菜、雞肉絲抓勻,加一點鹽、很多糖、一些白醋,拌好了再下幾滴香油,幾片辣椒配色,“這道菜吃起來就是要酸甜酸甜,涼拌的開胃菜,做太多也沒關系,冰在冰箱下一餐一樣好吃”。
然后開鍋放入芹菜、切片蒜苗、辣椒片翻炒均勻,客家小炒起鍋,迷人的醬油糖香是下飯的逸品??图倚〕吹挠蓙頉]有確定答案,雪梅姐說從她小時候就有這道菜名,不過豆干、五花肉、魷魚干都是美濃人拜拜會用的貢品,拜拜過后加上田里現(xiàn)采的蔥或青蒜就變成一道菜,因為味道重,下一餐再吃或當便當菜帶去田里都很適合。原本家常的搭配,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來美濃必點的名菜。
不用洗鍋直接進入下一道菜:豆瓣魚?!跋群箜樞驅α耍筒挥靡恢毕村?、熱鍋,速度比較快,”一點油爆香蒜頭后加入豆瓣醬、醬油、糖、米酒、水,炒勻后放入切塊的板豆腐滾一下,豆腐表面有顏色了再放入炸好的魚,蓋鍋燜。轉身調(diào)太白粉水,打開咸菜罐挖出一碗的量,這是雪梅姐兩個月前收成自己種的芥菜,日曬手揉腌制。沖洗過后切碎放入湯鍋,“一定要鴨肉軟了才放,太早放咸菜會煮到?jīng)]味道,菜就不好吃了”。咸菜香,是美濃冬天的味道,進入十二月天氣開始變冷的時候,咸菜也腌漬熟成。秋冬是美濃一年之中農(nóng)作最豐富多樣、忙碌的時期,美濃人把這段時期稱為“作小冬”。芥菜、蘿卜、高麗菜是美濃秋冬腌漬品的主角,咸菜用的材料—芥菜,則是美濃作小冬的第一批蔬菜。中秋之后種下菜苗,約五十天可以采收,老人家說太早或太晚種都會有蟲長不好。
開鍋后先把魚撈起裝盤再淋入太白粉水、放蔥段,滾起關火淋在魚上。可能有人會嫌麻煩覺得那魚一開始就不要下鍋,但是雪梅姐說一定要一起燜煮,豆腐汁里才有魚鮮味,魚肉也才有醬汁味,最后先撈起則是怕攪拌芡汁的過程把魚弄爛。吃這道菜除了“有余”,也是為了變化一下拜拜用的魚,“不然拜拜完冷掉的整只魚上桌,一定沒有人動”,所以加不辣帶甜的豆瓣醬和豆腐煮成豆瓣魚。“這樣感覺不像吃魚,而是在吃麻婆豆腐,大家想要舀來拌飯,不知不覺就會吃魚”,又是一種媽媽為了幫大家在食物過剩的年節(jié)開胃的巧思。美濃因為靠山,用的是平常也會吃的淡水吳郭魚。鎮(zhèn)上有數(shù)家以吳郭魚料理為招牌菜的餐廳,餐廳門口有魚池,店家依照人數(shù)挑選適當大小的魚,再依顧客需求一魚多吃料理生魚片、冰鎮(zhèn)魚皮、豆酥魚、糖醋魚或干煎、清蒸,頭尾、魚骨加豆腐煮味噌湯。臺灣吃生魚片都是用海魚,所以沒吃過吳郭魚生魚片的人可能一開始會怕怕的,但是在夏天就是很難抗拒帶著粉色的半透明魚片擺在冰盤上的樣子,沾著姜醋,QQ酸酸甜甜嘗不到腥味。
同樣沾姜醋的還有發(fā)泡魷魚,發(fā)泡魷魚用滾水燙過撈起就好,其實發(fā)泡魷魚的前身是干魷魚。客家人靠山又想來點海味,以前新鮮海味到不了山邊,只能用干貨代替,但還是心心念念飽滿的魷魚肉,而想出來用發(fā)泡的方式。雪梅姐與老人家們討論著當時用什么木灰來泡魷魚,遲遲討論不出一個樹名,總之以前就是用柴燒后的灰加水,等木灰沈淀后用上層的清水泡干魷魚,直到膨脹像是新鮮魷魚一樣。燙過切塊沾點混糖醋的姜泥或粉調(diào)的芥末,就能在過年時滿足吃海鮮的干癮。把豬膽肝切片后用蒜苗鋪盤底,再回電飯鍋過過蒸氣就上桌。
走去打開封鍋蓋的瞬間,冒出一陣香氣白煙,“可以了!”然后把未燒完的木頭拉出鍋底,用水澆熄。進來廚房收尾最早開火,最慢熄火的一道,只為把鴨肉熬的老少皆易就口,雪梅姐啜一口湯汁,再放兩小匙鹽,“咸菜雖然洗過了還是會咸,一定要試過再放鹽”?!叭绻皇窍滩锁喨鉁褪翘}卜排骨湯,兩樣都會用到家里的菜,可以少買一兩樣”,雖然是從勤儉出發(fā),但是美味依然回韻,用自然發(fā)酵的甘酸香收斂一桌的大魚大肉。
上桌前,封鍋才正式開鍋。一鍋端出六樣菜,大封雞肉封鴨肉封恰當肉軟、豬腳香Q、冬瓜封高麗菜封保持著外形,在入口時才化成帶汁清甜。每一道的咸淡、熟度都恰到好處,是雪梅姐對食材的精準掌握?!胺狻钡某霈F(xiàn),是因為婦女要去田里工作,回到家又要快速煮出一桌菜,所以早上出門前就先把食材“封”起來,點上剛好的柴火,回到廚房就可以開鍋上菜。雪梅姐覺得我太天真怎么會相信這種官方說法,于是說了另一種由來:媳婦愛賭博,因為一年之中只有過年可以賭,不舍得花時間煮菜,又要讓過年的餐桌豐富而想出的解決之道。兩種說法,勤勞與懶惰之間,大概只有封鍋明了。
媽媽味的團圓宴
雪梅姐在水槽、砧板、油鍋、湯鍋、柴燒封鍋之間左右前后,如果每個動作都有音符,應該是流暢又輕快的一曲。關掉咸菜鴨肉湯的火時,除了涼拌菜,每道都飄著暖煙、有恰好的溫度,雪梅姐脫下圍裙,“呼~煮好了!吃飯!”經(jīng)驗養(yǎng)出的下菜順序與節(jié)奏,功力盡在不言中。
請雪梅姐煮年菜的這天,她特地跟鄰居借場地,因為他們家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伙房。圍著圓桌坐在禾埕上吃年菜,連雪梅的公婆都說“還是老屋好”,以前家族龐大,要一起吃飯就是在禾埕,吃完飯還會變身成賭博場喔!
十幾盤菜上桌,現(xiàn)在只要擺放好夾,以前卻是可以從擺放位置看出對那一樣菜重視的程度,“大封和豬腳是桌心”?!白佬摹本褪且蛔赖闹匦?,“以前很苦啊,哪有肉吃”,除了過年,美濃人又以豬肉最珍貴,所以這兩道菜一定會擺在中間。我們用拜過祖先的食物來煮這一桌,所以年菜的豐盛與否,其實也暗藏著對祖先的心意。但也不是每一家都在除夕年菜吃好料,“有的家庭跟媳婦不合,除夕初一都像吃素,初二女兒回娘家才會搬出好菜。”說著說著,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又好笑。
年菜在飽食之外,也是家族的團圓宴,從料理中得到回家的慰藉、回味媽媽的手藝?!靶『⒍颊f年菜去餐廳吃,過年就放輕松好好過。哎喲~吃一頓飯跑那么遠多累,要在家吃才有過年氣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