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曉丹
遼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遼寧遼陽 111000
2型糖尿病為最常見糖尿病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高血糖及靶器官損傷等,在臨床中伴有心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較為明顯的胰島素抵抗,若患者同時存在肥胖,則胰島素抵抗情況更為明顯,進而造成單純應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的效果不甚理想,而盲目進一步增加胰島素用量反而會增加對靶器官的侵害[1]。對于伴心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入口服降糖藥物治療是較為理想的方式。捷諾達為二甲雙胍與西格列汀的復合藥物,可以結合各自藥物特性發(fā)揮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等作用,同時有望減少胰島素用量,減少過度應用胰島素所致的一系列臟器損害,最終改善患者的心肌活動、優(yōu)化心臟功能[2]。該研究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間主要分析胰島素聯(lián)合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將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76例納入研究,納入標準:(1)2型糖尿病患者;(2)存在慢性心功能衰竭,NYHA 分級為II-III 級, 病情穩(wěn)定;(3) 體重指數(shù)BMI>28kg/m2;排除標準:(1)存在二甲雙胍禁忌癥或過敏史;(2)合并瓣膜性心臟病或心肌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所有入組患者分為:接受單純胰島素治療的對照組、接受胰島素聯(lián)合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治療的觀察組,每組各38例。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 45~73歲、平均年齡(61.23±6.52)歲;對照組中男 22例、女16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62.07±6.31)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胰島素治療,預混型胰島素類似物諾和銳30R(國藥準字J20100036)1/2 日劑量,分別于早餐前0~10 min 晚餐前0~10 min 注射,具體計量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調節(jié);觀察組患者接受胰島素聯(lián)合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治療,具體如下:(50 mg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500 mg)起始劑量1 片/d,每日西格列汀劑量不宜超過100 mg、二甲雙胍劑量不宜超過2 000 mg,胰島素使用同對照組,具體劑量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調整。
1.3.1 血糖情況 治療8周后,檢測空腹及餐后1h的的指尖血糖,采集外周靜脈血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正常水平:空腹血糖4.48~10.08 mmol/L,餐后1h血糖6.72~10.08 mmol/L。
1.3.2 胰島素用量 治療后8周,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單日胰島素用量情況;檢測空腹血糖(FGB)、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INS*FBG/22.5)。
1.3.3 心功能指標 治療后8周,兩組患者行心臟四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測定舒張早期充盈峰速度(E 峰)、舒張晚期充盈峰速度(A 峰)、E/A 比值、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LVEDD)和射血分數(shù)(LVEF)。
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分析。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以及胰島素用量、HOMA-IR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血糖情況和胰島素用量(±s)
表1 血糖情況和胰島素用量(±s)
組別 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用量(IU/d) HOMA-IR觀察組對照組tP 6.21±0.59 8.85±0.92 5.582<0.05 7.71±0.75 10.62±1.34 7.199<0.05 5.59±0.72 7.51±0.93 6.875<0.05 27.52±4.41 58.31±6.25 10.495<0.05 2.31±0.47 3.08±0.51 5.686<0.05
觀察組的E 峰值、LVEF、LVEDD 高于對照組,A 峰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比較(±s)
組別E 峰值(cm/s)A 峰值(cm/s)LVEF(%) LVEDD(mm)觀察組對照組tP 72.62±8.92 60.52±7.32 5.283<0.05 55.58±6.65 68.42±8.14 5.119<0.05 67.29±7.62 59.56±6.15 5.003<0.05 58.34±5.73 51.32±4.99 5.586<0.05
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在降糖治療時不得不增加外源性胰島素用量,但是胰島素的過度應用可以加重胰島功能損傷及靶器官功能的損害[3]。采取有效的口服藥物治療以改善胰島功能,增加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以減少胰島素過度應用帶來的弊端。捷諾達為目前受到較多學者推薦的口服降糖藥物,其有效成分為二甲雙胍及西格列汀,二甲雙胍可以通過抑制肝糖原異生、增加外周組織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肌肉的葡萄糖利用等多途徑發(fā)揮降糖作用;西格列汀的藥理成分為DPP-4的抑制劑,有助于減少β細胞凋亡、促進β細胞再生,促進胰島功能的改善[4-5]。
呂珊珊等[6]的研究認為,捷諾達所含的兩種藥物成分進入人體后可以共同發(fā)揮作用,起到協(xié)同降糖、改善胰島功能的作用,同時減少外源性胰島素用量。該研究首先比較了兩組患者的治療后血糖情況和胰島素情況,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6.21±0.59)mmol/L、餐后血糖(7.71±0.75)mmol/L、糖化血紅蛋白含量 (5.59±0.72)%、 胰島素用量 (27.52±4.41)IU/d、HOMA-IR (2.31±0.47),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 (8.85±0.92)mmol/L (10.62±1.34)mmol/L、(7.51±0.93)%、(58.31±6.25)IU/d 和(3.08±0.51)。這就說明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和胰島素用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這與呂珊珊[6]的研究結果一致。
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糖水平的走向可以影響心臟功能的進一步變化[7]。蘇勇等[8]研究認為二甲雙胍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該研究對兩組患者的心功能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 E 峰 (72.62±8.92)cm/s,LVEF (67.29±7.62)%,LVEDD(58.34±5.73)mm, 高于對照組的 E 峰 (60.52±7.32)cm/s,LVEF(59.56±6.15)%,LVEDD(51.32±4.99)mm。這就說明捷諾達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情況、優(yōu)化血糖水平后,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與蘇勇等[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得出以下結論:胰島素聯(lián)合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治療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和心功能,值得在日后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1]紀萬軍,于立芹,膝川,等.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8):222-223.
[2]潘宇平,鄭啟東,陳婉.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 2型糖尿病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3,20(6):21-22.
[3]邢穎,鄭策,甄健存,等.二肽基肽酶DDP-4 抑制劑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國內外文獻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32(6):480-481.
[4]曲穎,張純利,胡文娟,等.西格列汀、羅格列酮分別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21):4077-4080.
[5]譚麗玲,宋欽華,李大偉,等.西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3,34(18):2863-2865.
[6]呂珊珊,潘天榮,鐘興,等.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血脂和血壓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9(1):107-109.
[7]焦穎華,邢磊,田發(fā)明,等.解聚復腎寧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和血管緊張素Ⅱ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37):3742-3745.
[8]蘇勇,王端,龍軍,等.二甲雙胍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臨床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5(17):1862-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