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七七
早上沫沫秋游,我送他到學校時和媽媽們聊了幾句??悼祴寢屨f小偉的媽媽被絞肉機吞了四個手指頭。我大驚,這個新聞昨天在本地網(wǎng)站上見到,想不到竟是沫沫班上的小朋友。看到小偉坐在教室,和平時一樣不太笑鬧的樣子,心揪了一把。
這個幼兒園是個非常普通的幼兒園,大半是就近入學的平常市民的孩子。沫沫漸漸長大,也會告訴我,小海的家里是開雜貨鋪的,輝輝媽媽在肯德基當服務(wù)員。這次出事的小偉媽媽,就是在菜場里開肉鋪的,已經(jīng)開了七八年了。
我每天接送,有時還多留一會兒看他們玩,因此叫得出沫沫班上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和全職主婦們也經(jīng)常聊天。這個幼兒園的媽媽,都不是那種心氣特別高的,因此孩子也不見得上太多課外班,學校里也沒什么攀比。當初覺得這個幼兒園不大好,幾年下來倒覺得挺好——各色人等混雜在一起,讓孩子“混養(yǎng)”,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孩子反倒能感受到一種比較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下雨天的時候,幼兒園門口的電瓶車和自行車擠成一團,家長把孩子藏到一個密不透風的塑料罩子里去,不管有錢沒錢,個個都是心頭肉啊。
社會確實是有階層與人群的,但孩子在一個特別封閉的階層或人群中成長,有時會對“整個世界”難有一種身心的理解。前幾天在“豆瓣”網(wǎng)上看到一個HOME SCHOOL(在家上學)的例子,在家學習長大的女孩,很聰明,對人友善,但是似乎難以搞清對方的想法或友善度。對各種人及人性的理解,是需要“閱歷”的吧。
有一天沫沫說:
“小海的爸爸被人打了!”聽說是因為有車子撞了自行車,小海爸爸路過,在一邊為自行車打抱不平,結(jié)果車上下來人把他打了一頓。
“你說他是個英雄嗎?”
他會這么問我,是因為大概平時小海爸爸的形象不大很英雄,有回孩子們一起吃東西,服務(wù)員分點小玩具,小海要了很多份。小海爸爸夸自己兒子嘴巴甜,能把服務(wù)員姐姐支得團團轉(zhuǎn)。我回頭跟沫沫說“小話”,不應(yīng)當要太多份,后來的小朋友還要呀,而且夠了就好,太多了反倒不珍惜了。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如果是我,我能為別人打抱不平嗎?我肯定是不能的。雖然我算是個知識分子。
我跟沫沫說:“當然。他是一個英雄。很了不起?!?/p>
那些世俗的、英勇的、溫暖的、殘酷的事情是混雜在一起的。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孩子,我希望你對這個世界不用抱太大的希望,但也不要動不動失望。
放學時路過市場,我去樓上買菜,給了沫沫一塊錢讓他在煎餅攤買塊餅吃。下來時,正看到排到他,老板娘給切一塊,稱稱,又補上一點,并沒有因為他是個小孩就怠慢他。老板把餅放在煎鍋上熱了熱,才裝進袋子里給他。我看著沒有馬上走近,心里頭很感動。這個世界對孩子的一點好,總能讓一個媽媽眼睛潮濕。